第二百二十五章 第四軍團(1 / 2)

對塔狄維家族的審判,最終因為“證據不足”而草草落幕。但被上層議階推舉出來作為槍頭的塔裏安諾斯,卻成為了塔狄維家族,或者整個君士坦丁堡之中的過街老鼠。

而當禦前會議的最終法案在新元老院走了個過場正式頒布出來之後,不安分的上層議階的新貴族們又一次聯合了起來。在當初元老院處理塔裏安諾斯與安傑洛平票局麵的時候,皇室給出的最終解決辦法,是將會設立一支新的軍團,來填補一名最高指揮官的空缺。

東帝國在巴爾幹半島上苟延殘喘至今,除了地方城防軍以外,一共隻留下了三支真正成建製的軍團。

第一——君士坦丁堡聖座衛戍軍團;第二——摩裏亞軍團以及第三——菲尼克斯(鳳凰)軍團。新貴族們的意思相當明確,如果帝國有足夠的存糧、土地以及資金來接納新的人口,那麼絕對有足夠的資本抽出一定人力和資源來維持一支全新的軍團。

可以,這是在塔裏安諾斯·塔狄維落敗之後,新貴族無奈退而求其次的選擇。皇室許諾的,的確僅僅隻是成立一個新的軍團而已。至於這支軍隊的規模,武器配比,糧餉薪酬,沒有任何人做出過承諾。

隻不過,這的確是一項合理的提案。帝國能多維持一支軍團,就是為防務多上一道保險。如果當初在雅典港也能有一支常駐軍團,哪怕僅僅隻有幾千人,至少也應該能在港區完全淪陷之前等到鳳凰軍團的支援。

元老院將這項提案送到禦前會議麵前的時候,金奇直接缺席了討論。

第四個軍團,聽起來是相當美好的事情。但組建一個新的軍團,無論是抽調兵源,任命指揮官,還是分配補給都是相當麻煩的事情。鳳凰軍團成立之初僅僅千人編製,規模不過是一個加強的步騎混合大隊,也耗費了大量的時間去統籌規劃。

顯然,君士坦丁十一世並不想把這一支新的軍團當做是敷衍新貴族階層而生的編製。

“陛下……公主殿下許諾設立新軍團的原意,是為了當最高法庭對塔裏安諾斯的指控計劃失敗後,準備的最後一道保險。這樣順應新貴族的意思,再去開設一支建製相對完整的軍團,恐怕有違初衷啊。”阿格裏帕謹慎地翻看著草擬出來的第四軍團的編織列表,如果讓新貴族階層指揮這樣一支軍團,恐怕對他們地位的提升是無以複加的。

這樣一來,在新元老院做出的複雜的決定多少有些多此一舉的味道。

“阿格裏帕,我們的確需要更多的軍事力量來麵對奧斯曼隨時存在的威脅,無論是陸軍實力還是海軍實力,我們目前都還沒有和奧斯曼一較高下的資本。比雷埃夫斯港區被毀之後,威尼斯艦隊對愛琴海周邊的巡航一定會放輕,這樣,我們就更需要軍隊來填補這個空缺。”君士坦丁十一世也有自己的考慮,況且,如何應對新貴族在國內的影響力,並非沒有對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