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消玉殞(3 / 3)

你......惠妃被身旁的樂芸拉拉衣袖,她恍然醒悟齊宣說的話不無道理,她來這裏是要尋求解決方法,並不是讓人看笑話的。抿了抿嘴,端著齊宣的神情,問:不是你故意把事情抖出來的嗎?你還怕被別人嚷嚷?怎麼?敢做不敢認啊?

惠妃娘娘,當日要是沒了我這個半路殺出的程咬金,如今這宮裏也見不得安靜到哪兒去,事情隻怕鬧得更大更凶。恐是傳到皇上那兒,要即日起程回京了。那件事情我從頭到尾都沒有參與,更顯得幹淨,隻管抱著雙手在旁邊看戲,必要時再加點鹽添點醋,看著你們大家裁跟鬥,豈不顯得更為樂呼?何必自己去趟這渾水,無端端地惹了一身麻煩?

聽她說來也有道理,她一直不主張事情影響到蘇麻喇,既然是想息事寧人,那也不會故意散播傳言,讓事情發展到今天這個地步。

你的意思,這件事情不是你主張的?

敢問娘娘一句,我這麼做對我可有好處?現在宮裏有誰不認為此事與我有關,真弄得萬歲爺回宮都無可收拾,我首先是遭殃的那個。萬歲再怎麼寵我,也難辦不是?我幹嘛好好地給自己出個這樣子的難題?

惠妃在心裏快速地搗鼓了一陣子,她既然聰明得能用胤禔來要脅自己放手,那就不會失策如此。惠妃想來便說:那照你說,這件事情到底是誰搞出來的?事情的源頭可是八阿哥,良妃也斷不會自己給自己挖坑往裏跳。

事情是誰做的,看來很神秘,其實很簡單。不過齊宣不便在此時挑明,她裝作不知狀:誰知道呢,惠妃娘娘,如果我是你,就不會插手這件事情,省得被人說此地無銀叁百兩。

難道就這麼算了?讓本宮幹等著事情自己過去?本宮實話告訴你,這紫禁城就沒有自己過去的事!

不用她說,齊宣也知道,正因為知道,她為此事才頭痛許久。現在看來惠妃是不打算放手的,良妃也不見得肯退讓,齊宣沒有打算找這二人商量,因為早知結果。

沒證沒據,它厲害不到哪裏去。

惠妃望著她,突然不緊不慢地問道:齊貴人,這證據,在你手裏吧?上次捉的那人,你把她藏哪兒了?料想齊宣一定是把她藏在自己宮裏,最危險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藏在自己身邊就是對那女子最好的看管保護。

惠妃知道那女子一日不除,一日都是心腹大患,就算這件事情平息了。誰知哪天齊宣不會又用她來搞出什麼事端?上次太匆忙慌亂,都忘了問她如何處置此人,如今則不能再放過。

齊宣看了她一眼,已經洞悉她心中所想,放下手中的湘妃竹折扇:娘娘,那女子本來就是最無辜的人,你又何必呢?

無辜?哼,她從第一天卷進這件事情開始,就已經不是一個無辜之人。齊貴人,本宮現在倒是想當一個無辜之人。她攜著樂芸離開了啟祥宮,齊宣望著那漸漸遠離的長影,心情越發沉重。

主子,我們真的還要等皇上回宮嗎?紅梅知道齊宣原來的打算。她想保住何草兒的性命,本想事情已經平靜下來,待皇上回宮便把她送出宮,連同她的私生子一起安置外地,讓他們從此安安定定地生活。

你也覺得不可能了,是不是?她不是在問紅梅,是在問自己,事情鬧到這個地步,已經不在她控製範圍,原來的計劃已經要變。若等皇上回宮,這就不會再是一樁無頭公案。隨之而來的將是麻煩不斷,他們怎麼就沒想過,鬧下去對誰都沒有好處呢?她真是多事,枉我還處處保著她。

主子,你說的是德妃?這些事情是她搞出來的?紅梅知道齊宣和胤禛、胤祥來往有因,卻不多問何解。

紅梅知道齊宣想保住德妃,方才在惠妃麵前才沒有說出心中所想,故此現時心中也覺忐然,不知她會如何處理此事。若換作其他人,大可不理,但涉及德妃,這個麻煩的包袱必定卸不下來。

一開始,知道惠妃計劃的就隻有德妃。接著,我出手阻止,惠妃退了下來。結果本不關事的良妃又扯了進來,最後又繞到惠妃身上,整件事情,德妃就是那個隱形人,用一隻隱形的手推動整件事情的發展。

德妃是想坐收漁人之利?

點點頭,整件事情,對德妃是最有利的:她不甘心被惠妃擺布,惠妃突然敗下陣來,叫她措手不及。想要報複,便把事情鬧大,讓良妃和惠妃鬥個你死我活,一下子,就能鏟除宮中兩大對頭人,而且連帶著,我也會惹上麻煩。她卻是安得其身,隔岸觀火,作壁上觀。

主子,要不,咱們把人交出來吧?讓惠妃她們處置,咱們就別管了。

不行,不能讓她們鬧下去。再說了,我們把人交出來,你以為這樣就沒事了?雞蛋裏挑骨頭,怎麼樣也能有辦法扯到啟祥宮的齊貴人頭上。

她撫著額想,半晌才道:紅梅,我去見見她。

啟祥宮庭院後有一間小宮房,本是丟空,後齊宣把它改成雜物房,放一些織布機,石磨等的東西。何草兒自從那天被侍衛擄來之後,就一直住在那裏麵。那些侍衛是胤祥的人,所以很懂得保密。

齊貴人。她見齊宣款步而進,卻見目光沉重,料想事情進展有變。

何姑娘,我有話和你說。

咬著下唇,她今天的心跳一直亂咚咚地,現在看來,應該是時候到了。

齊貴人,賤身這條命本是你救下來的,隻要你說一句,我隨時可以還你。

果然不愧是在歡場混過的女人,看世事時機看得通透,見她一臉惆悵便知為何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