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6 七出之條(1 / 2)

四年前乾寧登基,因為鄒家曾與謝皇後一黨扯上關係,所以受到牽連,一度被貶出臨安。然而常言道:三十河東,三十河西。自古被貶謫的官員皆有翻身之一,鄒家便遇到了這樣的好時機。一年前,皇帝下令召鄒老爺回臨安並官複原職。當時多少人說鄒家之所以能重回朝廷,必是楊攸在皇帝麵前說盡了自家老丈人的好話。可明眼人一看便知,這是皇帝製衡楊氏一族的開始。

自古有言:一人得道,雞犬升天。鄒老爺複了職,這鄒家大公子自然也得升官發財,大約是近幾年來經曆了太多大喜大悲,重回臨安的鄒淼竟如同變了一人。用九丫的話來說便是一幅小人得勢的囂張模樣。

柴胡遇見鄒淼時,正趕上他對著幾個小販發飆,原因不過是因對方售買了一本《法華經》,哦,這本經書是吏部侍郎餘有年手抄的。

醉仙居雖然明文規定不能兜售什物,可店中大多夥計對此都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畢竟這些商販大多是為了生計。然而今日這小販卻太過倒黴,遇見了鄒大公子,不僅高價買來的經書被繳獲,還差點被其以販賣劣貨給扭送進官府。這一鬧必定引來一大群人圍觀,其中便有柴胡。

從前在城前巷子時,柴胡便好管閑事,眼前遇到這等欺負弱小者,哪兒能不忿。他是王爺,稍有些頭腦的人皆不會與他較量,可這鄒大公子卻不知哪根經搭錯了,竟然連王爺也敢打。

“媽的,好你個鄒淼,你跟餘有年不對付,在朝堂上針鋒相對就罷了。我說他兩句好也能召來你一頓拳頭,若不是本王大量,明日一定讓皇兄罰你去掃馬糞。”

柴胡一邊罵一邊揉著眼角的淤青邁過王府的門檻,因為幾乎捂著一隻眼,所以險些被衝出來的人撞翻在地。

“沒長眼嗎?”他止不住又罵了一句,同時定眼一看,才發現來者竟是楊府的小廝。

此人應該是叫“大誌”吧,柴胡記得這名字,也知道他是楊宇桓自幼帶在身邊的人,興許是因為擔心阿九,在其出征前,楊宇桓將這人留在了臨安。據阿九說,大誌行事穩重,當得了半個楊三公子。可此時看來,似乎言過其實了。

“王爺,您總算回來了。”大誌喘著氣,一臉的驚惶。

柴胡眉頭擰了下,還未及開口,對方已經一股腦地又著了聲,“小人受夫人之托,有求於王爺。”

他口中的夫人自然不是與楊相國離開臨安許久的楊夫人,那便是阿九了,但分開不到兩個時辰,了什麼事?柴胡心頭微顫,臉色也沉了下來。

確如柴胡所料,九丫確是出事了。據大誌之言,九丫是在柴胡於醉仙居中與鄒淼幹架時上了入宮的馬車,不是被綁著捆著,而是自願上的車。

“小公子被皇上的人帶進了宮,夫人怕他出事,便跟著進了宮,去之前特讓小人告知王爺,希望王爺能……”言到此處,大誌頓了頓,接著續道,“希望王爺能救小公子出來。”

坐在偏廳中的柴胡緊捏著手中的茶盞,卻一口未能咽下,“我要救自然是兩個一起,她還有我未來的女婿。”

這話出口,連他自已也不相信,更何況心思通明的大誌呢。

其實九丫又何嚐不知,所以入宮前,她對大誌說的是:“皇上想要的不過就是一顆能挾持宇桓的棋子,有一個便足夠,我或者是菜菜皆可。到時我會主動留下,你前去王府,求王爺搭手,救菜菜出宮不是難事。但切忌不可得寸進尺,否則激怒了皇上,反而得不嚐失。”

“那夫人您呢?”大誌問道。

“我?”九丫雙眼微抬,望向城西的牆頭。

彼時日頭已然西斜,半明半暗地拉長了樹陰。日頭落下之處的遙遠所在正是西蕃之地,據說那裏日落比起臨安要晚一些。其實無論相隔多遠,至少能同在這一輪紅日之下,這樣便已經足夠了。

她莞爾一笑,轉身道:“那就請楊三公子給我一封休書。”

所謂休妻,依本朝律例得遵循七出之條:不順父母、無子、淫、妒、有惡疾、口多言、竊盜。

九丫覺得還算得上孝順,為楊府添了菜菜這男丁,算不上無子,心裏隻有楊宇桓,算不上淫賤,無病無痛無惡疾,話雖多但不算犯口舌,竊盜之事更是不可能。若還能沾得上邊兒的,那便是妒,雖然她自個認為當不起這罪名,但因為信陽之事,妒婦這名號早已貼在她腦門上了。

然,休妻這事吧,其實也就是夫家的一句話。九丫記得從前鄒府的隔壁住著的那位侍郎,他的妻子賢良淑德,僅僅因為長醜了些便被其休了。如此這般,自已能不能得到那一紙休書,不過就是楊宇桓的一個態度。至於這個態度,隻怕僅是自已一廂情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