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6 小心為妙(2 / 2)

馬車是太後殿裏的,從隨行的侍從到趕車的郎官都是太後的人,這般接送算得上穩妥,所以這兩年來九丫進出宮門,也沒出什麼岔子。在這宮中,她見過乾寧許多次,亦沒覺得有何不同。知書識禮,為人和順謙遜,可謂是翩翩公子,謙謙君子,宮中侍從們也都說當今皇帝是個百年難得的明君、仁君。

九丫時常想,自已對乾寧是不是有諸多誤會,其實當年乾寧讓她時常進宮真就是為了讓她多識禮儀或多陪公主。然而她畢竟是婦道人家,比不得那些與皇帝在朝堂上日日過招的大臣們。

“你的想法也太簡單了,你懂不懂禮儀與皇上著實沒有半點關係,我楊宇桓未曾嫌棄過你,他又作何幹涉。而公主,聽說她的病已漸佳,又何需你時時入宮陪伴。”作為大臣之一的楊三公子許久前便如此提點過九丫了,“這皇宮還是少去,若你不便說,我可以去向皇上提。”

話說得雖然輕巧,可在此事上九丫覺得還是小心為妙,當今皇帝可不是好得罪的主兒,加之進宮也就去太後處坐上半日,也無傷大雅嘛。對於九丫這種想法,楊宇桓頗有微辭,還曾說出不怎麼中聽的話來:“你當乾寧是省油的燈,隻怕到時老太太也護不了你。”

楊宇桓所言究竟是危言聳聽,還是有理有據,九丫先前還想驗個明白,然而也不知怎的因為進宮之事,竟與楊宇桓鬧了好幾次,於是她也懶得去追究其中的吉凶了。

轉眼便近了太後的慈寧殿,殿廷巍峨,依然是先帝所在時的模樣。太皇太後算起來亦是乾寧的祖母,雖然這個祖母更偏愛作為小兒子的先帝。當年先帝登基時,她的支持便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如今新帝登基,卻也沒虧待她,如此可見乾寧即便陰險,對待至親之人亦是極好的。

九丫循例前往偏殿,還未走近便聽得一陣笑聲,沒能細辯,門便被宮女推了來。殿中正位上坐的自然是太皇太後,而下左首坐著皇後,右側坐著則是公主,另還有一位,便是許久未見麵的鄒清音。

今日這慈寧殿實在是難得的熱鬧,趕上了楊家兩個媳婦進宮請安。鄒清音已來了片刻,正與殿中幾人講著楊府中的趣事兒,言語中不難聽出她與楊家大公子如何舉案齊眉、相敬如賓,聽到樂處,太皇太後與皇後忍不住笑得咯咯作聲,唯有傻不楞登的淩寒兀自盯著鄒清音看了半晌,最後嘴一撇,指著其人,大喝道:“假的,你為何說假話騙人?”

九丫入殿時,正好聽到淩寒這句,心頭頓時一笑,深歎一聲這公主人雖然傻,可傻也傻得深得人心呀。

公主的一聲吼與那咄咄逼人且勢必要將鄒清音正法的眼神,讓殿內另幾人頓時止住了笑聲,免不得有些忽如其來的尷尬,麵麵相覷間,還是太皇太後這老太太機敏,抬眼見著邁進來的九丫,忙扯開了話題,“你來了。”

公主果然還是頭腦簡單了些,太後稍使手段,她便不再糾纏,轉而起身攀上了九丫的胳膊,硬拉著她與自已同坐,還一口一個“姐姐”的叫得甜膩。

雖為公主,但卻有些特殊。自乾寧賜封以來,宮中對這位公主少不了一番議論,無非就是此女非為皇室血脈,而這些傳言自然傳進了太皇太後的耳中,所以對於自已這“便宜”孫女,老太太不怎麼喜歡,她自認為還能對這小傻子擰個笑臉,皆是看在乾寧的麵子上。

此時見著傻妞這模樣,太皇太後免不了撇了撇嘴,雖然嘴角的幅度不算大,但依然被眼尖的鄒清音瞧了個明白。鄒清音旋即一笑,卻對著九丫開了口:“弟妹與‘公主’可是有緣,信陽公主叫你一聲‘姐姐’,如今這位公主亦喚你一聲‘姐姐’。同是弟妹的妹妹,弟妹可要一樣的對待才好呀。”

聞得此言,九丫那雙正為公主剝著橙子的手頓了一頓,隨即用力一掰,將橙子分成了兩半,“嫂嫂能將這麼繞口的話說得如此順溜,想必與嫂嫂的深思熟慮與平日的惦記脫不了幹係吧。嫂嫂平日為大哥已經夠操心的了,我的事便不勞嫂嫂擔憂了。”

鄒清音眉眼微挑,隻愣了一下,便又恢複了笑意,正待開口再答,座上的太皇太後卻搶在了前頭,“好了好了,你們也來了許久了,皇後、清音、公主你們仨便回吧,哀家與三媳婦還有些話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