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知道,燒得那麼大,全村人都驚動了,還怎麼會不知道。”
“既然知道,你怎麼不起來救火?”
“還救火,我恨不得添上一把火,讓張大善死得更慘。”
張大善是大家心中的公敵,一想起他慘死的模樣,大家沒有一個不高興的。
“也不知道是哪個義士做了這等壯舉,為民除害,要是知道,我真該好好謝謝他。”
“得了吧,凡人哪有這樣的膽量,我聽說是玉皇大帝看不慣張大善的所作所為,派火德星君下凡,一把火燒了他這個狗娘養的,這才要了他的狗命。要不然,普通的火,怎能燒死他這等大惡人?”
眾人聽了,紛紛點頭讚同。
趙剛三人聽在耳朵裏,樂在心裏。燒死張大善,不僅出了一口惡氣,也為村民除了一害。不過這事可不能傳出去,不然是要吃官司的。
趙四與方晴家關係最好,見三個孩子孤苦無依,主動出來牽頭,看管奶奶的後事。在趙四安排下,村人將方晴家值錢的東西換了一口棺材,把奶奶的屍體裝進去,請了鄰居幾個人,一起把奶奶抬到一處風景好的所在,挖坑埋下。三人又是一場大哭,眾人看在眼裏,疼在心裏,都在心裏罵張大善,說張大善死得好。苦了半天,一群人回到村子,方晴做飯款待了幫忙的人,禮儀完畢,送走客人,三人收拾一些東西,重又回到奶奶的墳墓前。這是三人最後一次跟奶奶告別了,過了這次,說不定今後就再也不回村子了。
來到奶奶墓前,新墳蒼涼,黃土依舊,三人大哭了一場。昨日還在家跟奶奶歡笑,大家有說有笑,其樂融融,今天就給奶奶送別了,真是說不盡的心酸。想起奶奶曾經的笑臉,三人都是一副苦臉,真想奶奶再活過來啊。可是人死不能複生,再傷心也沒用,隻能麵對現實。
“奶奶平日最喜歡吃珍珠餃子,我給奶奶做了這一碗,你在路上一定要吃啊。”方晴哭著,把籃子裏的餃子擺在墳前。
“這是我在陶家打的酒,雖說不多,也希望奶奶能喝個痛快。平常過節我們每人才能喝上一碗,今天為了奶奶,我們也分著喝了,希望奶奶能夠安心。”趙剛取出攜帶的酒水,拿四個碗倒了四份,三人一起喝了,剩下一碗倒在奶奶墳前。
小靜喝了一口,臉色緋紅,看得方晴趙剛都笑起來。
“小靜,你年紀小,還喝不了酒,就讓奶奶替你喝了吧!”方晴見小姐喝得難受,也不勉強,接過小靜手中的酒,倒在墳前。
“奶奶,仇我們也為你報了,今日來就是跟你告別的。今後我們就要跟著方晴去京師了,希望你在天之靈,保佑我們一路順風。”趙剛磕了一個響頭,說道。
“奶奶,話不多說,此去京師,或許能圓了你的心願,或許不能,若是有什麼不足的地方,請你原諒。”方晴也是磕了一個頭,跟著站起來。
小靜見哥哥姐姐都磕頭,也磕頭說道:“奶奶,我好想你。要是你還在該多好。不過你放心,我會慢慢長大,為哥哥姐姐分解憂愁,不會讓你失望的。”
趙剛方晴聽了小靜的話,伸手撫摸她的腦袋。
三人臨風站在墳前,眼望著近處的村子,說不盡的感慨。
葬禮就這樣結束,家裏的事已經安排妥當,辭別了鄉鄰,說一聲要去遠方投奔親友。鄰居們也不挽留,畢竟在這鄉村,像他們這個年紀,隻有挨餓的份,說聲保重,就此別過。
就要離開了,還真有些舍不得。這生養的地方,那麼多美好的風景,那麼多美好的回憶,最終還是要離開。人總是要改變的,人生就該勇往直前,拋去一切羈絆,踏步向前吧!
家裏已經沒有值錢的東西,方晴收拾好自己的東西,帶了奶奶說的珠寶,讓趙剛兄妹看了一眼,趙剛驚奇說道:“這麼多珠寶,這能換多少錢啊?”
“還不知道呢,不過路上的盤纏應該是用不完的了。”方晴說道。
“我還想著我們邊走邊打零工,給人做活去京師呢,實在不行還要去乞討,現在看來是不用了。”趙剛見了珠寶,眉開眼笑。
“奶奶早給我們安排好了,說是去京師找著說的那個人,我們的生活將會更美好。”方晴給趙剛透露消息。
趙剛早已是信了,有這麼多珠寶,還愁路上沒吃的嗎?三人整理行裝,找到大路,開始往縣城奔去。到了縣城,換一些錢財,雇了車馬,順著大路,一直走,再去府城,府城休息幾天,這樣就可以一路到京師了。計劃已定,三人滿意上路,一路上有說有笑,說不出的快哉在心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