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紫玉的出現,引出了一段我所不知道的過往。

那是一段夏國任何一人都不願再提及的過往,在宮人們的記憶裏,剩下的就隻是漫天飛舞的塵沙,喧囂而過的烈馬,和滿天尖銳的呼叫聲。宮殿裏,大祭司緊握紫玉。對著滿天呼嘯而過的火光,卜了最後一卦。然後對著那個深愛著她的王做了最後的訣別,“王,這是我終要承受的劫難。”在留守宮中最後一支軍隊的護送下,大祭司去了宮城外。大祭司離開王宮後不久,外麵傳來陣亡的消息便越來越少,呼嘯而來的火光和漫天飛舞的塵沙慢慢退去。不久,宮城外便傳來了齊軍退去的消息。大祭司便是在那場戰役裏消滅了聲跡。也因此大祭司在夏國臣民們的心裏留下了經久不滅的身影。

戰役結束之後,夏王重整了軍隊。原本處於五國弱勢的夏國在短短數年裏就成為了與齊國兵力不相上下的強國。其中,多數的緣由都是因當年的大祭司而起。夏王正欲舉兵南上,與齊王決一死戰的時候,齊國境內的細作卻傳來了大祭司死去的消息。因此,夏王一蹶不振,最終死在了大祭司就寢數年的床榻旁。至死都不曾得到那個大祭祀的愛,卻仍是執著。

後來,夏徹即位。成為了夏國新任的王。依照先王遺命,八年後,便去了靈鷲山裏下,封我做了夏國新任的大祭司,若言為祭祀。我本不想離開靈鷲山,卻不得不遵從師命,我帶著七星卦與若言一同來到了這深宮之中,隻為輔助他,夏國的王。來到夏國之後,那些佳節歡慶的日子裏我更是想念母親了。卻怎麼也不敢去齊國打探母親的消息。我害怕最終的結果是我一個人。永遠一個人。若如此,我情願像現在這樣,還抱有一絲僥幸的活著。

自我長出銀色的長發後不久,正主位的天星便發生了不可逆轉的變化。南方的主位天星被北方的主位天星所震懾,一日見比一日的暗淡下去。師傅曾說過這是天主移位的征兆。意味著身處北方的君王將會是一統五國的霸主。卜卦而來,北方之人正是夏徹。而幫助他成就這一切的人盡然會是我。

4。那一年我18歲,還算太小。不曾經曆過任何一場戰役,更不曾經曆過五國之間的任何一場心機鬥爭。卻因天象異變而卷入了五國的一場紛爭裏。夏徹派人來到我宮中的時候,我便已知道,一場劫難即將開始。

那是第一次在王宮裏見到夏徹,他站在大雪彌漫的王宮裏,傲然挺立,雪花紛紛揚揚的落滿他的頭發,落在他的肩上,沾染在他紫色的長袍上。我第一次看到他那麼溫暖的笑,一圈一圈的暈染開來。他說,“柏顏,我等你很久了。”我呆呆的站在風雪裏,已經忘記了行君臣之禮。他看著我腰間的紫色玉佩,微笑的麵容突然凝固在了這場風雪之中。他微微顫抖的手指,指著我腰間的玉佩,聲音帶著一絲驚慌和歡喜,

“你…你是藍宮怡的後人?”

這一刻我才知道,原來宮人們口中提及的那個英雄般的大祭司盡是我的母親,而父親小時候曾提及的那個深愛著母親的王,盡是夏徹的父王。站在被風雪包裹的長亭裏,夏徹向我娓娓道出了當年的那場愛恨糾結。

“那時的五國還沒有如今這般的平靜,到處都是戰爭,夏國處於弱勢,更是連年征戰,百姓沒有一天安生的日子。後來父王實在是沒有法子了,隻有聽信了民間傳說,去了靈鷲山,跪求了三天,才求的靈鷲山的傳人下山救國。也就是你的母親藍宮怡。後來父王封她做了大祭祀。夏國原來的大祭司降做了祭祀。初戰,她隻是略施小計便將城外不斷湧來的魏軍一一逼退了。就這樣,她成為了百姓心中的英雄。父王為了感謝大祭司,還親設宴會。

初見時,大殿上所有人都被她傾城的容顏和那頭異常的銀發所震驚。當我們都還沉浸在一場場退敵成功的歡悅中時,沒有人想到,她的美貌和過人的智略竟會為夏國帶來一場滅國的災難。齊國軍隊抵達城下時,那些過見慣生死和戰亂的將軍在見到那麼龐大的勢力之後也都心驚了。沒有一個人有必勝的信心可以去戰勝城下成千上萬的人馬,和那個名聲赫赫的柏子然將軍。

當我們所有人都近乎絕望的時候,隻有她一個人,站在高高的城樓上,手裏揮動著夏國的錦旗,高喊著。那場戰爭,我們輸得毫無懸念。若言的父親也就是上任祭祀也死在了那場戰亂裏。齊軍快要占領王城的時候,她隻身一人去了王宮,她說,她可以解救全城的百姓,可以平息這場戰亂,隻求父王放她出城。也就是那個時候我才知道,父王心裏已經深深的愛上了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