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虎西棚戶區施工建設中,由於虎西地質構造複雜,施工現場地勢落差大,平整土地挖填土方的量大,他們就加班加點,節假日也不休息。為了施工現場標高達到施工條件,他們組織公司所屬的機械化分公司出動機動車輛80台、挖掘機12台,對現場進行開挖和回填,把虎西棚戶區內的一處山體挖掉,簡直就是一場現代版的愚公移山。
在本溪,為確保工程的順利進行,本鋼房地產開發公司建立了工程責任及協作製,為了趕工期、搶速度,他們打破常規,實行主體工程和配套工程交叉作業。自3月份土方施工以來,工程部的工作人員無一日不在現場,“五一”假H也不例外,更不用說雙休日了。工程部部長徐剛腳趾生瘤,不顧剛做完手術,為了安排工作,協調廣山工程與外部之間的關係,忍著疼痛,一遍一遍跑。負責人苑立,有時在工地忙到淩晨4時才離開。為了工程的進度,工程管理員王宏宇每天都要往工地跑三四趟,有時在現場一*轉就是天黑〇2005年冬季,阜新供電公司為了讓城南棚戶區居民按時入住回遷,工人每天都要工作10多個小時。那時阜新的最高氣溫隻有零下51,而施工所用的電纜在低於零下時外皮就會發生脆裂,需要在電纜外加裝保溫層,但這樣做又會影響施工進度。怎麼辦?當時,現場的100多名供電職丁.紛紛把自己穿著的棉大衣脫下來,裹在施工電纜上,以保證電纜能在最短的時間內順利敷設。
鐵嶺市績益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楊雯義,為政府分憂、為百姓解愁,對由曆史原因造成的無照房屋按有照房屋的72%給予回遷補償,60餘戶麵積不足35平方米的住房困難戶給予回遷補償到35平方米。整個拆遷共對生活困難群體各項減免、補助金額達5600餘萬元。由於市政設施年久失修,小區建成後還要為政府退路4.2萬平方米,僅此一項就為政府的市政建設貢獻了6720萬元。楊雯義還購買了1萬公斤大米送給貧困戶。
撫順望花區北厚新區建成後,與居民生活息息相關的生活配套設施匱乏問題H益突出。區領導找到望花區人大代表、“撫順市十大傑出青年”
心”。
他二話沒說,立刻投資建設了“北厚新區綜合服務中這個中心建築麵積7000餘平方米,集社區管理、治安管理、物業服務、小商品經營、農產品經營及大眾浴池、托兒所、社區門診等所有便民服務項目於一處,給北厚新區居民生活帶來極大的便利。
阜新市新澳房地產開發公司承擔著太平區城南棚戶區的改造建設任務。他們除按照棚戶區新建住房標準進行施工外,還從為民解難、方便群眾出發,千方百計為居民提供了更多的便利,把原來設計的白熾燈換成日光燈,把廚房的洗菜盆由長方形改為正方形,對塑鋼窗免收差價等。這一改,讓公司多支出了200多萬兀。
鞍山房產建設有限公司技術質量部部長侯玉澤說:“作為一個現代企業,一方麵要取得經濟效益,另一方麵要承擔社會責任。”這個公司承擔了鞍山鐵東富祥、富瑞、富康等小區近180萬平方米的回遷房建設工程,他們在房屋交工後,還專門成立後期服務隊,設立專門電話,對保修期內的房屋質量問題及時上門維修。
在撫順北厚棚戶區施工現場,東北金城建築公司的黨員,把黨旗懸掛在工地上,頭上戴著鮮紅的安全帽,胸前別著鮮紅的黨員徽章,麵色凝重,他們麵對鮮紅的黨旗鄭重宣誓,要把棚戶區改造工程建成“共產黨員工程”。
在葫蘆島,由於施工正值夏季,各施工單位在現場安排專人熬煮綠豆粥,衝白糖水,每個工棚都保證一人一鋪,保證通風良好,嚴格消毒。每天采購新鮮蔬菜,保證職工食堂的衛生。
撫順望花區棚改工地,在工程最緊張、天氣最熱的那些日子裏,市裏的一些醫院,像二院、中心醫院,包括企業醫院,帶了數萬元的藥品,以及心電圖機、B超等檢測儀器到工地,把滴流都帶到現場,給現場10個建築施工單位的職工看病。防疫站給這些施工單位的休息室消毒。總工會還在中秋節前,給每個工人送1公斤月餅。
有的城市,精心編排了精彩的文藝節目,向棚改工程的建設者們獻上一份濃濃厚意。
這一幕幕,不過是遼寧省轟轟烈烈棚改戰場上的點滴而已,他們的奉獻,他們的功績,棚戶區老百姓沒有忘記,黨和政府沒有忘記。
f#潮兒向溝頭交棚戶區改造有如時代大潮,在遼寧大地上波瀾壯闊地開展起來,各級幹部有如時代的弄潮兒,在這洶湧的波濤中,大顯身手。他們以無私的奉獻精神,甚至犧牲精神,把自己積蓄的能量,超常地釋放出來,從而產生空前的創造力,任何困難也無法阻擋。
湯吉敏,這位錦州市城市建設房屋拆遷安置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自棚改開始,每天都忙在棚改一線,有一天他感覺身體實在堅持不住了,便在同事的陪同下,到醫院做了一個檢查。檢查之前,他已有預感,叮囑同事:“不管檢查結果如何,都不要和大家說。”結果出來後,醫生歎了口氣說:“太晚了,食道癌晚期,已經擴散了。”湯吉敏鎮定地對同事和醫生說:“我自己的病我自己清楚,現在隻有一個要求,希望你們能夠替我保密,我還有很多工作要做。”就在他病重化療期間,還仍然堅持每天到工地上走一走、看一看。
自從湯吉敏病重,公司的擔子都壓在總經理矯繼文的身上。就在棚戶區改造即將結束的時候,矯繼文突發大麵積腦溢血,病倒在棚改一線。經過專家的全力搶救,總算保住了生命。那些日子感覺不舒服的時候,妻子曾勸他到醫院做個檢查,他跟妻子說:“看啥病?我這還有一大攤子事呢!”
撫順東洲區龍鳳街道副主任李穎剛剛做完腸道息肉手術,醫生要求住院7天,他隻住了兩天就待不住了,拆遷一線正是較勁的時候,咱怎麼好意思躺在病床上?!回到拆遷一線,忘了自己是個病人,每天工作到晚上九十點鍾,“五一”長假也沒有休息,忘記吃藥是常事,妻子沒辦法,追到拆遷現場給李穎送藥去。
阜新規劃設計院副院長楊曉偉,為趕時間,盡早拿出棚戶區改造方案設計,6天6夜坐在電腦桌前,當他輸入完最後一個數字的時候,由於坐的時間較長和過於勞累,一下子腰間盤突出,不能動了,但是這邊急著要去省裏彙報,怎麼辦,隻好把他架上車,讓他躺在麵包車裏,趕到沈陽去彙報。
葫蘆島市連山區化工街道辦事處副主任王學書,在幫棚戶區居民抬家具的時候,櫃角一下子砸在了他的大腳指頭上,雖然疼痛難忍,他卻裝著沒事的樣子。忙完一天回到家裏,妻子用剪刀把襪子剪開,腳指頭已經血肉模糊了。
錦州市建委基建處處長邱曉東,具體負責整個關單棚戶區的施工和建設,一天工作十幾個小時。指揮部附近有個修鞋匠,每天都能看到一個個頭不高、戴著眼鏡,一腳泥濘、滿身灰塵的人往工地跑,後來這個人總去他那修鞋,就搭上了話,“你是處長?原來我還以為是開發商老板給自己幹活呢,這麼玩命!”邱曉東每天都要在工地和指揮部之間走上好幾遍,鞋磨壞了3雙。
撫順市東洲區平山街道辦事處主任袁秀華,為了做好栗子溝棚戶區改選工作,讓棚改戶能夠早日搬進新居,她平均每天工作都在10個小時以上,深入1743戶棚改家庭中開展工作。有一戶王姓動遷戶,開始怎麼做工作也做不通,袁秀華就連續10天到他家中,給他講政策,最後把嗓子都累啞了,說不出話來,那家動遷戶受了感動,終於簽了協議。一次,她在入戶調查時,突然心髒病發作,當場暈倒在棚改戶家中,同事們趕緊將袁秀華送到醫院,多虧搶救及時。由於當時正是棚改關鍵時期,袁秀華不肯住院治療,硬是在辦公室打了20多天點滴挺了過來。
本溪市房地產綜合開發管理辦公室副主任郭偉,在棚改的那幾年中,每天忙個不停,沒有一刻清閑。女兒念初三,就要考高中了,這是人生中最關鍵的時刻,可是郭偉顧不上。妻子因病提前退休了,他本來應該待在妻子身邊,問寒問暖,或者帶她去看看病、散散心,可是他還是顧不上。2005年棚改最忙的時候,母親被檢查出癌症,臥床兩年時間,他沒能床前盡孝,這讓他至今留下遺憾。2006年春天的時候,他和同事到千金棚戶區現場辦公,忙了一天沒顧上吃飯,回到單位時在電梯上就睡著了。長期超負荷工作,身高1.80米的郭偉瘦成一個小窄條。由於工作緊張,他常犯心絞痛,這很危險,可他還是顧不上去醫院檢查一下,吃幾粒救心丹就算了。
撫順市房產局局長史有成,從小在棚戶區長大。那些年,擔任房產局長,卻不能解決棚戶區老百姓的住房,這是他最大的痛苦。現在,同樣是房產局長,卻能夠親手為棚戶區的老百姓蓋房子,這是他最大的快樂。他要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在現有的條件下,為棚戶區老百姓蓋他們滿意的房子。工程招標,他把價格壓到最低;工程質量,他把標準提到最高。施工單位怵他,說他脾氣最不好。一次,史有成到一個施工現場檢查,發現砌磚砂漿滿度不夠,結合麵不好,當即讓推倒重來。施工方乖乖地把已經砌了幾百平方米的磚牆推倒。他發現有5家施工單位存在施工質量問題,毫不客氣將這5家施工隊驅逐出撫順棚改施工工地。他的兩個親屬請他在選房時給予照顧,他想都不想,就說:“我告訴你們一個好辦法:早簽協議,先搬家,就優先選好房。”
7有達一件事t達輩孑就浚白活陳立俊,今年59歲了,看相貌不像,我以為也就剛剛50歲吧!個子不高,很結實,一看就是身體很好、性格爽快之人。
他現在是撫順市住房保障管理中心主任。在這之前,他一直在市棚改辦工作。棚改辦下設三個部門:綜合部,拆遷部,工程部,陳立俊就工作在工程部。
陳立俊有個哥哥,和他是一對雙兒。1972年中學畢業,哥哥下鄉,他被照顧留城,參加工作,就一直在建築部門。
陳立俊說,棚改工作之所以有那麼大的力度,就是因為政府主導。一個開發商,如果想建一棟樓,光手續就得跑上一年左右。棚改時間這樣緊,等上一年行嗎?政府這個時候就起作用了,把各個部門召集來,開一個協調會,限定3天內各種手續都辦完。哪個環節卡殼,好,你說明情況,若沒有合適理由,你憑什麼不辦?這就是政府主導。否則,誰有這個力度?
我問他:“我們棚改為什麼工期要求那麼緊?”
他說:“一個是早一點讓老百姓住上樓房,我們是有承諾的,他們在外麵租房子很不容易。再一個就是我們資金緊張,沒有錢,還要辦大事,如果能夠縮短工期,我們就能減少不少的補償費!老百姓租房子,我們是有補償的。這樣降低成本,不然,老百姓的房子怎麼會便宜呢?”
他說:“所謂政府主導,說白了,政府是最大的開發商,沒有中間環節,這樣就把成本省了下來,老百姓獲益。我們直接去找施工隊,我們對這些施工隊講,這是政府的民生工程,誰在這裏麵偷工減料,兩年之內,不準競標棚戶區改造工程。”
我問道:“這對他有製約嗎?不搞棚戶區工程,我可以幹別的工程啊,棚戶區工程利潤也不大。”
陳立俊說,這些施工隊其實是願意在棚戶區幹工程的,因為我們不拖欠工程款,開發商拖欠。而且那幾年撫順的開發工程不是很多,他們實際上是吃不飽的。
陳立俊介紹說,在招投標這塊,我們也是動了腦筋的,經過測算,最高限價為600元1平方米,最低限價為590元1平方米。有最高限價,價格才不會上去;有了最低限價,質量才有保證,不是說你喊價越低我們就用你,低了肯定偷工減料,質量得不到保證。
在談到建材的選購上,他說,我們嚴格按照規定,由政府采購辦統一采購。這一片的樓房,從坐便,防盜門、宅門、分戶門、每個單元的樓宇門,設定一個價格,統一招標,然後由政府采購辦統一購買。不這樣不行,就是同樣的質量、同樣的價格,隻要不是同一的樣式就不行。因為老百姓喜歡攀比,你這個樓是這樣的坐便,你那棟樓為什麼是那樣的,都統一起來,他們選擇也方便,我們也少了麻煩,這些細節都必須想到才行。比如有的老百姓找到我們,說他家的暖氣片為什麼比我家多,我家的為什麼比他家的少。我們就耐心地給他們解釋說,按規定,人家是靠大山牆,取暖就要增加暖氣片,你家是中間,暖氣片就少,這是國家的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