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m?速度與質量,一對並非不可調和的矛盾?我們是義務監管員?就是一個釘子都不行?今天我放你一馬,明天百姓就罵我一生?一個特別能戰鬥的企業方陣?弄潮兒向濤頭立?有這一件事,這輩子就沒白活$與

/速度烏質量,一對#非不玎調和的矛/i有學者認為:“速度和質量,是一對矛盾體,盲目追求速度,必然意味著質量的下降。”

這句話有一定的道理,但是,這句話沒有絕對的道理。因為這世界上,任何矛盾都是可以轉化的、可以調和的,就連當年階級鬥爭這種不可調和的你死我活的矛盾都可以調和、可以消弭,還有什麼矛盾不能化解呢?

所以,在高速度的情況下追求高質量,在高質量的情況下追求高速度,都是可以實現的。中國建築第三工程局一公司在承建深圳國貿大廈時,3天一層樓,這種“深圳速度”早在20年前就已經成為現實,它的高質量也已經經過時間的檢驗。

棚戶區改造工程沒有開發商,如果說有的話,那就是政府。政府在為老百姓蓋房子,所以,工程質量是各級黨委最敏感的神經,因為如果出現任何一點問題,都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對政府來說,質量重於泰山。

所以,棚改建設一經拉開序幕,省棚改領導小組就告誡各市:決不能把民生工程建成豆腐渣工程。必須嚴格執行法規與強製性標準,實行全員管理、全過程管理、全方位管理,不能出現漏洞。我們要的不僅僅是一個優質工程,更是一個廉潔工程、民心工程。

於是,“質量”二字成為各市領導者逢會必談的兩個字,成為棚改工作者使用頻率最高的兩個字,也成為他們抓得最緊、最實的兩個字,更成為建築工地上所有標語中最顯眼的兩個字。

撫順市說:我們是衣食父母房屋的建造者,任何棚改工程的參加者,都是我們的朋友。但是,朋友不軌,恩斷義絕。

阜新市說:今天我們是在給共和國的功臣蓋房子,誰敢在棚戶區建設上偷工減料,就砸誰的飯碗。

本溪市說:棚戶區改造,不設工程質量的黃牌,隻有紅牌,誰賺黑心錢,紅牌罰下。

他們說到做到。

本溪市城鄉建設綜合開發公司負責彩北棚戶區96棟樓的開發建設任務,他們提出“既要進度,又要質量”的口號,決心把一個合格的新區按時保質交給山城。

本溪市在工程施工過程中,各有關單位和部門嚴格程序和標準,對工程建設中違法違規降低工程質量的行為,嚴格進行處罰。廣山工程現場地勢地貌複雜,交通不便,且坡度大,錯層高達8.4米,給施工和運輸工作帶來很大困難。為了趕工期,搶速度,“本鋼開發”打破常規,組織人員實行頻繁的交叉作業。

撫順市建委主任朱向前說:棚改工程是我市的一號工程,工程質量、安全生產必須從嚴要求,不允許有絲毫偏差,市工程質量安全監督站要嚴把工程質量、安全生產關;嚴把原材料進場、複試、使用關;嚴把施工工藝、流程關;嚴把工程技術檔案關。做到工程施工的每一環節檢查到位,工程質量不留遺憾,安全生產不留隱患。

阜新市建築工程質量監督站站長高乃昆在檢查過程中,發現城南花園20號樓五層由於砌築混凝土施工質量不合格,存在結構安全隱患,檢查組當即責令施工單位把該層全部拆除重砌,並在工地召開劣質工程現場會。

鞍山市嚴格監督,落實責任,對動遷和回遷建設建立全過程的監督體係,對工程嚴格實行招投標製和工程監理製,把棚戶區和危房改造打造成優質工程。

朝陽市為保證施工質量,實行責任追究製度。市棚改辦與市質量檢測站聯合辦公,24小時堅守工地,對各個標段嚴查細管,先後糾正違章作業80餘處,處罰弄虛作假施工單位8家、監理公司4家;先後對11家違章作業的施工單位作出停工整頓處理,對1家監理公司終止了合同,辭退總監1人、監理工程師2人;對未經申報進場的60噸鋼材、10萬多塊標磚、4〇00多立方米碎石堅決予以清退。

撫順市東洲區茨溝棚改工地的監理楊子巍說,所有的人,包括我們監理,都是24小時在現場,區委書記和區長也是三天兩頭就來現場一^次,先問質量如何,然後再問進度如何,這一點我們監理非常感動。他講,施工現場,砌出來的牆,它的垂直度、平整度應該是一致的。我們經過檢查,凡是有超差的,必須推倒重砌。他說,有一棟樓,大概是晚^上11點鍾左右,因為是夜間施工,光線也不好,進的材料挑得不及時,所以牆麵無論從大麵上看,還是從灰縫看,超差現象比較嚴重,當時現場監理就發現了,馬上要求重砌。那個砌牆的工人心裏肯定不高興,因為他幹了那麼長時間,你給他扒了,他肯定有情緒。於是,現場監理及時給我打了電話。我呢,馬上和施工單位,包括指揮部副總指揮,就一起到了現場,包括施工單位的老總。我記得是晚上11點多,就為了這道牆。當時我們就對他講,這個工程是老百姓民生工程,他這一輩子就住這一個房子,哪怕我們看到一點點隱患,也必須修整它。於是,這個工人主動把這麵牆推掉重砌。

阜新市副市長李明山說,抓質量光靠我們自己不行,一個領導要依靠群眾。當時一下子開工這麼大麵積,有好多事情不適應,建築材料不夠,施工隊伍不夠,機械不夠,管理人員更不夠,我又是剛剛當副市長。當時我們考慮關鍵要保證質量,為了保證質量,一個是把結構改了,把毛石基礎改成混凝土基礎,請回遷改造區老百姓當監督員,這些產業工人中有不少人搞過基建,我們就請一些明白的,嚴格管理。有的丨基礎不行就把基礎拆了,有一棟樓已經蓋到了三層,一層二層沒問題,第三層質量不行,我們也責令他必須拆掉。

采訪撫順一位領導同誌時,他講了一件事。老百姓剛上樓的時候,電視裏播了,說撫順棚改工程質量出現問題,窗戶關不上,走形了,牆H上還有窟窿眼。他當時正在省裏開人代會,出現質量問題,這還了得?

他馬上坐車趕回去,第一件事,找監督的,不找施工的,施工的責任完事再追究。他說你怎麼監督的,電視看沒看?這些人都緊張了,晚上連夜開會,到現場查找原因。一看是啥情況呢?牆上的那個窟窿眼,是留上網用的,有個塑料蓋,住戶給拽下來了。窗戶是怎麼回事呢?他灑了水,凍上了,他認識記者,給記者打電話,記者來了也沒認真看,就報出去了。這人為啥這麼做呢?他過去熊別人熊慣了,要和別人換樓層沒換成,沒達到他的要求,不滿意,在窗戶倒了水,凍了,所以關不上。這事能怎麼處理?對他進行教育吧!

他說,這件事說明什麼?說明質量在我們心中的分量。棚改這樣的事,60年了,老百姓才碰上那麼一次。我們都換了幾次房子了,老百姓幾輩就這一次,你給整砸了,不喪良心嗎?你不得替老百姓著想嗎?

f我們是義務監管員〇工地上,僅僅有監理是不夠的,老虎也有打噸的時候困難沒有辦法多,隻要上了心,什麼事情都有應對的辦法。

以往,住在棚戶區的老百姓,對城市日新月異的變化,對一棟棟拔地而起的大樓,他們不感興趣,因為和他們沒有絲毫的關係。現在不一樣了,棚戶區改造的工地上,那是給他們蓋的樓,他們的家,他們能不關心嗎?

所以,無論哪座城市,隻要棚戶區改造工程一幵工,棚戶區的居民就三三兩兩地結伴前來,認真地看,仔細地問。指指點點,比比畫畫。你說他們不明白,其實他們什麼都懂;你說他們什麼都懂,其實對建築的事也不怎麼明白。但是,架不住他們打聽,架不住認真,很快也都成了半個專家。

工地不願意閑人進進出出,影響工人幹活,又有安全隱患。於是,趕走一撥,又來一夥,你急眼了,他比你還橫,他怕什麼?

於是,領導者們靈機一動,何不聘請他們作義務監管員呢?有了這最利益攸關的一方來監管,老百姓放心,政府也放心。而且,棚改樓房最關鍵的就是質量,政府最不放心的就是質量,政府管不過來的就是質量。這下好了,有了他們來協管,就多了一份保障〇從此遼寧省棚改工地上,幾十個業餘質量監督隊上崗了,他們有的曾經是建築行業的老工程師,有的是有幾十年建築經驗的老前輩,有的就是誰也信不過的老棚戶。?我們常常看到,建築工地上的建設者們,隻要一走進工地,必須把安全帽戴在頭頂,無論刮風下雨還是烈日當頭。可是你知道嗎,這帽子是有講究的,一般情況下,戴黃帽的是工人,戴紅帽和白帽的則是工程技術人員或領導。

如今,這些業餘質量監督隊的棚戶區居民,給他們戴的帽子,顏色都是白色和紅色。我們有一個詞叫“戴高帽”,這個詞中有言不由衷的意思,但對政府來說,卻是真心實意的。這些棚戶區居民過去生活在社會最底層,經常遭人家的白眼,如今,政府這樣看重他們,他們一下子挺直了腰板,他們在工地上巡視,那派頭,連大領導都“望塵莫及”。

建築工人說,往常,我們這些戴黃色安全帽的人,每每看見戴著白帽和紅帽的人來到這裏,就知道是領導來了。而今看到這些年邁的老人來到這裏,就不僅僅是敬畏,還有一份酸楚。我們施工的人,如果在他們的房子上偷工減料,我們還是人嗎?

孟憲陽,這位本溪彩北社區的居民說,他們挺滿意,咱們也挺滿意。為什麼呢?咱們親眼看到,那混凝土什麼號的,石子兒對多少,沙子對多少,心裏也有個數,對吧?咱對這個不外行。

本溪市程家小區的郭英田,那時候,就總來看,坐車來,來了就到處看。一個這是給咱棚戶區老百姓蓋的房子,看著它一天天長高長大,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樣,高興。再一個也要看看有沒有質量問題。有一次,他就親眼看到建委的人在檢查,是隨機檢查,把一個窗戶扒下來,看看有沒有質量問題。這是他親眼看到的,政府真不客氣。

撫順新地號棚改工程剛開始的時候,社區書記左豔春便找到教富功,對他說,你搞了這麼多年的建築,懂得質量方麵的問題,咱們想請你出來擔任監理組組長,怎麼樣?另外,你再給張羅幾個人,一起請過來,成立一個監理小組。

這是2005年,當時的教富功已經70多歲了。盡管年事已高,但他還是很高興,組織上這麼信任咱,還說啥?

於是他又找了5個人,這5個人是王純光、王玉鬥、王征民、田青榮、韓應發,他們這6個人,個個是黨員,最大的76歲,最小的也都60多歲了。

這些人來到社區,社區書記左豔春講了工程質量的重要,業餘監理小組的必要,就宣布監理小組成立了,還發了牌。教富功對他們又進行了簡單的培訓,把有些規則、注意事項給他們講清楚,這些人馬上就明白了。

教富功說:“於是我們就到47號樓檢查去了,檢查鋼筋時,它那有幾個輔筋,就是0.6的小螺紋鋼,是小爐出的,不合格,我們把牌亮了出來。晚上幵調度會的時候,我們就把這個問題提出來了。第二天,這些舊鋼筋就被送走了。後來我們又去那個樓檢查,經理見到我們就說,哎呀老教啊!你一句話讓我費了5000多塊錢啊!”

教富功不管那套,就對他們說,你這麼幹不行,百年大計,質量第一,國家拿出這麼多錢,給咱棚戶區改造,你用不合格的鋼筋糊弄,你能對得起國家嗎?

工地不像柏油路,這裏坑坑包包,碎磚爛石到處都是,不小心就容易摔倒。但教富功他們雖然年紀不小,但不在乎,不管刮風下雨,不管烈日當空,戴上安全帽就進工地,晴天就檢查外麵,雨天檢查屋裏。

“像7號樓和8號樓,他們抹灰的時候正趕上漲大水,沙子裏頭含泥量挺大,本來是應該和上白灰的,他沒有這樣做,水泥量又加少了。等我們去檢查,擱地上撿一根棍往牆上這麼一劃,那泥和沙子就掉下來了。當時我們就找到工地負責人,說你這牆這麼抹,這怎麼行啊?將來你一刮完大白,大白一收縮,那就起皮了。我們一連檢查了3個樓,其中頭兩個樓都是這種情況,我們回來就向上麵彙報。領導不客氣,讓施工隊拿鍬都鏟掉,重抹。接著我們又去了幾次,一看鏟完了,這回挺硬實。質量就是一票否決,說不行就不行。”

“還有,”教富功說:“我們檢查最細的地方就是外牆小窗戶,這個小窗戶常常安不正,有的這麼歪一下,有的那麼歪一下,咱們檢查出來就告訴指揮部,指揮部馬上讓他們重整。領導態度非常堅決,人家開會的時候,就跟工長們講,這些老人到你們那提意見,你們應該尊重,這些業餘監理組的老人,看到的並不都是毛病,他們常常還看到政府對棚戶區老百姓的關愛可謂用心良苦,一邊檢查,一邊感動。教富功說:“這房子非常理想,外邊還刷了層塗料,而且這塗料是分區的,將來有些老年人找不到家時,隻要記住樓的顏色就找到了。這是人性化的設計。為居民考慮得非常周到,所以我們一邊檢查一邊感動。”

3就是一個訂孑都不行棚戶區改造如此巨大的資金量,難道就沒有貪汙腐敗的、沒有浪費的、沒有挪用的、沒有跑冒滴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