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節1

讓思想插上翅膀

趙阜

我們常說,評論是報紙的旗幟,報紙的靈魂,新聞工作的實踐表明,新聞評論作為直接影響社企輿論的重要宣傳形式,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所深入,隨著新情況、新問題的不斷出現,越來越受到各級黨委和政府的重視,受到各種新聞媒體的重視、受到人民群眾的重視,因此、各種報紙、以及廣播、電視。都把評論作為一種我高質量、擴大影響,增加深度的重要手段,於是,必然要成為新聞記者重要的基本功之一。

這幾年,新聞記者出書的不少。有論文集、通訊消息集、報告文學集、散文集、雜文集等等,真正出新聞評論集的還不多,尤其是市級報紙的記者。一是這些記者忙於采訪任務而無暇顧及,二是新聞評論寫起來要有一定的難度,從結同誌從事新聞工作十幾年,利用工作之餘,寫了大量的新聞評論,說明作者有一種勤於思考、勤於寫作的刻苦精神,這個集子收入了作者的新聞評論作品150篇,雖說不上篇篇珠璣,但讀了之後仍是令人欣喜的,一個基層報紙的普通記者,能夠孜孜不倦,寫出大量的新聞評論,而且還有如此的深刻思想,給人以啟迪,足見我們這支新聞隊伍還是大有人才的。

從緒同誌現在擔任中共本溪市委宣傳部新聞處長,雖然不在新聞單位,卻又沒有離開新聞,利用工作之餘,繼續撰寫新聞評論,他的二是情理交融,很有文采,寫評論最忌諱的就是說大話、教訓人,一個優秀的評論作者,從來都是以平等的態度對待讀者的。這是一個涉及評論作者的寫作態度和思想作風的問題。俗話說,文如其人。一個人的文風,是和他的思想作風分不開的,倘若評論作者把自己看作是一個高高在上的教育者,就會在文章中情不自禁地教訓人,如果把自己也看成是一個普通的老百姓,和讀者的關係是平等的,就會以討論的方式,心平氣和地講道理,群眾喜歡的是後者而不是前者,從緒的評論最大的特點就是寓理於情,寓情於理,讀來感人,同樣是講大道理,他的大道理講得委婉,入情入理,細膩感人,讓人信服,特別是在語氣上,大都娓娓道來,仿佛與人談心,另外,從緒的評論很注重形象性,以形象折射出哲理。當然,新聞評論主要是靠邏輯的力量來說服讀者的,但是,具體、形象的東西,總比抽象的道理更容易被人理解和接受,如果我們在論述抽象的大道理的過程中,能夠適當插一些活的形象,使評論不僅邏輯性強,而且富有形象性,把抽象的邏輯和生動的形象巧妙地結合起來、就會使深奧的道理變得淺顯易懂、就會加強評論的戰鬥力、吸引力和說服力,如作者的《使人高貴的是心》、《比藍天寛廣的是胸懷》、《校正自己的羨慕點》、《談“比”和“參照係”》、《慎獨》等等都是這樣。

三是同現實聯係得緊密,題材廣泛,議論風生。作者在平時的新聞評論寫作中,從實際出發,不僅能抓住問題、抓準問題,而且談問題有獨到的角度和新意。評論的最大特點就是要講究新聞性,所謂新聞性就是要和當前的形勢緊密聯係,配合黨和政府的中心工作,緊密聯係我們的工作實際,抓住人民群眾最關心的問題,以及現實中存在然而人們尚未認識到的問題。正因為作者勤於思考,善於觀察,所以抓問題比較準,談問題比較深。

比如當新聞媒介大談何陽點子的時候,作者提出《想什麼點子》。及時警告人們,我們所想的點子,一定不要損害黨和人民的利益:當我們開展反腐敗鬥爭的時候,針對一些部門的形式主義,統計拒吃請的次數,作者認為這樣統計上來的數宇是一種假象,要抓好廉政建設、必須從根子上抓起、不要津津樂道於一些並不能說明問題的數字,還有針對廣泛開展的清廉教育,作者認為,這些教育是必要的,但更應該拿出主要精力,來抓重點人,重點崗位、重點部門,這篇《誰更應該清廉》的小評論、被《光明日報》等多家報刊轉載、其他像《評能人還是評好人?》、《總結成績還是總結缺點?》、《攬責任還是推責任?》、《春聯雜感》等等,都和現實聯承得非常緊密。

題材廣泛是從緒這本評論集的又一特色,作者善於從實際生活中抓取寫作評論的題材,從而使他的評論緊扣時代的脈搏,涉足各個領域,其中有政治的、思想的、觀念的、道德的、工業的、農業的,改革的、開放的、科學的、教育的、商業的、法律的、等等,這表明作者視野的開闊和生活底蘊的厚重。

當然,這本評論集還有某些不足之處。比如有的文章還缺少一定的理論深度,有些評論在思想上和政策上還要再慎重一些,在度的把握上還要再準確一些,還有些文章,如《優化城市環境促進經濟繁榮》、《走外向牽動之路》等,不僅長,而且空洞,似乎是應景之作,這些不足,相信從緒同誌在今後的評論寫作中,會盡可能地去克服。

《讓思想插上翅膀》,原是從緒評論集中的一篇文章的題目,我這裏借用過來,作為這本評論集序言的題目,其目的,一是希望從緒同態能夠真正讓思想插上翅膀,在今後的新聞實踐中,寫出更多更好的新聞評論來;二是希望我們的新聞戰線,能夠重視新聞評論的寫作和新聞評論人才的培養,不僅出名記者、名編輯、名主持人,也要出名評論員,使我們的新聞事業蓬勃發展,後繼有人。

1996年5月3日

目錄讓思想插上翅膀………………趙阜1使人高貴的是心1比藍天寬廣的是胸懷3校正自己的羨慕點5慎獨7談“比”和“參照係”9蠟燭論11行有不得反求諸己13抗兵相加哀者勝15理論與空筐結構17由“盲人不知燈熄”說起19倘苦“大賢處小任”21由糖衣想到同誌間的批評22“過”與“不及”24重要的不僅僅是“參與”26尊重知識才是力量28信心是成功之母30說“知識分子成堆的地方”32理想與人格34動機與效果36以自已的方式生活36曆史,不要給人太多的選擇40說“有利於……”42“君子之風”可以休矣44要紅頭繩還是要金項鏈46闊從何來?48說勤儉50學學鴨子鳧水52下有對策怎麼辦?54膽子與點子56雷鋒的困感58別人都發了嗎?60賺錢致富為哪樁?62靠什麼振奮精神?64一張桌子四條腿66話說商業氣息68哪手硬?哪手軟?70總結成績還是總結缺點?71評能人還是評好人?72艱苦奮鬥不是安貧樂道73說“正確對待”74“不準……”之後75“為民作主”的另一麵76法律麵前沒有道理可講78竟是誰家之天下?80“財大”還是“法大”?82懲罰與“爐火法則”84不愛當警察85“寶貝專家”的啟示87由守門員不守大門想到的89有感於任仲夷的對子90差猜便讚的啟示92“葫蘆掉到井裏”93想什麼點子?94文件管什麼?95話說“整頓”96攬責任與推任97走下去與填會海98剪彩與喝彩99進市場與進會場100“獻今禮”別議102口號空喊何時休?103靠誰來懲治“官倒”?104“為家清廉”105拒吃請的次數106誰更應該“清廉”107春節給誰拜年?109“易拉罐”倘賣無?110失物為何“無人認領”?112何以辦事難?113先別撅人家的秤杆子115“該去蘭考了”116排隊新說117且慢做出騰飛姿態119掛匾的尷尬120甩“婆婆”121找“婆婆”122再說貪“婆婆”124效率!效率!125燒水的啟示126鍾有何用?127還有多少工作日?128不妨也規定一下130不以金牌論英雄131口號的力量不可忽視132想想“百年大計”133具體政策須完善134雷鋒與物價135隻多一點點136“洋”名宇與大招牌138本溪也有重獎139值得倡導的委屈獎”140“賠”的說道142賺孩子的錢別太心黑143“上帝”不分大小144七彩醬油的啟示示145口號與經營之道147“太賤了”的憂慮148人心不可測149無償服務與有償服務150到江心再要錢151一個雞蛋的家當及其他152名廚何其多153開放與放開154走外向牽動之路156優化城市環境促進經濟繁榮159把國門開得更大些162學會在商品經濟方式下生活164由祥雲不再國貨說起167深圳人不會做生意?169茶湯李會失傳嗎?171你了解本溪嗎?173本溪,你應該“廣而告之”174有感於秦大河的“生死合同”175“人人為我”與“我為人人”177“好心腸”別議178計較一下也沒啥180春聯雜感181令人憂慮的怪圈183唉,教育……185呼喚“金不換”187報刊門市市部有感189沒有比尊重人更重要的190又到學生春遊時192倘使辦公室不是享福的地方193“潔身自愛”引出的話題195偷奶喝無益於健康197自行車詠歎調198“死”的先例199由滅老鼠想到抓小偷200方便了?還是太累了?202電話拜年何其多?204過年沒意思?205別忽視精神贍養207標語不該有歧義209亞運,你好!210愛是love212愛國主義與傳統文化214愛國主義教育斷想217說“黨員意識”219德育教育與社會環境221糾正行業歪風關鍵在覺員223廉政貴在自律225儉以養德227教給孩子什麼?229索要小費與分配不公231語言能否新一些?233現代人與時髦症235現代人與傳統237願你成為真正的現代人239讓思想插上翅膀241後記…………………………………243使人高貴的是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