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多時辰的狂奔,丟盔棄甲的秦兵終於看見靈台的城門,一千餘人的秦兵排了一裏多長。
“快開門,放我們入城。”最先跑回的秦兵大叫。
守門口的秦兵借著火把光往下看,的確是自家的士兵,而且後麵還源源不斷。
馮嶽聞訊趕來,驚疑不已,問道:“子將軍何在?可有宋兵追來?”
一名士兵道:“我們遭遇了宋兵的伏擊,將軍斷後,生死不知。宋兵與我們相隔數裏。”
“開城門。”馮嶽下令救人。
秦兵還未入得三分之一,宋國騎兵舉著火把從黑暗中衝出,卷過了吊橋。
“有宋兵!速速關門。”馮嶽急得跳起來。
守城的秦兵還在發愣,宋國的鐵騎已爭先恐後地湧入,鐵騎揚起一層灰塵,馬蹄過處,灑下秦兵的鮮血。
騎兵的速度實在太快,秦兵毫無對付的經驗,盡管城門口處有數百士兵,也難抵宋國鐵騎的進攻,頓時亂成一團。
馮嶽始終是位資曆豐富的老臣,指揮秦兵抵禦要衝上城牆的宋兵,因秦兵占據了優勢,宋兵一時難以登城。
從眼前的情況,馮嶽估計來襲的宋兵不足五千,得知敵我雙的力量後,他冷靜了下來。
馮嶽對身邊的牛黃散道:“讓部分士兵潛入大衢兩旁的房子中,以躲避宋國騎兵的追殺,命弓箭手即刻上屋頂,隨時射殺宋兵。一切準備得當,馬上關了城門。”
牛黃散道:“主公想來個關門打狗?”
馮嶽道:“瘋狗送上門,豈有不打之理?”
秦兵得令,眨眼間都鑽入大衢兩旁的屋子裏,巷子裏忽地一個人也找不著,宋國騎兵的優勢瞬間消失。
秦國弓箭手在屋頂行走的聲音傳入了孫藝的耳中,雖然沒有看見人,但他肯定,秦兵已想出了對付宋兵辦法。
“眾將士快下馬,暫躲洎屋簷下,切勿闖入房中。死守城門,不可讓秦兵將我們關在起來。”孫藝邊鞭馬邊朝城門口跑去邊傳口令。
宋兵紛紛下馬,滅了火把,躲在隱藏的角落。
黑暗中,秦兵難準確地找到宋兵的位置,所以也不敢貿然射箭。屋子裏的秦兵則有些按耐不住,悄悄地靠近宋兵。
黑夜中,也有些大意的宋兵沒能覺察鬼鬼祟祟的敵人。
一名秦兵躡手躡腳地走近一名宋兵,他們之間僅隔一扇門。秦兵手中的劍霍地穿過木門,刺向宋人。
按正常的邏輯,劍刺中一個人的要害,應聽到的是對方的呻吟,可秦兵聽見的卻是“鐺”的響,劍沒插入宋兵的身體,被對方身上精鐵所製的鎧甲擋住,這是宋國士兵所特有的鎧甲,小巧玲瓏取了一個貼切的名字:防劍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