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夜戌時,晉兵飽食秣馬,開了城門,含石疾走,直奔宋、衛、陳三營。
子時,子蒲帶頭的三千人先到宋營附近。
宋營四周幾堆篝火已幾乎要熄滅,幾名放哨的士兵早倒地上,睡得跟死豬一樣。
子蒲心裏暗暗得意:“諸侯中盛傳宋君料事如神,看來純屬無稽之言。”
“殺!”子蒲右手向前一揮,兩千秦兵從左右兩側衝入宋營,子蒲領一千人從正麵衝進。
地上的“宋兵”實在是太困了,秦兵的呐喊也驚醒不了他們。
“不妥!”子蒲覺得有些異常。
“將軍,營中無人!”先鑽宋營的一名士兵驚叫。
“不好,中計。”子蒲仔細一看,地上的“宋兵”竟是稻草人,不得不接受這列殘酷的現實。他還未來得及轉身,秦兵三麵忽地鼓聲振天,舉起主計其數的火把。
“放箭!”小巧玲瓏發號施令。
千箭齊發,秦兵本能舉起盾牌,奇怪的是,以往能擋箭的盾牌,今晚竟如竹片一般,被宋兵的箭輕而易舉地穿過,秦兵成了宋兵練箭的活靶子,慘叫聲此起彼伏。
“怎會這樣?”子蒲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諸侯聯軍入秦以來共三戰,宋兵參加了兩戰,可從未聽說過宋兵的弓箭如此鋒利。
這是小巧玲瓏的有意安排,之前的兩戰,宋兵使用的都是普通的銅箭,宋國特有的鐵箭直到今晚才亮相,所以子蒲的反應是正常的。
由於秦兵剛才來的路無宋兵防守,沒被射中的秦兵紛紛按原路逃亡——其實不遠處的宋兵正沿途等候著。
子蒲知道宋君之所以網開一麵,是不想秦兵作臨死前的掙紮,真正能逃生的人肯定不會超過十分之一。
“擒賊先擒王,或許還有一線希望。”子蒲仍想力挽狂瀾,這麼想著,他單騎衝向小巧玲瓏,追隨他多年的幾十名秦兵也緊跟著上前送死。
子蒲不愧是秦國的悍將,由手中的長槍開路,直衝向前,離小巧玲瓏還有數丈遠,宋國一員驍將突然殺出。
“宋國扣倉前來討教。”
“無名卒也敢來送死,不自量力。”
子蒲挺槍去刺扣倉,後者的月牙刀絲毫不畏懼。
在小巧玲瓏眼裏,扣倉是宋國中屈指可數的猛將,可遇上了子蒲一類的角色,他顯得有些力不從心。
幾回合下來,子蒲也發現對手並非“菜鳥”,手中的“奪命槍”無論如何變化,總被宋將擋在一尺之外,子蒲的目標是宋君,自然無心與扣倉糾纏。
又是一招“閃電刺”,長槍瞄準的卻是扣倉的驊騮,扣倉急忙掉轉馬頭閃開,子蒲忽地放出手中的兵器,朝扣倉飛去。他的月牙刀暴劈,長槍落地。
就在扣倉後退,應付長槍的瞬間,子蒲抽劍刺向宋君。
小巧玲瓏麵前的士兵揮戟去刺子蒲,被秦將寶劍一砍,十餘枝長戟的鋒刀掉下,子蒲的驃騎撞散宋兵,直卷向前,離小巧玲瓏不過一丈遠。
生死關頭,十多支箭及時地穿過了子蒲的後背,要是常人,三箭足以讓中箭者掉下馬。子蒲畢竟不同凡人,咬牙繼續衝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