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從諾貝爾獎金獲得者I.Prigogine,並在比利時獲得理學博士學位,學科領域為理論物理、係統科學。在70年代末將耗散結構理論引入到國內並參與I.Prigogine學派的工作和合作研究。在非平衡相變弛豫過程的觸發時間、平均壽命、Fokker-Planck方程的李代數結構、群分析方法以及非平衡係統的變分分析等工作上都達到了當時的前沿水平。80年代後期將非平衡係統的研究擴展到社會經濟係統,在經濟增長理論、經濟係統對稱性的分析、教育經濟效益分析、經濟係統多因子模型分析、人力資源經濟等問題上都已作出具體結果。
第三章 宋健
控製論科學家和航天工程專家,人口控製論的創始人。1931年12月29日生於山東省榮城縣。曾就讀於哈爾濱工業大學,畢業後於1953年赴蘇留學。在莫斯科鮑曼工學院和莫斯科大學學習過,獲副博士學位。1960年回國後曆任國防部第五研究院二分院總體設計室主任,第七機械工業部總工程師,第二研究院副院長,航天工業部副部長,國務委員兼國家科學技術委員會主任等職。
他在控製理論方麵的成就主要集中在最優控製理論和分布參數係統控製理論方麵。他曾建立雙參數最優控製理論,解決了雙控製非線性係統最優控製和三維空間中最優控製的設計問題。1963年在國際自動控製聯合會第三屆大會上發表了《線性最速係統的分析與綜合》一文(與韓京清合作),把等時場的概念應用到最優控製理論中,解決定常和非定常線性係統最速控製綜合理論問題。?o年代初建立了有窮維控製器與無窮維受控對象耦合的分布參數係統控製理論(與關肇直合作)以及點測量點控製的分布參數理論.70年代末,他應用控製論和係統工程的方法,研,究中國人口控製問題。建立了控製論的另一個新的分支--人口控製論。
他成為人口控製論的創始人。他建立了人口係統的各種模型,為製定人口政策提供了科學依據。他用編微分方程廣義解理論給出了人口平均期望壽命等人口學中傳統指數的新定義和計算公式,建立了人口係統穩定性理論和人口狀態轉移的最優控製理論以及非定常的人口係統理論。出版了的人口控製論方麵的主要著作有:《人口預測和人口控製》、《現代科學技術與人口問題》、《人口控製論》(與於景元合著)、《中國人口控製:理論與應用》、《人口控製論方略》等。20世紀60年代他曾主持設計地空導彈控製係統和反導彈武器的研究。20世紀70年代擔任過潛地彈道導彈副總設計師。
20世紀80年代主管過試驗通訊衛星的研製和發射工作。為發展中國導彈技術和航天工程技術作出了重要貢獻。宋健還擔任過中國科學院數學研究所控製理論研究室副主任、研究員,哈爾濱工業大學和國防科學技術大學的兼職教授,美國哈佛大學、華盛頓大學和明尼蘇達大學的訪問教授。他曾任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常務委員,中國自動化學會理事長,中國係統工程學會副理事長,中國人口學會副會長,·國際自動控製聯合會(1FAC)執行委員會委員。他還是國際性雜誌《係統與控製通信》的副主編,《係統工程理論與實踐》的副主編。1985年當選為墨西哥國家工程科學院通訊院士。
因宋健對中國導彈技術和航天工程技術的貢獻,曾多次獲國防科委成果獎(1978~1981)和1978年全國科技大會獎。因他對最優控製理論和分布參數係統控製理論的貢獻,1982年獲全國自然科學二等獎,他主持完成的《工程控製論》修訂本,獲1981年全國優秀科技著作獎。1987年獲國際數學建模學會最高獎--艾伯特·愛因斯坦獎.
第四章 薑璐
漢族,北京市人,中國共產黨黨員,1943年9月出生,教授,係統理論博士
現任:博士生導師,中國係統工程學會常務理事兼教育與普及工作委員會副主任,中國城市教育綜合改革研究會副理事長。北京師範大學校長助理;圖書館館長,管理學院副院長。
主要研究方向為非平衡係統理論、社會經濟教育係統分析。在非平衡係統的演化分析、複雜係統的熵與層次、社會係統定量分析等方麵進行過多項研究,並參加中國城市教育綜合改革的實踐和理論工作,出版過《係統科學新論》等多本著作。
學術活動及學術成就:
個人或與他人合作編著16部著作:
定量社會學,郭誌安,沈小峰,薑璐編譯,(1986)四川人民出版社;
耗散結構論,沈小峰,胡崗,薑璐編著,(1987)上海人民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