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個問題:能不能一下子就把私有製廢除呢?
"答:不能。正象不能一下子就把現有的生產力擴大到為建立公有製經濟所必須的程度一樣。因此,徵象顯著即將來臨的無產階級革命,隻能逐步改造現社會。並且隻能在廢除私有製所必需的大量生產資料創造出來之後才能廢除私有製。"(恩格斯《共產主義原理》《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卷367頁)
馬克思恩格斯在這裏給人們指出了人類曆史發展的最終方向,但他們並沒有許諾任何社會發展的捷徑。正如本世紀三十年代中國工農紅軍的長征,在一年多的時間裏,中央紅軍、第四方麵軍和紅二、六軍團先後都走大致相同的路線到了陝北,這並不是他們都喜歡雪山草地而不願意走直路,而是由當時的大形勢所決定了的。紅軍不走雪山草地則意味著被消滅,社會主義不經過初級階段就意味著死路一條,這都可以說是由活生生的實踐所證實了的事實。
又如恩格斯所說:"隻有在社會生產力發展到一定的階段,發展到甚至對我們現代條件來說也是很高的階段,才有可能把生產提高到這樣的水平,以致使得階級差別的消除成為真正的進步,以致這種消除持久鞏固,並且不致於在社會的生產方式中引起停滯甚至衰落。"(恩格斯《流亡者文獻》《馬克思恩格斯選集》616頁)深究這段話的含義,頗似鄧小平所說的"貧窮不是社會主義"。
根據這段話,我們可以認為恩格斯也是不讚成在無產階級剛剛成為統治者的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消滅階級差別從而引起階級差別的根源的商品生產和貨幣製度。而在現在美國等西方發達國家,社會生產力發展的水平已經是恩格斯所不能想象的高度水平,按人口平均的社會財富,早已達到了按需分配所需要的充分湧流的階段。然而,我們還不能有根據地或者有把握的說在美國,階級差別的消除已經不致於在社會的生產方式中引起停滯甚至衰落,從而成為真正的進步。因此,研究經濟社會中起作用的價值規律在現階段在中國,對於經濟發展水平落後於世界先進水平的中國來說,直至中國的生產水平居於世界先進水平以前整整一段曆史時期,都是絕對必要的。
"如果蒲魯東本人還沒有把私有製的各種進一步的形式,如工資、商業、價值、價格、貨幣等,像在《德法年鑒》那樣看做是私有製的形式......"(《神聖家族》第39頁)
可見,在馬克思眼裏,現存的工資、商業、價值、價格、貨幣等經濟形式,與私有製是同義詞。所謂消滅私有製,就必須消滅上述經濟形式。正是如此,如果我們僅僅是把生產資料在法律上宣布為社會公有時,而沒有同時消滅商品、價值、貨幣等時,我們實際上並沒有消滅私有製。當我們通過各種政策措施,使價值規律及其各種進一步的價值形式不能發揮其內在所要求的正常作用時,我們就是按照自己的方式消滅了階級差別,消滅了私有製。然而,這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由於社會生產力並沒有發展到可以消滅商品社會和價值規律的必要水平,這種消除隻能是一種在社會生產方式中引起停滯甚至衰落的因素,如同在斯大林時代的蘇聯和毛澤東時代中國一樣,隻能是窮過渡,普遍貧窮的社會主義。從而在與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比較中占了下風。普遍貧窮的社會主義絕不是社會主義。鄧小平說"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反映了共產主義者的寬大胸懷和尊重現實尊重客觀規律的唯物主義思想。
"納稅原則本質上是純共產主義原則,因為一切國家征稅的權利都是從所謂國家所有製來的。或者是私有製神聖不可侵犯,這樣就沒有什麼國家所有製,而國家就無權征稅;或者是國家有這種權利,這樣私有製就不是神聖不可侵犯的。國家所有製就高於私有製,而國家也就成了真正的主人。"(《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卷615頁,恩格斯《在愛北斐特的演說》)
這段話可以認為是恩格斯對私有製關係尚普遍存在的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中國家政權力量的作用的一種設想。眾所周知,馬克思所設想的社會主義,不僅不存在商品貨幣製度,而且不存在階級差別和不存在國家,恩格斯在大多數場合和馬克思是一致的。但如果我們機械的看待這段話,我們就隻能認為這與二位導師的一貫觀點是相互矛盾的。然而我們隻要把社會主義分成初級階段和高級階段,我們能看見的就是前進的軌跡而不是相互矛盾上述大段的引用隻是想要說明中國共產黨的代表大會根據鄧小平的理論,明確的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定性判斷和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決策方向,在馬克思主義的創始人馬克思、恩格斯那裏,也有差不多同樣的說法,而不是如斯大林所理解和最終建立的社會主義經濟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