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霆走到窗前,檢查了一下這扇燒得麵目全非的窗戶,在髒亂不堪的地麵上,他撿起了窗戶的插銷。
插銷被燒得彎曲發黑,落在一堆黑色的灰燼當中。
這種窗戶的插銷都在屋子裏麵,主人晚上入睡的時候會順手插上,早晨需要開窗的時候再打開。
“插銷是開啟狀態。”時霆皺眉:“既然有人看到兄弟倆當時站在窗前求救,說明兩人都是清醒的,而插銷也是打開的,這裏也不是高樓大廈,他們為什麼不打開窗戶逃跑?”
時霆的話問住了所有人。
最後鄭筠說道:“難道有人在外麵封住了窗戶,就算打開插銷也推不開?”
時霆點頭:“這種普通的民房,門窗都是極易打開的,隻要起火時還有意識,想要逃生非常容易,發生火災的時間是在幾點?”
“晚上八點左右。”
“八點的時候,兄弟兩人應該還沒有休息,更不會關合門窗,第一個發現火情的是誰?”
“是這樣的,那天晚上,村裏正好有一家老人辦喪事,村裏人幾乎都去幫忙了,起火的時候,辦喪事的人家在吹喇叭哭喪,等到有人發現著火的時候已經晚了。”
“不是說有人看到兄弟倆在窗前呼救嗎?那個時候衝進去應該還能救人。”
“院門鎖上了,牆頭又插滿了玻璃碎片,等到村民搬來梯子再救人已經來不及了。”
這種農村的牆頭一般都砌得很高,砌牆的時候會插上尖尖的玻璃碎片,不是防人,而是防野獸,特別是地處魁山腳下,經常會被野豬野狼襲擊,不但損失家禽,有時候還會襲擊人類。
時霆來時注意到了院門上的插銷,那是一個鐵製的插銷,插銷的一頭有一個孔,鎖頭從這個孔穿入就可以鎖住大門,但是這種鎖頭站在門裏門外都能鎖上。
而鎖頭的鑰匙一般就壓在窗外的磚頭或者石塊下方,這幾乎是村裏人不成文的規矩。
當時有人從梯子爬上來進入院子後,找到鑰匙打開了院門的鎖,眾人一擁而入開始救火。
“鄭筠,你先去跟村民借幾個大篩子。”時霆挽了挽衣袖,“看來我們要先檢查一下現場了。”
時霆所說的檢查現場就是篩灰。
對於火災現場,很多證據都隱藏在灰燼當中,想要把它們找出來就要把現場的所有灰燼篩一遍。
三人灰頭土臉的把所有的餘灰都篩了一遍,並沒有找到什麼有價值的物品。
時霆望著篩出的那些雜物,若有所思,應該發現的東西卻沒有找到,這就是疑點。
“看來,這裏是起火點。”因為現場已經被篩了一遍,有些東西的位置就清晰了起來,比如說那個火盆。
在火災中發現起火點是偵破案件的關鍵,起火點通常能夠反應出很多信息。
時霆蹲下來,拿起火盆聞了聞:“汽油?”
“汽油?這個村裏怎麼會有汽油?”
“你們別忘了,喬家兄弟既然是開車而來,那麼他們必然有一台車,油箱裏有汽油。”時霆讓白錦把火盆收起來,“看來要找當時親臨現場的村民問一問了。”
鄭筠第一個找來的就是那個爬牆進入的村民崔小五,崔小五年輕力壯,跑得快,在辦喪事的村民家中看到火光,就是他大喊了一聲“著火了”。
因為爬不上牆頭,他便從鄰居的家裏找來了梯子,爬梯進入後,他發現火勢很大,憑他一人之力根本無法撲滅,所以他第一時間找到了窗戶下的鑰匙打開院門。
大家提著水桶,端著水盆,七手八腳的開始滅火。
“我在窗底下麵找鑰匙時,看到窗戶上有兩個人影,他們不停的敲打窗戶,叫得非常淒慘。”
“你確定裏麵的人就是收購藥材的兩兄弟?”
“是他們,哥哥個子高,弟弟個子矮,大家把火撲滅後,那兩個人都燒得不成人形了,但熟悉他們的人一眼就認了出來,那就是喬生和喬重兩兄弟。”崔小五回憶起當時的情形,仍然心有餘悸,更是覺得惋惜,“這兄弟倆為人友善,與村裏人關係熟絡。喬生在五年前偶然來到霧隱村,在魁山上發現了霧根,那時候我們才知道,原來霧根這種爛草非常值錢。喬生與村裏人定下協議,每年的四五月份都會來霧隱村收購霧根,而作為條件,村民不能向外人透露霧根的事情。連續三年,喬生和村民都遵守彼此的約定,村民不向外人胡說八道,而喬生也沒有虧待村民,他出價公道,從不缺斤短兩,而且還會醫術,經常為村裏的風濕病人免費針灸,他在霧隱村收霧根的一個月,家家戶戶都是搶著請他吃飯。”
“喬生死後,霧隱村的霧根是怎麼處理的,這三年,你們采到的霧根賣去了哪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