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典型批改
這種批改也叫集體批改,教師挑選出一份或幾份具有代表性的練習,組織全班學生集體修改和評論,最後由教師歸納學生意見,作示範批改。一般應在學生練習中選擇那些問題較多的或較集中的練習來向學生作示範批改,也可選擇一些較好的或較差的而其進步較大的學生的練習來作示範批改。
10.幻燈批改
可以使學生人人參與批改過程,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其方法是將選好的練習及其正確答案通過幻燈顯示出來,然後讓學生對照自己的練習進行批改。這種批改方式直觀性強,可大大增強批改效果。它既減輕了教師的負擔,又易於學生接受。
11.學生自改
學生自改,要在教師輔導下進行。批改前教師要向學生提出具體的評改要求和重點,並要進行合理的組織和有效及時的指導。如批改所用的符號,改正的方法等。正確的答案,開始時可由教師直接公布或學生講出,以後逐漸地由學生自己確定驗證正確答案後評分。
上述批改方式並不是截然分開的,也不是固定不變的。教師應根據實際需要,選擇使用。當前隨著教育改革的發展、教學改革的深入以及教師智慧的不斷湧現,還將創造出更多更好的批改練習的方式方法。
(四)練習批改注意的問題
1.形式多樣啟發反思
教師批改練習所使用的符號,切忌單調。批改練習時,教師對學生練習正誤的指出通常是用是非符號,即以“√”表示正確,以“×”表示錯誤。批改練習采取這種方式便可使學生一目了然。但一些不求甚解的學生,往往隻關心“×”和“√”的符號,從不細察練習中教師的批注。為了克服這樣的弊端,教師可以在“√”和“×”符號的旁邊加上其他一些符號,如“?”“!”等;在錯誤的地方,不僅表達了否定的意見,而且還要作出改正啟示和提出改正要求。另外,在給學生練習作總批時,要把計分法(對學生的練習評分計分)、級差法(把學生的練習分類評價,常用A、B、C、或甲、乙、丙表示好中差)交叉起來使用。如此多樣,將會吸引學生對照教師批改自己練習的結論進行檢查對比,並可啟發他們反思。如果學生進行自我批改,樣式多一點,也有利於增強學生對練習的興趣,還可以培養學生自我檢查和改正練習的良好習慣。
2.評語公正多加鼓勵
教師把練習批改後,一定要作出正確的評價。一般采用計分和評語相結合的方法。教師對學生練習的評語評分,可使學生正確認識自己,從而推動他們下一步的學習,有力地激發他們的學習動機。正如葉希波夫所說:“問題不僅在於評分,研究的結果證明,如果評分的時候教師同時做出評語,則教育意義就會更大。”因此,教師評語評分,一定要針對實際,公正合理。要客觀地反映學生的學習情況,必須旗幟鮮明地把分數的高低與知識掌握情況的好壞結合起來,必須堅持以鼓勵為主,切忌采用消極指責的作法來給學生練習寫評語,隻有這樣才能維護學生的自尊心,增強學生的自信心,而收到較好效果。正麵入手,多加鼓勵。教師批改練習時,常常發現一些學生練習馬虎,好像應付差事那樣。此時,有些教師往往要求“重做”或罰學生多做幾次,以告誡其他學生必須認真對待自己的練習作業,爭取一次做好。教師對學生的要求一定要從正麵入手,多加鼓勵,不能說空話。教師在布置練習之後,應當進行檢查,如有不自覺的學生,要作一定的監督,如果要懲罰學生重做或多做,一定不能超負荷,要有限度。須知:罰隻是手段,而不是目的。這些都要在熱愛學生、尊重學生的心理的基礎上進行,才有利於後進生的轉化。
3.認真記載分析正誤
每次練習批改後,都要認真記載,分析學生產生錯誤的原因並設想解決問題的辦法。同時,還應思考學生對基礎知識掌握得怎樣,哪些是普遍存在的問題,哪些是個別存在的問題,這些問題反映了教師教學中哪些不足等等,都要作好記載,並進行分析研究。記載必須準確和具體。教師根據記錄材料進行分析研究後,還必須作為講評工作和下一步改進練習設計的有力依據,否則,練習的批改就會失去意義。
有的教師不認真思考,在學生的練習批改中表現得粗略,對一些兩可的問題,對一些無可厚非的問題。往往主觀判斷,沒有發現學生在習作中的微弱光亮,抹煞他們前進中的積極性。教師必須不斷提高自己的文化科學知識水平,以妥善地處理學生練習中的正誤問題,如果遇到學生練習中有拿不準的地方,必須通過教研活動後加以確定。在未確定前,在練習批改中,應提出問號,供大家思索。隻有實事求是地對待學生,對待學生練習,才能取得好的教學效果。
練習講評的技巧
(一)練習講評的意義練習批改的目的在於對學生練習中表現出來的優缺點和存在的問題進行綜合分析,並上升到規律上來認識,以便幫助學生克服缺點,發揚成績,不斷提高知識和技能水平。
練習後講評的目的,是反饋練習的結果,讓學生了解自己掌握知識的情況以及能力水平所達到的程度,以發揚成績,糾正錯誤,彌補缺陷,激怪求知欲。
練習評講也是教學工作中的組成部分,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環節。實踐表明,許多學生都喜歡上練習評講課,他們都想認識自己和別人。如果教師對這項工作做了充分的準備,學生從中就會得到很多益處。
練習講評是批改練習的繼續和深入,練習設計→練習布置→練習指導→練習批改→練習講評→寫練習批改錄,構成了輔導教學的全過程。每次練習的目的要求應貫穿在這一全過程中。特別是批改後的講評,又使練習的目的和要求落到實處,比批改本身的作用更有力、更概括、更提高,因而更具有科學性和指導性,更能增強學生從事練習的效果。
(二)練習講評的方法
一堂好的講評課,首先應該發現和肯定學生的成績,鼓勵和表揚學生的進步,以此使學生處於愛學的最佳狀態,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一位德國教育家說過:“教學的藝術不在於傳授本領,而在於激勵、喚醒、鼓舞。”所以練習後講評的重點必須放在肯定和激勵上,特別是對差生,更要因人而異,要從解題思路、運算過程、運算結果和書寫格式上細心尋找他們的“閃光點”,給予充分的“表揚和鼓勵”,使他們感到自己已有進步,從而增強他們學習的上進心。總之通過講評,要充分調動各類學生學習數學的情感、意誌、興趣愛好等多方麵的積極因素,促進智力因素與非智力因素的協調發展,以實現大麵積提高教學質量的目的。
練習講評的方式多種多樣,有效的常見的方式如下:
1.綜合講評
這是講評的基本方式,這種方式要求教師對全班學生進行概括分析,肯定優點,指出缺點,並舉例說明。綜合講評要注意個別和一般的關係,在解決普遍問題的同時,還必須留出適量時間來解決個別問題,這就是說要有點有麵,點麵結合。
2.專題評價
教師抓住學生中的一兩個主要問題,結合有關的知識進行深入細致的評價。例如在應用題中常常出錯,教師可以結合普遍性問題——解題思路進行評價,使學生明白解應用題的思維順序、解題的重點、難點及關鍵。專題講評由於內容集中,分析就較深刻,因此能收到好的效果。
3.典型評價
教師選出一個或幾個具有代表性的練習進行深入分析,用典型來指導一般。教師在講評時先應提出本次講評的目的和要求,並允許學生發表意見,最後才由教師總結。
4.對比講評
在一定的時期可以將學生的練習與課本中提供仿照的部分作對比;可以將好的練習和差的練習作對比;可以將練習的原稿和修改搞作對比,等等。進行對比練習講評時,教師應當利用具體材料,使用簡明的語言,講清練習中的優缺點。進行比較也要慎重,勿使學生自尊心受到傷害,更不要使學生的積極性受到打擊。
5.展覽講評
開展學生優秀練習的展覽活動,從中取長補短。這是一種無聲的練習講評,對學生有潛移默化的作用。凡參展的練習,必須具有榜樣性,應在學生練習中有推動促進作用。通過練習展覽,對那些練習完成較差的學生應當是一種鞭策,促使他們爭取進步。同時,還應使練習參展的學生在學習上、練習上都不苟且、鬆懈、慎戒落後。這種講評方式,有利於學生之間的學習競爭。
(三)練習講評須注意的問題
練習講評,要注意以下一些問題:
1.注意突出重點
講評要針對練習所反映的問題和學生實際,突出重點,切忌麵麵俱到。例如,學生對列方程解應用題這類題目錯誤較多,教師在講評時應把重點放在列方程上,如學生所設未知數是否恰當、方程列得是否合理、是否有更好的方法等。而對於學生解方程中出現的錯誤,隻需略加指點。由於考查的知識點和數學思想方法分散在各類題中,如果逐題依次講評,學生不歡迎,效果也不佳,因此教師應按練習中的知識點和數學思想方法,根據學生的“常見病”和“多發病”適當進行歸類講評,查漏補缺,對症下藥,對有創見的解題方法,要加以肯定。
2.注意聯係實際
練習講評課的內容要密切聯係其相關的知識和學生練習實踐中所表現出來的具體問題,把學生練習中所反映出來的問題上升到理論角度來認識。講評要以一定的事實作依據,要有科學性,同時,應當憑借練習實踐來加強和鞏固教師所講授的東西。練習講評,不要空洞無物地作泛泛之談,而要字字句句落到實處。講評必須以人們認識事物的規律為前提,從實踐理論,再用理論來指導實踐。
3.講評要有學生參與
通過講評,要更好地發揮數學習題的“教學功能”和“發展功能”。講評時,教師應根據學生的答題中的實際,精心設疑、巧妙提問、恰當引導、耐心啟發、讓學生參與講評,通過獨立認真的思考獲取知識和方法。這種讓學生參與的講評,可以使學生變被動為主動,養成認真思考的習慣,還可以使他們體會到成功的喜悅,增強信心。所謂啟發性不單體現在知識的講授中,而且也體現在考試後的講評中。
4.注意啟發誘導
對學生的練習進行講評,目的是讓學生從自己的實踐中吸取經驗教訓。所以,不論講評采取什麼方式,涉及什麼範圍,都要使學生的思維處於積極的狀態中,使他們有所悟有所得,從講評中悟出規律性的知識,幫助他們學會舉一反三的思路,具有觸類旁通的思維品質。如果達不到這一點,練習講評就沒有生命力。
練習講評後,還須要求學生做類似的練習。這樣做,實際上是學生對批改和講評的消化,促使學生在教師誘導下對練習中反映的問題的再認識。這些都有助於提高學生辨別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5.注意熱情鼓勵
練習講評要采取一分為二的態度,從鼓勵出發,必須對學生的成績和進步給予充分的肯定。表揚和肯定要恰如其分,實事求是,特別是對於平常成績較差的學生,更要注意發現他們的優點,即使點滴進步,都要給予熱情鼓勵。對於學生練習中的缺點和不足之處,也要適當指出,但不可苛求、挖苦諷刺。從育人藝術上講,就是要表揚得體,批評心服。
6.注意寫好練習“批改錄”
教師批改練習時,要特別注意學生練習中的錯誤的性質和數量,也要善於分析這些錯誤產生的原因。為了搞好講評工作和改進教學,提高練習設計的針對性,教師應當把這些東西記錄下來,以作日後研究的素材,同時,還備遺忘時查對。講評要把握好主要環節,掌握具體情況,每次練習好、中、差各占多少要心中有數。對典型錯誤的學生,對有創見性及相應的學生,對基礎好而解答不佳的學生,對基礎不好而本次練習成績提高幅度較大的學生等,教師都應分類統計,要充分利用成績統計表,把每一欄的數字都落實在具體學生身上,這樣講評就會起到積極的作用。
分析典型事例。對於典型題,在講評時,教師首先要注意展現思路,使學生切實掌握解決問題的方法;其次,要突出和探索過程,教師可通過問答“得什麼、為什麼、怎樣想到的”。在失敗到成功的過程中,暴露學生的思維過程,暴露方法擇優過程和解題偏差的糾正過程,使學生了解解題的思維方法。
(四)如何寫好練習批改錄
“批改錄”所記的材料是教師直接從學生的練習中挖掘出來的,是學生在學習中、練習中所存在問題的實實在在的記載。因此,它能為教師課堂講評和改進教學提供切實可靠的依據,這些依據有利於教師工作時能抓住主要矛盾,做好工作。在講評時,教師心中才能有數,才能夠確切地給學生指出優點和缺點,並能對症下藥幫助學生改正錯誤,發揚長處,這樣,既能節省時間,又能提高效率。
根據“批改錄”的材料,教師可以對今後的教學進行大膽的改進而避免盲目性。凡是學生已經掌握了的知識,教師在以後的教學活動中就可以根據地做到不講或少講。根據“批改錄”,教師可以掌握若幹學生的學習情況,今後的教學就有了主動權。此外,如果從“批改錄”發現學生的錯誤純屬教師教學方法不得當,便可以促進教師在今後的教學中自覺地改進以前所采用的教學方法。
現將寫好批改錄的方法概括為如下幾方麵:
1.抓主要問題,突出重點
教師對學生練習中存在的問題,並不要求全部記錄下來,必須分清主次,記那些主要方麵。凡是學生普遍存在的問題都應當把它記錄下來,但不要麵麵俱到。
2.抓特殊問題,突出難點
教師批改練習時如果發現學生出現一些令人費解的錯誤,就是特殊性的問題,教師必須把它記錄下來留待以後研究解決,因為,這種情況的出現,多半是學生對某方麵的知識的理解還有一定的難度。
3.記錄要清晰,語言要簡練
教師寫練習“批改錄”必須如實記載,要準備鮮明地反映學生所存在的問題。記錄語言必須簡潔、凝煉。不論采用什麼方式寫批改錄,都要注意這一點。
4.分類登記,建立檔案
教師先把學生練習涉及的內容分類,然後將所掌握的情況歸類記錄下來,裝入“檔案袋”,待需要時使用。建立學生練習檔案不僅能加強教師指導學生的針對性,而且還有助於探索輔導學生的規律,促進教師教學的科學化管理。例如,有的教師在批應用題的練習後,將其情況分審題問題、思路問題、列式問題、計算問題以及答語問題等幾項,後又分列優缺點,以便於作為講評的依據。這種方式也常用於不同的學科、不同的年級中。
教師寫練習“批改錄”的目的是為了進一步指導學生,改進教學,提高教學質量。因此,寫了“批改錄”還要注意保存和運用。否則也將會流於形式,為寫“批改錄”而寫“批改錄”。
教師養成了經常查閱“批改錄”和運用“批改錄”去指導學生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實際上也是掌握了一門教學的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