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植物王國(3)(2 / 3)

當然,雖說楊枝是潔牙的常用""齒木"",但齒木又並非隻限於楊枝。人們完全可以因地製宜地找尋合適的潔牙材料。槐枝、桃枝、葛藤等都與楊枝一樣有苦、澀、辛、辣的味道,所以它們也可成為齒木。事實上,在非洲、拉丁美洲的農村裏,許多種灌木都是當地人使用的潔牙材料。例如,多哥居民常用""阿洛""樹的樹枝,坦桑尼亞居民則喜用""洛菲拉""的樹枝。人們折下嫩枝,剝去樹皮,將木質纖維的一端咬爛或事先泡軟,然後在口中反複咀嚼並搓動,最後則將殘渣吐出。有些潔牙樹枝中還含有大量的皂質和薄荷香油,能像牙膏那般產生泡沫,口裏還有一股清涼舒適的味道。

人類就是聰明。大家不僅能找到潔齒的材料,而且用""嚼""的方法來潔齒,看來比""刷""更為方便、實用。

那末,咀嚼嫩樹枝用以潔牙的效果究竟如何呢?古今都認為確有良效。李時珍肯定,用嫩柳枝""削為牙枝,滌齒甚妙""。肯尼亞的科研人員在不久前報告說:非洲國家的兒童並不天天刷牙,可他們的牙齒卻照樣保護得很好,原因在哪兒?這是咀嚼嫩樹枝(可潔牙的樹枝)的功勞。因為那些被嚼碎的樹枝纖維能把附著在牙齒表麵的菌斑清除幹淨,從而使牙齒變得又白又亮,不生齲齒。研究者說,咀嚼樹枝除了能清除菌斑外,還有堅固齒齦、促進齒齦血液循環的作用。早先的一項研究報告也說,非洲的各種潔牙樹枝,都含有程度不同的醫治牙齒菌斑的化學物質。

樹皮的功用

各種各樣的植物都有一層皮。有的堅厚,有的嫩薄;有的粗糙,有的光滑。這層皮是幹什麼用的呢?

科學家研究後發現,樹皮的作用除了能防寒防暑和防止病蟲害之外,主要是為了運送養料。在植物的皮裏有一層叫做韌皮部的組織,韌皮部裏排列著一條條的管道,葉子通過光合作用製造的養料,就是通過它運送到根部和其他器官中去的。有些樹木中間已經空心,可是仍有勃勃生機,就因為邊緣的韌皮部存在,能夠輸送養料的緣故。如果韌皮部受損,樹皮被大麵積剝掉,新的韌 皮部來不及長出,樹根就會由於得不到有機養分而死亡。俗話說:""人怕傷心,樹怕剝皮"",道理這在這裏。知道了這些,我們見到有人在樹上亂刻亂畫,特別是去剝樹皮時,應該進行勸阻,自己當然就更不應該那樣做了。

現在又知道,樹皮不僅可以吸附環境中的許多有毒物質,而且還是一員優良的監測大氣的尖兵,可以從曆年來樹皮吸附的有毒物質多少來監測大氣環境的汙染情況。

不久前,人們在英國倫敦商業區為一座辦公大樓施工時,發現了一具保存完好的裸體死屍。這裸屍既沒有衣履痕跡,也沒有任何陪葬品,其獨特之處是屍體是用兩大片樹皮裹著的。而過去從未見過用樹皮裹屍的埋葬方法。

從經濟價值看,樹皮還是一種""寶物"",白白地被丟棄和燒掉是很可惜的。有人計算樹皮約占各種樹木木質部的10%,目前全世界每年約有2.5億立方米的樹皮可被利用,然而已被利用的隻占很小一部分。研究者認為,樹皮是製作人造板、木磚、化工品、肥料的好材料,白楊樹的樹皮等還可當作飼料喂養牲畜。可以預見到,樹皮必將為人類作出更多的貢獻。

花粉與青春、健康

最近30年來,世界各國掀起了一股花粉熱。各種各樣的花粉食品、花粉藥品、花粉美容品不斷問世。由於花粉含有人類所必須的種種重要物質,被喻為""微型營養寶庫"",從而贏得了人們的青睞。

花粉究竟是什麼東西?原來它就是植物的生殖細胞,是許多植物賴以傳宗接代的生命之源。

其實,花粉的特殊功用早就被人們發現了。西方的猶太法典和聖經中都將花粉視為""青春和健康的源泉""。我國古時在本草和醫書中都有關於花粉食用與藥用的記述。唐代詩人李商隱由於食用玉米花粉而感到有祛病健身的效果,為此還賦詩讚頌之:""借問健身何物好,天心搖落玉花黃""。從1985年開始,我國科學工作才對玉米花粉是唾手可得的高濃縮營養品。一株玉米可產花粉5,000萬粒,如能全部采收利用,不僅有益大眾健康,還是筆巨大財產,可以多出口、多創外彙。

花粉有兩大類,一類是風媒花粉,一類是蟲媒花粉。我國著名已故藥物學家葉桔泉在晚年多次撰文,向人們大力推薦蟲媒花粉中的""蜜源花粉""--這是密蜂從百花叢中采集的作為蜂糧貯用的花粉。據介紹,蜜源花粉含有16~22種氨基酸,包含有全部的人體必需氨基酸;含有10~15種維生素,這是天然食品中含維生素種類最多的食品;含有20多種人體需要的礦物營養素;還含有碳水化合物、脂肪、多種酶和輔酶以及抗菌、抗病毒物質等。這等""全能""食品,自然功效眾多、十分可貴。不過,據雲南省食品衛生監督檢驗所的查檢表明,花粉中的蛋白質、還原糖及磷,鐵的含量豐富,但類脂物和維生素的含量不高,與上說不同,還有待專家研究證論。

羅馬尼亞的醫學家們認為,運動員食用花粉和花蜜能迅速恢複體力和提高競賽成績。據報告,運動員按體重每天服用50克~80克花粉和175克~200克蜂蜜,可增加熱量765卡~785卡,而且,食用這些天然補劑,比通常增加熱量的食品不同,它不會出現消化道的機能障礙。我國觀察的結果是:給運動員服用花粉3個月測試表明他們的背力、握力、速度和耐力都有明顯提高。因為這樣,花粉就成了不少國家體壇健兒的重要保健品之一。

法國、瑞典、保加利亞等國學者曾用花粉防治前列腺病、肝病、皮膚病和腦動脈硬化,都獲得了顯著療效。

前蘇聯學者曾對200多位長壽老人進行過飲食調查,發現他們中的許多人是常食花粉的。當人們問及美國前總統裏根何以年過古稀而仍精力充沛時,裏根的回答竟是:""長期服用花粉。""我國有關專家通過多次研究也證實,服用花粉的老人體力增強、精神好轉,並可使老年斑變淺或消失。這些表明,花粉確有較好的抗衰老功能。

大蒜身價百倍

大蒜的食用曆史已有好幾千年了。傳說古巴比倫一位國王就嗜蒜成癖,以至要求百姓每年向皇宮進貢大量蒜頭。修建金字塔的民工,大蒜也是他們喜愛的食品,甚至發生過因一度中斷供應大蒜而暫停施工的事件。

在無數人的心目中,大蒜還是避邪護身之物。古羅馬人總要把大蒜放進嬰兒搖籃裏,或將大蒜在孩子身上擦幾下;土耳其人和希臘人則把大蒜貼在新生兒的頭上,他們相信,這樣一來,孩子就能健康成長了。在中世紀,歐洲人經常在門上掛著大蒜或隨身帶著大蒜,以此來驅除厄運。為了使""妖魔""遠避,英國人會用大蒜製作飾物套在頸上。

有意思的是,意大利人認為將蒜貼在戀人的心區主能獲得真正的愛情;古埃及和古羅馬的士兵、農民和漁民,都認為吃過大蒜後會獲得力量和使身體健康;印度人則認為食用大蒜可使嗓音清亮。直到今天,大蒜仍是各國人民的喜愛之品。法國有""蒜都""和""蒜節"",美國在7月底、8月初也有""大蒜節""。有一年的""大蒜節"",去參加的車隊竟長達48公裏,交通一度為之堵塞。

大蒜的價值還在於能夠防病治病。

古羅馬的醫生普尼西認為,大標能治療從傷風、潰瘍到痔瘡、蛇咬等多種疾病。當時的醫生常用以醫治腸胃病。

伊斯蘭教的創始人穆罕墨德告訴教徒:大蒜可治毒蠍螫傷;古希臘科學家亞裏斯多德介紹過用大蒜治療狂犬病的方法。

在我國古代醫藥書籍中,大蒜的防病治病作用被大量記載著。認為它能""行滯氣,暖脾胃,消症積"",可以""解毒、殺蟲""。

英國曾經發生過一場罕見的大瘟疫,死者眾多。獨有一家幸免於難,原因是這家的地窖裏貯滿大蒜,平時常食之故。

大蒜含有的植物殺菌素能殺滅多種球菌、杆菌。冬季可用來預防流行性感冒和流行性腦膜炎,夏季可用來預防痢疾和腸炎。歐洲的一本於1897年出版的《藥用植物》書中寫道:""大蒜是刺激藥、抗痙攣藥、祛痰藥和利尿藥,對於治療百日咳和哮喘非常有效。""英國的民間秘方是用大蒜泥敷足心治療兒童百口咳;我國自古以來就用蒜泥敷足心治療鼻出血和咯血。效果都很好。不過,足底心要先搽些食用油,否則可能起泡;而且約10小時後要除去,隔天再敷一次。還有一個秘方:用醋、糖煮大蒜,每晨空腹服1~2枚大蒜及醋糖漿少許,可治哮喘。

日本的川岸舜朗教授不久前證實,大蒜、洋蔥都有使血液流暢、具有抑製血小板凝聚的作用。這就告訴我們:要預防血栓嗎?請多吃大蒜吧。印度的鮑狄亞醫學博士發現,大蒜是預防心髒病的良藥。曾讓432名心髒病患者多吃大蒜,發現在3年裏,很少有人死亡,可大大減少心髒病的發作,並有降血壓作用。英國和芬蘭的科學家都證明,大蒜能治高血壓。有資料說,早在17世紀,法國人就將大蒜浸泡 在白半地酒中,用這大蒜酒來醫治高血壓和皮膚病了。

一般人也許不清楚,大蒜還有助於機體吸收B族維生素,而B族維生素是維持大腦各種功能所不可缺少的物質。經常食用大蒜,能增強記憶力和思維能力。新的研究家認為,大蒜可延緩人體皮膚的衰老,有一定的""守護青春""的功能。

大蒜的更大價值在於能防癌治癌。

山東省的蒼山縣是大蒜的重要產區,那裏的人一年到頭喜食大蒜。調查表明,蒼山縣各種腫瘤的患病率和死亡率在全省是最低的,常見的食道癌、宮頸癌、脾癌等的死亡率不及全省平均數的一半。後來由山東醫科大學和北京醫科大學等單位經過兩年的研究,於1985年通過了鑒定:確認大蒜有防癌作用。在我國研究的啟示下,日本醫家讓10名白血病(血癌)患者在用餐時進食生大蒜或搗碎後冷凍的大蒜漿。結果有2名的病情明顯好轉。美國的約翰·米爾納博士為了認定大蒜的功效,每日用20克劑量的大蒜和能致乳腺癌的物質同時喂養老鼠,結果是:實驗的老鼠都沒有得乳腺癌。1克大蒜對1隻老鼠的作用相等於1瓣大蒜對1個人的作用。也就是說,1個人假若每天吃20瓣左右的大蒜,就能有效地預防癌症。1990年8月28日,在美國的華盛頓召開了首屆大蒜國際會議,來自15個國家的200名科學家共同探討了大蒜在治療從心髒病到癌症的一係列疾病的機能問題。科學家們再次肯定:大蒜可預防和減少多種癌病。

以色列的兩位科學家最近揭開了大蒜之所以能防病治病與所含蒜素有關。他們發現,蒜素還能殺滅某些抗菌素已有抗藥性的細菌。

令人遺憾的是食用大蒜後會有一股難聞的氣味。古代羅馬貴族因而對之厭惡,認為這隻是""下等人""的食品。英國教會曾經規定:嗜好大蒜的教士不得擔任聖職。在美國,至今仍有一些州的法律限吃大蒜。例如印第安納州就規定:吃過大蒜後的4小時內不準乘公共車輛,否則就是犯法;到影劇院去,也要以違法論處。為了消除這種氣味而又能保持大蒜的固有風味,""無味大蒜""已經分別試種和處理成功。

地中國家人民一向視大蒜為""健康食品""。大蒜也的確有益於健康。既如此,我們平時不妨經常適度吃些大蒜--這有益無害的佳品。

洋蔥--神奇的藥物

在每年11月的第四個星期的星期一,是瑞士首都伯爾尼市的洋蔥節。這一天,郊區農民將新收獲的洋蔥運到市中心的聯邦廣場,在一排排用洋蔥頭裝飾起來的售貨亭前出售各式洋蔥產品,包括能工巧匠用洋蔥製作的蔥兔、蔥豬、蔥娃娃......當然,人們也少不了要品嚐以洋蔥為主料的各式飲食。有時也舉和切洋蔥比賽等娛樂節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