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三年(1 / 2)

話說師徒四人被如來用大法力遣送到萬裏之外,讓四人做了一方的土地神,千年內不得出南瞻部洲。

自孫悟空隨唐僧取經,曾回了一趟花果山,今發配到了這等地方,心情鬱悶,煩躁不可終日。

豬八戒口中啃著香瓜,雙眼盯著遠處巨石上的猴子笑道:“猴哥,你那金箍棒油光發亮,再磨下去,真成照妖鏡了!”

孫悟空金睛一瞪,扯了他的耳朵怒道:“要不是你個呆子犯渾,喝了酒調戲那唐王之女,老孫能受這窩囊氣?”

“輕點,輕點!”豬八戒呲牙咧嘴,忙求救唐僧:“師父,猴哥耍氣,要拿老豬耳朵下酒,您倒評評理!”

唐僧歎聲道:“悟空,悟能縱有錯處,可出家人杜絕吃葷,豬肉尤要忌口,你可莫要壞了規矩。”

孫悟空冷聲道:“這呆子皮糙肉厚,刀割不斷,劍刺不穿,吃他老孫還嫌麻煩。”

豬八戒揉著大耳,怨氣道:“好你個猴子,平日打妖興衝頭,回回數落護不周,有此本領通天去,何來南瞻啃樹皮?”

“氣煞俺也!”

孫悟空怒發衝冠,從石上一躍而起,舉起鐵棒朝八戒天靈蓋上打去。

“死猴子,老豬何懼你!”豬八戒怨氣滿肚,見猴子來打,喚了一聲寶貝,揮起九齒釘耙,迎著鐵棒而上。

一個是天生石猴孕生靈,一個是天蓬大將下凡塵,一根是定海如意隨心鐵,一把是永爐真火九齒釘。

兩人騰雲駕霧,金鐵兵鋒,鬥的是穹霄變幻無風雨,黃土崩裂無草生。

沙和尚急了,對唐僧道:“師傅,快勸勸兩位師兄吧!”

唐僧氣定神閑,一副住持模樣:“悟淨莫急,悟空和悟能一隻是猴子,一隻是豬,又受了佛戒,改葷吃素,惹不出什麼大事。”

沙和尚憂心道:“師傅,佛祖告誡吾等要修心養性,殺盜淫妄萬不可沾,師兄舒筋骨倒也無妨,萬一被觀音菩薩發現,恐又生事端!”

唐僧信以為真:“觀音姐姐無處不在,那日王宮酒宴,若無她出手,招來佛祖幫持,吾等早已駕雲西歸,成仙成佛!”

“悟空悟能,快快停手!”

“呆子,哪裏走!”

孫悟空入了雲端,怎聽得見那唐僧言語,緊追八戒身後。

唐僧氣道:“這猴子桀驁不馴,竟將為師良言作了耳旁風。”

取經路上,菩薩曾送他一個緊箍咒,此箍乃佛祖之物,包羅萬象,深藏佛法,當年他與觀音略施小計,騙了這猴子戴上緊箍,方才收了他做取經人。

隻見他雙手合十,雙目緊閉,口念法決真言:“唵、嘛、呢、叭、咪、吽”

真言無形,飛彩流光,如一卷經文散入空中,猴子持棒正追八戒,忽覺腦中似針紮,心頭似蟲咬,緊箍金燦燦,幻滅千層魂,縱是石靈猴,難逃萬佛經。

“啊!”

痛叫一聲,孫悟空跌下雲叢,一頭栽入泥巴中。

豬八戒見狀,大笑:“師傅果真是天下一等一厲害的人物,老豬佩服極了!”

沙和尚道:“二師兄,少說風涼話,若不是你色心大發,破了佛門規矩,被打發來了這荒蕪之地做土地神,大師兄何至如此?”

豬八戒不服道:“沙師弟,這話老豬可不愛聽了,老豬雖投了豬胎,好歹曾執掌天河水軍,要不是菩薩作梗,老豬和翠蘭早已結為夫妻,男耕女織,比翼雙飛,何苦做這光頭和尚?”

“取經路上女妖如雲,老豬也顧看不上,那日不過飲了些酒,方失了真性,釀了大禍!”

唐僧道:“罷了,七情六欲本人之常情,為師一心向佛,虔誠禮教,尚且免不了俗,何況八戒這般心性?”

沙和尚歎息道:“菩薩有言,心有魔障難成佛,消了吾等功德,封了吾等法力,讓吾等在此地改過,行九百九十九件功德,方能重登雷音,受香禮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