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 朝陽(2 / 2)

“可是但孤忘了……弘農楊氏的女子本就都是美人胚子,就連孤的身上,也流著弘農楊氏的血啊。”

楊桃聽著朝陽長公主這話,心裏百感交集,士族相互聯姻,這本是再尋常不過的事了。如今倒下的是一個王家,但日後呢?

楊桃出神之間,端淑長公主的聲音也漸漸沒了方才的氣力,“百足之蟲,死而不僵。珍哥兒與阿蠻,我就交給你了。但是楊姐兒,你要記著……咱們氏族門閥,才是真正的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楊桃的心思被這一句話驟然打中,更是覺得舌尖陣陣發苦。她突然想起了很多畫麵:琅琊王家的聲勢煊赫,初見朝陽的貴氣逼人,門閥子弟品詩鑒畫,士族小姐流觴曲水……

這才是這個時代該有的模樣,可這個時代,卻終將隕落啊。

“我答應你。”楊桃重重點了點頭,“您也不要多想了,躺下來歇會兒吧。”

朝陽大長公主似乎也像失去了力道一般,由人扶著重新躺了下來,但眼裏的光漸漸黯淡了,突然,隻聽她如釋重負地一歎:“豫郎,咱們爭了這麼些年,鬥了這麼些年,強了這麼些年,終於,也都要結束……”

楊桃聽著這些狀似彌留之際的話,禁不住鼻頭一酸,但過了很久很久,卻都再沒有聽見動靜,她小心翼翼地伸手往她人中一探,果然……沒有氣息了。

她似乎不曾有太多驚訝與惶恐,隻是直直屈膝跪了下來,然後對著榻上之人——這個曾經人人稱羨的皇家公主,結結實實地磕下幾個響頭:“咱們的士族氣數,是不是就要結束了……”

楊桃也不知道這話是在問她,還是在問自己。

當雲深扶著她慢慢站起身來後,她也漸漸回過了神,先是讓人往宮裏報了喪,再把王謝二人請過來,送大長公主最後一程,然後才吩咐了大長公主的貼身丫頭為她更衣淨容。

王、謝二人與延年殿的中官幾乎是前後腳到的,楊桃便留下了延年殿中官在正廳商議流程,放由大長公主的兩個孫女與她靜靜告別。

“陛下特地交代,既然公主已經嫁入王家,自然該當葬入王家祖墳,後事一應按照公主儀製來辦。”

楊桃輕輕嗯了一聲,隻覺渾身疲憊,並無過多的話要吩咐,原本正要擺手讓人下去,卻聽他又回道:“奴才聽說,陛下已經下旨讓人召王老爺子火速回京了。”

聽到這兒,楊桃方才有了點精神:“當真麼?”

“是,奴才們出宮時,正好遇到了禦前當差的人,他正是這麼與宮門口的軍爺們說的。”

楊桃點頭說了一句知道了,也就讓他下去辦事。這會兒便又起身往朝陽大長公主所在的上房走去,此時正好看見曦貴嬪在為她帶上一副金廂玉仙花的鐲子,動作極輕,仿佛怕會驚動榻上之人:“祖母,你從前常這樣帶給祖父看,我都記得,都記得呢……誰能料想到,即使是天之驕女如朝陽大長公主,去後竟連兒孫抱屍入棺也不能夠。”

曦貴嬪這話說得極輕,卻仍然是被楊桃聽見了,屋裏伺候的幾個丫頭神色震驚,一見楊桃就在門外,是兩股顫顫,幾乎就要跪下。但楊桃其實並未有責怪之意,畢竟她所說的,是一個眾所周知的事實。

王家的子弟,流放的流放,斬殺的斬殺。到頭來,竟是由已嫁出去的兩個孫女來處理後事,如此聽來,如何能不讓人頓生悲涼之意呢。

好在……皇帝終究是允許了她的丈夫來送她最後一程,她想,朝陽大長公主在天之靈,也能安心去了吧。

想到這裏,楊桃輕輕搖頭,抬手對屋裏的幾個丫頭比了一個噤聲的手勢。最後看了一眼屋裏模糊的場景——朝陽大長公主的遺體,背對著她的輕輕抽動身子的曦貴嬪,輕輕一歎,也就出去了。

當王豫風雨兼程趕到之時,終究隻看到了朝陽長公主的一副棺槨。

楊桃聽說,王老爺子回來當天便對著棺槨慟哭良久,第二日便因傷心過度、惡疾未愈,兼之舟車勞頓,與世長辭了。

由此,他們夫妻二人倒是了了彼此生前的一樁心願,合葬一處,地下重聚,未必不是另一種圓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