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輯 我想讓他們聽到我的掌聲(1 / 3)

第一輯 我想讓他們聽到我的掌聲

我們每一個人都找尋找自己的歸屬感,我們每一個都是有追尋幸福與平等的權利的。就像塔比亞,雖然身體殘疾,但是她一定覺得自己和其他人是一樣的。

青春,始於謊言文|安一朗

青春是本太倉促的書——席慕蓉

16歲那年,我上高一。中考成績一般的我隻考上了縣裏的一所普通高中,但望子成龍的父母希望我能去市裏最好的高中讀書。他們在市裏買了房,還花高價買了一個借讀的名額,讓我去了實中。

父母經商,家境殷實,錢對於我的父母來說,不算一回事,隻要我能離開縣城,去市裏最好的高中,花多少錢他們都覺得值。我心裏麵一直是恐慌的,我知道實中的學生都非常厲害,我去了那裏,還不是墊底的份?我也害怕別人知道我是花錢買進去讀書的看不起我。我不敢跟父母說我心裏所想的,怕他們失望。

硬著頭皮,我開始了在實中的生活。第一天上課時,看著別人興高采烈地呼朋引伴,我覺得自己特別孤獨。在這裏,我沒有一個熟悉的同學,我的同學都還在縣城。我沉默地觀望著別人的快樂,他們都是靠自己的能力考進來,唯有我,那麼不光彩。

暗自慶幸,這裏沒有人認識我,隻要我不說,沒有人會發現我的秘密,我知道這事連任課老師都不知曉。這樣想時,我慌亂的心又暫時安穩一些。

我的同桌楊旭,是一個熱情洋溢的人。排座位前,我就聽到他和別人的聊天,知道他中考的分數非常高,整整多了我80多分。當老師安排我們坐在一塊兒時,他一坐下就詢問我考了多少分。我愣了一下,不好意思地說:“考得不好,比你差遠了。”我說的是實話,但我沒有勇氣把自己的分數公布出去,怕自己在這個班裏,再也沒有立足之地。

“劉康偉,你真謙虛!能考進實中的,哪個都不差,以後一起努力了!”楊旭拍拍我的肩膀,友善地說。我的臉倏地漲紅,急著幹咳幾聲,掩飾了自己的慌張。還好前桌的女生柳葉轉過頭來找楊旭說話,無意間幫我解了圍。柳葉和楊旭是初中校友,以前就認識。

畢竟剛上高中,教室裏喧鬧了幾天後才漸漸步入正軌。

2

實中是重點高中,校風嚴謹,這裏是一個藏龍臥虎的地方,隨便找出一個同學,都有可能是某一科的尖子生,或是某一方麵的達人,他們看上去很普通,可能跟我一樣,或許還是個沉默寡言的人,但這一點都不影響他們發光發亮。

在良好的學習風氣影響下,我再也沒有過去那種得過且過的想法了。在這裏,稍不努力就會被人遠遠落下。我在班上幾乎不說話,我用沉默來保護自己的隱私,我怕萬一說漏嘴了讓自己抬不起頭來。我不敢再掉以輕心,每天都埋頭苦讀。為了跟得上老師在課堂的講課進度,以前從來沒有預習習慣的我,也早早預習好。我把預習、聽課、複習、寫作業,安排得有條不紊,雖然很辛苦,但我辛苦並快樂著。

進入高中的第一次大考,在開學20多天後進行。老師說這次考試,一來檢查一下大家以前的知識功底,二來看看能否適應高中的教學方式。

我的心在考試前幾天就開始惴惴不安了。沒考試前,隻要我不說,誰也不知道我以前是怎麼樣的成績,我又是以何種方式進到這所學校。馬上要考試了,分數一公布,我就得原形畢露,到時候,我還有何顏麵再在這裏待下去呢?班上的同學會如何看待我?年輕的心,都特別敏感,他們會接受花錢買進來的我嗎?

思緒紛亂如雲,我心裏被恐慌塞得滿滿的,透不過氣來。我一次次在心裏怨恨父母的虛榮心,一次次後悔不該來到這裏等著被眾人嘲笑、諷刺。可是我已經進來了,沒有退路。

幫老師去拿教案時,我發現辦公室隻有最裏邊的角落有一個老師,他正埋頭工作,根本沒看見我進去。放教案的櫃子邊上,是隔壁班數學老師的辦公桌,他的桌麵兒上放著一摞試卷,隻用一本書壓在上麵。我隨意瞟了一眼,心裏“蹬”一下,那不正是我們幾天後考試的試卷嗎?我的心裏莫名地緊張起來,連手也在抖,手心沁滿汗水。鬼使神差,那一刻,我腦子裏一片空白。匆匆抽了一張試卷出來,我緊張地折疊好,藏在口袋裏,然後飛也似的離開,連教案都忘了拿。跑到樓梯口,才記起自己的任務,於是又返回去。

回到教室時,我氣喘如牛,額頭上滿是冷汗,感覺整個人都要虛脫了。同桌楊旭關切地問我怎麼了?他說我的臉色看起來很不對勁。我忙說沒事,但心一直在“怦怦“跳,忐忑不安的感覺真難受。

我不是小偷,我隻是不想自己在實中的第一次考試成績就墊底,不想被班上的同學看不起,不想被任何人窺探到我的秘密。我自欺欺人地自我安慰,僅此一次,下不為例。

回到家,我認真地把那張試卷做了一遍,不會的題,我就照著書上的例題一點點想。我不敢去問同學,怕事情敗露出去。兩天後,終於迎來了考試。數學原先是我最害怕的,但因為已經做過一遍試卷了,心裏倒是安定一點。

我不知道那幾天裏,我是如何度過的,既渴望早點公布成績,又害怕成績公布後自己無法麵對,我還害怕我偷試卷的事情敗露出去讓自己無地自容。沉默的我變得更加沉默,神經緊繃,一點點風吹草動我就惶恐不安,如坐針氈。

3

度日如年的感覺讓我要窒息了。

老師似乎是故意在考驗我的忍受力,在我感覺自己快要崩潰時,終於開始發試卷了。語文、英語……每一科雖不盡如人意,但也沒有墊底。當數學卷子要發下來時,我屏住呼吸,豎起耳朵聆聽老師說的話,生怕漏了哪怕一個字。

“剛上高中,估計大家中考後都玩兒過頭了,一時還沒回過神來……這次的考試成績居然隻有5個人90分以上,這裏可是重點高中,你們可是市裏最好的學生……以後大家一起努力吧,我相信你們不會隻有那麼點能耐的……”數學老師娓娓道來,時而嚴厲,時而鼓勁。

大家都在竊竊私語,老師念一個分數,發一張試卷。

“劉康偉,98分,全班最高。”

聽到老師念我的名字時,心跳驟然加快。我低著頭,匆匆走上去。麵對老師讚賞的目光,我卻感覺那目光似乎要穿透我的心。

“劉康偉,你好讚呀,真人不露相!”楊旭湊過頭來,摟住我的肩膀。

我卻是敏感地坐直身子,分析他話中的意思,會不會折射什麼。楊旭比我少20分,他說以後要多向我請教。我卻感覺他是在試探我,臉漲得通紅。

前桌的柳葉在哭,雖然她的語文和英語都考了全班第一,但數學的不及格讓她痛哭流涕。她哽咽著說:“我從來就沒有考過不及格的……”

歎氣聲此起彼伏。我沒有一丁點初戰告捷的喜悅,我知道我的成績是假的,如果沒有事先偷到試卷,我到底能考多少分呢?我並不想考第一名,隻希望自己的成績不墊底,自己在這個班上能夠有立足之地就夠了,但現在,事情的發展由不得我了,大家都以為我是“高手”,一個“不露相”的高手。他們羨慕的目光讓我芒刺在背。

我撒下了第二個謊言,以卑劣的手段。第一次是父母幫我一起撒下的,但後果隻能我來背。

我無路可退了。

4

我讓父母幫我請來最好的家教老師,自己也重新調整學習計劃,為了不讓自己的謊言敗露,我隻能全力以赴。

我相信“天道酬勤”,雖然我的起點不如別人,但我可以重新開始。我如饑似渴地把學習當成自己最重要的事,比任何時候都更想要讀書。

父母看我知道要讀書了,一臉欣喜。他們說我長大了,說我進了重點學校就是不一樣。我提的要求,他們全都答應。看著樂滋滋的父母,我心裏其實很難受,我知道父母對我的期望高,知道他們為了我花再多的錢也不在乎。我不想讓他們失望,我更不能因為自己的不努力讓謊言被揭穿。

一夜長大或許就是這樣的吧。我的蛻變連我自己都覺得不可思議。我把時間安排得滿滿的,每天僅留下半小時的功夫吹我喜歡的葫蘆絲,那片刻的放鬆,讓我重新積蓄力量,每天都鬥誌昂揚、精神煥發。

楊旭說我變了。柳葉也這樣說。

我隻是微笑,無法解釋,內心深處一直有一個聲音在為我鼓勁:你一定可以的。我相信自己可以,我要把曾經的謊言變成現實,唯有這樣,我才能讓自己的心安寧。我不斷在心靈上自我修正,並且在努力的過程中找到了學習上真正的快樂和成就感。

整個高中階段,我像上緊發條的鍾,每天過得忙碌而充實。家教老師的課外輔導再加上我自己的努力,第二次考試,第三次考試……我都沒有讓自己失望。

實中畢竟是重點學校,高手如林,雖然我沒有進入尖子生的行列,但保持在中等偏上的成績還是讓我找到了滿滿的自信。特別是數學,曾經讓我痛苦不堪,後來也被我征服了。

青春年少時,我們可能都撒過這樣或那樣的謊言,為了謊言不被揭穿,為了自己能被別人認可,我做出了最大的努力。

雖然這一切,始於謊言。

載於《讀者校園版》

青春,人生中最鮮活的字眼。縱使為了虛榮心,做出一些不為人知的事,今天看來,卻也是美的,因為在那個兵荒馬亂的年月,我們都是最好強的!

一個人的美德無關他人的態度文|孫道榮

人不能像走獸那樣活著,應該追求知識和美德。——《神曲》

辦公室內,大家為一件事激烈地爭執。

事情的起因,是一位同事孩子的遭遇。同事的孩子還在讀小學。暑假的一天,小家夥在去新華書店的路上,遇到了一個懷抱孩子的年輕女人。年輕女人先是問他路,怎麼去火車站。小家夥熱情地為她指點,從哪裏坐哪路公交車,就可以直達了。問完了路,年輕女人又麵露難色地對他說,自己是外鄉人,來杭州旅遊的,但是錢包被人偷了,能不能給她點坐公交的零錢?

同事的孩子聽了年輕女人的故事,從口袋裏掏出錢包,看了看,裏麵正好有幾枚硬幣。小家夥毫不猶豫地將硬幣全部拿給了年輕女人。年輕女人連聲稱謝,誇他是個善良的孩子,眼睛盯著小家夥的錢包。小家夥的錢包裏,還有幾十元的紙鈔,是媽媽剛剛給他,讓他自己到新華書店去買書的。

小家夥準備將錢包放回褲兜裏,忽然想起了什麼,主動問年輕女人,阿姨,你的錢包被偷了,那你到了火車站,怎麼買票回家呢?

年輕女人一臉無奈的樣子,到了火車站,再說吧。

小家夥遲疑了一下,再次打開錢包,將裏麵的紙鈔也都拿了出來,遞給女人說,阿姨,這是我準備去買書的錢,送給你吧。

年輕女人顯然沒想到,孩子會主動把錢包裏的錢,都拿出來給她。她猶猶豫豫地接過了小家夥遞過來的錢。

同事的孩子似乎還是有點不放心,對她說,要是這錢不夠買車票,我可以打電話讓爸爸過來,我爸爸的單位就在附近。

年輕女人一聽,連連擺手,不用了,不用了。謝謝你啊,小朋友,你真是一個好孩子。一邊說,一邊匆匆地抱著孩子,離開了。

沒錢去新華書店買書了,同事的孩子來到了爸爸的單位。他的爸爸,是我們的同事。

孩子簡單地向爸爸講述了事情的經過。爸爸耐心地聽完了孩子的講述,讚許地摸摸孩子的頭,又拿出幾十元,給了孩子,讓他繼續到新華書店去買書。孩子拿上錢,開心地去新華書店了。

孩子一走,辦公室裏就炸開了鍋,激烈地探討起來。

一位同事語氣堅定地對孩子的爸爸說,你的孩子被騙了,那個懷抱孩子的年輕女人,經常在那一帶行騙,假裝錢包被偷,回不了家,向路人要錢。要的不多,就三五塊錢,所以,不少人會上當。另一位同事附和,沒錯,這是一個笨拙的騙術,晚報上還報道過。

孩子被騙了,這一點大家基本意見一致。爭論的焦點是,要不要告訴孩子真相?

一種觀點是,必須告訴孩子真相,以免他下次再上當受騙。

另一種觀點卻是,不宜告訴孩子,否則,孩子的善心會受到嚴重傷害,而且,今後他就不會隨意相信他人了。

各執一詞,都挺有道理。

讓我驚訝的,是孩子爸爸的態度。他說,聽完孩子的講述,他就大致有了判斷,孩子可能是遇到騙子了。但他沒有對孩子說穿,原因很簡單,那會挫傷孩子的善心。再說,也可能那個女人,真的是遇到了困難。他說,他這個孩子,身上最寶貴的,就是善良。從小,隻要看到乞討的人,無論是老人、殘疾人,還是壯年,他都會停下來,將自己的零花錢拿出來給人家。他曾經試圖告訴孩子,有的人是真的不能自食其力,靠乞討為生,有的人卻是因為好吃懶做,才流浪街頭的,因此,要看具體情況才能決定,不然,你的愛心,可能就被人欺騙了,或者利用了。沒想到,孩子歪著腦袋反問他,我怎麼分得清呢?而且,我幫助他們,是因為我善良,與他是什麼樣的人,並沒有什麼關係啊。

同事感慨地說,孩子給他上了一課。善良是我的孩子的天性,我希望孩子保持這顆善心,成為他身上的一份美德。而一個人的美德,是出自於他真誠的內心,不需要回報,也無關他人的態度。

同事的結論是,如果當時他在場,他也不會阻止孩子幫助那個女人。即使那個女人可能是個騙子。他說,確實有些人靠博取別人的同情心而行騙,但是,相對於孩子的善心來說,縱使有那麼幾次,幫助了不該幫助的人,損失了一點點金錢,但是,讓孩子保持一顆善良之心,遠比這點損失,重要得多。

我讚同他的觀點。美德是這樣一種品質:我善良,不因為你不友善,我就不再善良;我尊重你,不因為你傲慢,我就不尊重你;我真誠,不因為你虛偽,我就不再真誠;我心懷美德,不因為你心存惡念,我就喪失美德之心。真正的美德,是發乎內心的,沒有附加條件的。

載於《微型小說月報》

社會需要正能量,孩子更是需要這些美好的品質來填補生命的厚度。一個成年人可貴的品質不在於他樂善好施,而是在見過很多欺騙之後,依然記得我們的美德並傳給孩子。

英雄背影文|麥父

要想做一個真正的英雄是沒有選擇餘地的,往往是要麼成功要麼成仁?——希契科克

浙商博物館裏,收藏了很多“寶貝”,這些藏品,大多是從浙商中征集而來。每件藏品的背後,都有一段刻骨銘心的故事,見證了一個個成功浙商艱辛的也是波瀾壯闊的創業史。

這是一輛普通、破舊的三輪車,曾經有個人就是騎著它,沿街叫賣、送貨,誰能想到,二十多年後,這個人以八百億的身家,成為中國富豪榜的第一名?從一瓶水建立起了一個價值數百億的商業帝國,他就是宗慶後。

這是一本寫得歪歪扭扭,仿佛天書一樣的電話簿,號碼前畫著一隻羊的,代表這是一個姓楊的電話,如果羊邊上還有一根辮子,那就是女的姓楊的電話。這本電話薄的主人,一個字也不識,所以他隻能這樣靠原始的符號來區分。有一次,他參加一個多部門領導參加的會議,他就用鐵塔、飛機、汽車等圖案分別代表管電力、招商、交通的領導。他叫潘阿祥,白手起家,打造了一個資產20多億的現代化企業集團。

有這樣一張發黃的老照片,一個人騎著一輛自行車,後麵載著一大桶液體皂。這是51歲的徐傳化用自行車載著在家裏用手工調製好的液體皂出門叫賣販售的照片。1986年,徐傳化父子創辦起了生產液體肥皂的家庭作坊,靠一口大缸和一隻鐵鍋開始創業,短短26年,這家企業的營業收入已突破200億元。這口大缸,現在就陳列在博物館的顯眼位置。

鏽跡斑斑的人力運貨三輪車,樣貌笨拙的農家粗瓷大土缸,老掉牙的補鞋機,快要散架的貨郎架,黑不溜秋的爆米花機……這些破舊不堪的物品,因為其當初的使用者,如今都創造了輝煌的成就,因為見證了一段曆史,而成為博物館珍貴的藏品,它們的身上,似乎也有了某種光環。

但是,在浙商博物館內,也收藏了這樣一些物品,它們的“主人”,最終沒能成功,而是失敗了。它們講述的,是一個個失敗者的故事。

在博物館的一個展區正中,陳列著一輛紅色的玻璃鋼轎車外殼,別小看了這個樣子有點古怪的外殼,它可是中國最早的電動轎車的雛形。它的主人是來自溫州蒼南的葉文貴,有著“溫州第一能人”的美譽。在20世紀80年代,當萬元戶成為財富的代名詞時,他已坐擁了千萬元資產。這個了不起的商人,想做一件在很多人看來是異想天開的事情:製造既環保又節能的電動轎車。這是他早年的夢想。他以為,今天的自己,已經具備了這個實力,來實現這個夢想。1989年秋,葉文貴發明的第一台玻璃鋼車身四輪四座的電動車試車,獲得了空前成功,充了一夜電之後竟然可以跑200多公裏。第二年,他發明的混合動力車又成功上路。這是中國第一輛混合動力車,也是全球充電跑最遠的混合動力車。他將這些年所賺的一千多萬元,全部投進電動車的發明創造中去了,他的電動汽車夢想,似乎近在眼前,可惜,由於未能實現商品化,最終,在耗盡了所有的資產之後,他的電動車項目不得不中止。他失敗了,這個當年的溫州首富,轉眼之間,一無所有,隻剩下了那輛紅色的汽車外殼,以及未竟的夢想,這是一個失敗者的悲情故事。

在這個展區,有一把剪刀和一根皮尺,它們的故事,也讓人唏噓不已。這把裁縫剪刀和皮尺,是當年的海鹽襯衫總廠使用過的。很多人可能不了解海鹽襯衫總廠,但是,它的當家人的名字,你一定如雷貫耳,他就是曾經叱吒商海的步鑫生,他把一個隻有300多人的一家小廠,打造成了全國最大的襯衫廠,成為全省和全國的典型。他因為創造了“步鑫生神話”而轟動全國,成為最成功的改革家。“誰砸我的牌子,我就砸誰的飯碗”,步鑫生的這句豪言,一度風靡全國。包括這句名言在內的他的廠長哲學,對於無數白手起步的民營企業主來說,算得上是一堂最生動的啟蒙課,讓很多人第一次接受了市場化商業文化的洗禮。但是,就是這樣一個改革家,因為一係列的決策失誤,導致海鹽襯衫總廠資不抵債,一顆耀眼的明星,就這樣轉眼垮塌。被免職的步鑫生,不得不離開了工廠,離開了家鄉。他失敗了,黯然退場。雖然他又接手或創辦了其他企業,卻再也沒能重振輝煌。

還是在這個展區,展示著一張福布斯中國內地富豪榜的榜單,上麵有浙商陳金義的名字。在富豪榜的旁邊,是陳金義的大事年表。把這樣兩件物品,放在一起展示,可謂意味深長。陳金義開創了全國首例“私”吃“公”的“陳金義現象”,他創造了億萬身家,可是,因為轟動全國的欠債門事件,他又瞬間從“富翁”變成“負翁”,他失蹤了,至今不知所終。無疑地,他最終也成了失敗者。

這是浙商博物館內,一個最特殊的展區,展示的不是成功,不是輝煌,也不是掌聲,而是三個失敗者的背影。這個展區的名字很震撼:英雄背影。沒錯,他們是失敗者,但他們也是英雄。當一個社會能不以成敗論英雄的時候,那才是一個真正英雄輩出的時代。

我在這些英雄的背影前,駐足了很久,耳旁有無數足音在回響,那正是時代前進的腳步。

載於《青年博覽》

每一個成功者的身後,總有密密麻麻堅實的腳步。他們因默默無聞的付出而變得無比高大,令人敬仰!

空瓶子文|周海亮

開朗的性格不僅可以使自己經常保持心情的愉快,而且可以感染你周圍的人們,使他們也覺得人生充滿了和諧與光明。——羅蘭

沒有考上理想中的大學,他心灰意冷。仿佛一切都失去了意義,他認為自己正在經曆人生中最大的困難與挫折。整個暑假他渾渾噩噩,看什麼都不順眼,幹什麼都沒有精神。臨開學時,父親問他,想不想做個遊戲?他問,怎麼做?父親找出一個空瓶,說,我們假設這個瓶子可以裝得下你一生中所有困難和挫折,那麼現在,對你考不上理想大學這件事,你認為裝多少合適?他想了想,說,半瓶吧。父親拿來一瓶酒,讓他往空瓶子裏倒,他毫不猶豫地將手中的空瓶裝滿一半。父親用蠟和木塞將瓶口封緊,說,等你認為挫折完全過去的時候,再把這半瓶酒喝光。

上了大學以後,他才發現問題並沒有想象中嚴重。他竟然發現自己狂熱地喜歡上他的專業,他甚至慶幸自己能夠來到這所大學。假期回家,跟父親說了,父親便拿出那個酒瓶,說,現在你認為你的挫折完全過去了嗎?他笑笑,將半瓶酒勻進兩個酒杯,和父親對飲。是烈性酒,他隻能喝下一點點。父親一邊和他喝著酒一邊說現在你是不是覺得當初你把困難誇大了?他不好意思笑笑,說,好像是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