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斤鹽,那可是一錢銀子,要知道,在這趙村,一家人一年,都不一定會買上一斤鹽。
甚至這附近,還有一個說法:“稀粥放鹽,猶如過年!”
“有肉吃就夠可以了,還放什麼鹽,記住了,肉別煮的太熟了,把油水都煮到湯裏去了,吃不到嘴裏,實在是太可惜了!”
除了不放鹽,在吃肉的方麵,他好像還有著很多的想法。
如果這些想法,聽到心巧的耳朵裏的話,一定會驚訝無比的說:“吃肉不煮熟,還不放鹽,那得多難吃?你這是在吃肉嗎?你這簡直就是在找虐啊!”
當然,心巧是不可能知道,趙明然是怎麼吃肉的了?
此時的她,讓素月把灶膛裏的火,燒的更加的旺了,然後在鍋裏,放入了一點點的油潤鍋。
不用太多,因為回鍋肉的肉,本來就有肥肉,會自己出油。
為了做出,肥而不膩的回鍋肉,鍋裏不用加很多的油。
等油熱之後,心巧趕緊把薑蒜花椒,豆豉放了進去,炒出了香味之後,才把肉片放了下去。
薄薄的肉片,在熱油的刺激下,飛快的翻轉成一個個小小窩棚狀,這時候,肉裏麵的油脂,已經去的差不多了。
又裹上了濃濃的薑蒜味,讓肉的香味,一下子就變得更加豐富了起來。
心巧才把肉片給推到了一邊,讓它們更好的流出肥肉裏的油脂,鍋底也自然聚集了一層,香濃的油脂,這時候,心巧才放了兩勺豆瓣醬下去。
對於什麼時候放豆瓣醬,很多人都會在肉下鍋前,就會跟著薑蒜一起,倒入鍋內。
但是心巧,卻有著自己的想法。
那就是現在才倒,因為抄的太久對話,經過高溫,豆瓣醬會變得焦糊,影響口感不說,而且還會讓炒出來的回鍋肉的顏色很差。
而現在,趁著肉片控出油脂的時候,炒豆瓣醬卻是最好的時間。
兩勺豆瓣醬,下鍋之後,那種它作為川菜之魂,特有的,不可替代的香味,瞬間就傳了出來。
輕輕的用鍋鏟翻轉幾下,香味更濃,而且還讓鍋底的油脂,轉化成了紅豔豔的紅油。
炒菜最重的,就是火候,尤其是回鍋肉,久了太幹,太柴。
時間短了的話,又會太過油膩,達不到肥而不膩境界。
這時候,心巧的動作變得快捷了起來。手中的鍋鏟,就像是一把劍一般,而她卻變成了一個,全神貫注舞動長劍的劍客。
凝神專注,又熟練無比。
鍋鏟在鍋裏,快速的翻飛了幾十下之後,肉片之上,均勻裹上了紅油,變得更加的亮麗,油脂也變得剛剛好。
此時,就該是下配菜蒜苗和青椒的時候了。
第一鍋,心巧炒的小青椒,下鍋之後,小青椒在鍋裏,發出微微刺鼻的青椒特有的香味,跟蒜苗一起,在鍋裏讓回鍋肉的香味,染上了它們味道的時候。
它們也盡情的吸收著,鍋裏的油脂,和豬肉的鮮香。
而到了此時,雖然已經很香很香了,看的素月不知道咽了多少的口水了,但是火鍋肉卻隻做了一半而已。
為了一頓美食,不懼繁複,不畏時間,努力做到極致,這是一個吃貨,本就該具備的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