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連歸揚著眉頭,頗為自信的說道,“這裏都是你的人,就算你說的是真的,可誰又會信你一家之言?等明日文武百官上朝,名正言順繼承帝位的人,還是本宮。”
“赫連歸!你到底把哀家放不放在眼裏?”薑太後怒道。
“太後娘娘,誰都知道您最疼愛的就是譽王,您的證詞也不作數。”
赫連歸料定赫連晉不會對他如何,更何況他自己也是帶了一隊人馬來的。
本來就是為了護駕來的,若是護駕的人反而被譽王的人殺害,那譽王的英明算是毀了。
所以他才敢這樣有恃無恐。
這時,太醫趕到,為赫連愷診脈開藥,但從他表情來看,似乎有些不樂觀。
赫連晉拔劍抵住赫連歸的心口,難得從語氣中表現怒氣:“赫連歸,你以為本王不敢殺你?”
“那你殺啊。”赫連歸冷笑道,“本宮早與丞相大人打過招呼,若本宮遭遇不測,必定是你搞的鬼。就算你殺了本宮,那譽王殿下一世英名也別想要了,這皇位你坐得恐怕也不會安穩。”
此話一出,在場人莫不咒罵赫連歸行事齷齪,之後赫連晉聽後莞爾一笑。
“丞相是你吳家人,你覺得本王提防你的時候,不會提防他們?”赫連晉拍了下手掌,“帶上來。”
隻見丞相被禁軍押著進來了,赫連歸這才麵色一變,“赫連晉,本宮待你不薄,沒想到你竟這般處心積慮。”
赫連晉懶得理他,薄唇輕啟:“彼此彼此。”
赫連歸這才被清明又帶了下去,弑君之罪必死無疑,但赫連愷人還沒死,先把他押進了宮中地牢。
“丞相大人,擬旨吧。”赫連晉衝著早就瑟瑟發抖的丞相說道。
“是。”
禦書房裏有太後和淑妃在,赫連晉也沒什麼好隱瞞的。
暫時讓丞相擬了廢太子又新立太子的聖旨,至於其他的,他還不需要輕舉妄動。
丞相擬完旨就沒什麼用處了,又被人押了下去,同赫連歸一起被關在地牢。
赫連愷生死未卜,赫連晉便代為統率禁軍,將端王和康王背後的勢力統統抓住。
一夜之間,景城就變了天。
老百姓們還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情,隻是第二天天不亮的時候,聽見宮裏傳來陣陣鍾聲。
數了數響聲的次數,眾人這才意識到這是喪鍾。
皇帝駕崩了。
赫連愷還是沒有撐過去,赫連歸和吳貴妃單獨與他相處時就下了毒,等發現的時候已經晚了。
赫連晉名正言順繼承大統,擇選吉日登基。
樓詩凝未死的事情隻有幾個人知道,她打算跟著秦淮回到樓州生活,赫連晉尊重她的意願。
不過她可以隨時來景城遊玩,自由出入皇宮。
除了赫連晉之外,位分高的嬪妃之子也隻有壽王赫連清了,不過他年齡尚小,而且太後和淑妃都沒有讓他爭奪皇位的意思。
皇位不禁代表至高無上的地位和權利,更是一種責任。
肩負著黎民蒼生幸福的重大責任,太後和淑妃都明白,赫連清並不能擔此重任。
隻是朝中有些唯恐天下不亂的人,偏要提出異議,說皇上寵愛壽王,為何不能讓壽王登基?
赫連晉明白,他們是看準了壽王年輕,好控製。
將來再把自家女兒送給壽王做妃做妾,外戚幹政更是可以預見的事情。
對這些人,赫連晉根本不予理會,因為他們剛一出來蹦躂,就被一些明眼人給懟了回去。
聰明人都知道,譽王殿下駐地是樓州城,曾祖父前樓東侯雖然人已經離開樓州,可這幾十年來一直在江南經商,財大力大。
蜀地雖說表麵上和譽王沒有什麼聯係,但是卻死心塌地的很。
當然,他們不知道唐印宮的存在,如果知道就不會太過驚訝了。
西北邊防,譽王殿下又有兵權。
國內勢力,譽王殿下掌握了很多,放眼國外,隋國氣數已盡不用去管,但筱城人卻對譽王畢恭畢敬。
延國前些日子也發生了不少動亂,震霄侯不知緣何,短短時間內也坐上了皇帝寶座。
而延國新皇貌似與赫連晉關係不錯。
西南波臥國有長公主嫁給赫連晉的親信,神醫樂千帆。
貌似南螢國也送來了不少寶貝進貢。
如此看來,這個譽王殿下勢力非同小可,別說前太子和端王康王已死,就算還活著,有哪個能比得過譽王殿下?
聰明人懂得擇良主而侍,朝中一半以上的人都擁護赫連晉登基。
其他的一小撮人,有的隨大流,有的是有自己的私利。
不過不足為患,赫連晉已經知道哪些人心術不正,慢慢罷免或處罰,也算是永絕後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