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連隊大約一個月,發了第一次工資,24元.兵團的知青下鄉第一年的工資是24元,第二年是28元,第三年是32元.據說在老團,是按下鄉年頭數,跨年度就算第二年,而我們團是新建團,比較困難,是按整年計算,也就是說,到明年的9月我們才拿到28元.不管怎麼說,第一次拿到工資,心裏還是挺高興的,有一種長大成人的感覺.我和景華的工資也放到了一起.
連隊後麵,是一大片樹林子,長滿了楊樹,白樺樹和柞樹,高大的楊樹筆直筆直,就象一個個小夥子;白樺樹婀娜多姿,象一群群婷婷玉立的少女;而那一片片褐色的柞樹,則象一群淘氣的髒孩子.還有水曲柳,黃菠蘿,臭樺,王八柳,槐樹,椴樹等.工餘之時,我和景華常到這裏來轉轉,小周有時也來湊熱鬧.林子裏有一道小溪,也有一片一片的水泡子,裏麵可以見到小魚和蛤蟆.我們每天吃用的水,就是從這些泡子裏運來的:用拖拉機拉著大爬犁,上麵裝滿刷幹淨的大柴油桶,開到泡子邊上,用小桶一桶桶地把這些柴油桶裝滿,拉回連隊用,每天要運一到兩趟,我們經常參加拉水.
天氣一天天涼下來,早晨起床不願出被窩,外麵地上都結了厚厚的一層白霜,早晚要穿棉衣了.蚊蟲也不象我們剛來時那麼多,門前的積水表麵都結了一層薄冰,和出來的泥一會就凍成一團.我和景華把褥子上下鋪在一起,和蓋兩床被,擁擠著睡在一起,因為那時屋裏還沒有安火爐.
晚上,正在吃飯,小周喊:\"楊立偉,張景華,你們來信了!\"一聽到這話,飯也不吃了,跑過去就找信.先看到了媽媽的信:
立偉:
自你去後,我時刻都在惦念著你.我怕你初離家沒有生活經驗,一路下雨怕你打濕衣服著涼,擔心道路泥濘汽車打浯.總之很不放心.天天盼著你早日來信,好在於9月27日收到了信,全家都高興.不過聽說你在那裏一切都在開始初建,條件艱苦,住帳篷,仍不放心.被子做的薄了,恐怕要挨凍.生活注意規律性,當心冷熱.幹活時,要注意體力的逐步適應,不會幹的不要勉強.虛心向老同誌學習.幹不了的不要逞強.吃飯時不能暴飲暴食,越是餓時,不能吃得過多過快.不要吃生冷飯菜,要注意無病先防.
要注意和老同誌團結,虛心向老同誌學習.對一同去的同學多互相幫助,特別思想互助很必要.就有個別同學思想有反複,也不要歧視他,這是常有的事,要多在生活上關心別人,隻有團結,幹革命才有力量.在思想上,要注意學習,特別在鬥爭中不斷學習,不斷總結經驗,隨時防驕破滿.
你這次到邊疆去,在我內心來說,是有考慮的.你在家長到16歲,沒有離開過我的身邊,文化大革命中你爸不在家,是你在我身邊,協助媽媽戰勝了一個又一個困難.到河南去,是你幫助媽媽跑前跑後,一路作伴.在家中爸爸媽媽年紀老了,你分擔家務,支持我們上班.今天你突然走了,不但使我們少了一位助手,在思想感情上,使我難分難離.但是這是暫時的.我們都是共產黨員,馬列主義武裝起來的.一定要和舊的傳統觀念決裂,為革命利益就是我們的自願.你有政治上進取心,有革命的遠大理想,有腳踏實地的奮鬥精神,有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毅力.我有這樣的好孩子,感到光榮,感到自豪.當然你的走,我思想感情是複雜的,人已經瘦了.但組織上表揚,要整理材料,思想是怎麼轉彎的.同誌們的鼓勵,表示要向我學習.說我能支持孩子革命.這一切一切都說明,我的孩子路走對了.
偉偉呀!當你遇到困難的時候,你要想到,你走的是毛主席指引的路.毛主席告訴你:無限風光在險峰.我還告訴你,當你離開家和同學們一起走的時候,使我回憶起當年我參加革命時唱的一支歌:\"戰馬排成隊,大雁結成群,青年人要團結的緊又緊...... 大樹要我們栽,大道要我們開,新中國的房山要我們壘起來,新中國的一切要我們安排.\" 這首歌唱過25年了,我們唱著這首歌參加了解放全中國和建設新中國.經曆了25個年頭,中國人民在世界上站起來了.但是你看到,今天的邊疆建設仍然遠遠沒有完工,這個建設的重任,自然曆史地落在了你們的肩上.希望你和同學們團結起來,共同學習,共同戰鬥,共同完成建設邊疆,保衛邊疆這一曆史使命.
看到這裏,我的淚水止不住流了下來.
還有弟弟的信,他雖然才12歲,充滿稚氣的文字還挺傳神:
哥哥:
你好!來信收到了,你的身體還是很好吧!還是那樣結實嗎?
今天我們正在吃早飯的時候,媽媽正在掛念你呢!突然門開了,小二進來說:\"你們來信了.\"媽媽第一個先搶去看了,她一邊看一邊流眼淚.你今天要不來信,媽媽就要到孟繁榮家裏去,(媽媽不知道他家)上次媽媽也到楊世蘭家裏去過,問她家來信沒有.以前媽媽到處打聽你,還讓小海的妹妹小君幫助打聽.她很想你,所以你要經常給家裏回信.
媽媽,爸爸現在都在外邊作報告,他們還上報了,媽媽的講話還錄了音,收音機裏已經廣播了,院裏的人,班裏的學生老師都聽到了.上次我買糧,糧店裏的人都問我你哥哥來信了沒有.
兩天後,又接到爸爸的信,爸爸信上的第一句就是:\"衛衛,我最親愛的孩子!\" 信中充滿了對我的感情和鼓勵.
這幾封信我讀了不知多少遍,在後來的艱苦歲月中,它們是我最大的精神安慰,但在當時給我的最大感覺卻是--- 難過:自幼父母給我的是嚴格的家教,從我有記憶開始,我就沒感到過他們對我有任何親密的表示.從我一兩歲開始,不是保姆帶我,就是姥爺帶我,再不就是把我自己放在家裏,再就是上托兒所送幼兒園,而且是整托,一星期才接回家一次!我四,五歲時得過一次病住了院,在211醫院,全病房有五六個孩子,有比我大的,比我小的,都有人陪著.他們整天和自己的媽媽,姥姥,奶奶撒嬌,一到打針吃藥就大呼小叫.我呢,就是自己在床上呆著.媽媽忙於工作,一天也來不上一兩次,有時就叫個護士阿姨來看看.那些孩子的家長都拿我做榜樣,對他們的孩子常說:\"你看你看,那個小哥哥多聽話!\"甚至還有:\"你看那個小弟弟,多勇敢,打針都不哭.\"我整天被人做榜樣,心中卻想:我那是害怕,不敢哭啊,我對誰哭啊.盡管父母給過我真正的關心和愛護,但孩子內心渴望父愛母愛的欲望是難以滿足的,我的感覺就是,根本沒有這份感覺!我從未撒過嬌,記事起媽媽就把著手教我寫字,畫畫,我沒上小學之前一年就已學會了加減乘除,還寫了一年的日記和毛筆字.別的孩子自由自在,而我的任務總是比別人重,哪天貪玩了沒有按媽媽的規矩辦,回來就要挨巴掌,不許吃飯,立即完成!我自小就有許多小理想,自己想做個飛機模型,裝個天文望遠鏡,裝個無線電收音機,想學籃球,學滑冰.我的願望總是落空,因為沒有錢.其實爸爸和媽媽的工資都很高,家庭生活條件也很好,但他們從不隨便給我錢.從中學開始,爸爸每天給我5分錢,我再從平日買菜錢裏省下毛兒八分,我裝配無線電收音機的理想從小學3年級起,直到高中畢業,6年時間才積下20元錢,下鄉前我開了十幾個夜車,才裝好了這架收音機.我下鄉後猛然感到這麼的父愛,母愛,讓我怎樣承受得了!
我連夜給家裏寫了長長的回信.講了這裏的許多情況,講了我的理想和決心,我也講到了景華,講到我們之間的親密友誼,要媽媽和他家多聯係,他家離我家很近,他母親在省委工作.我們往哈爾濱的通信單程就要半個月,來回要一個月,我告訴家裏一時收不到我的信也別太急,今後我盡量多往家裏寫信.
8棟房的泥都已抹完,在房框子上安梁柁,再鋪檁子,鋪木板,木板上再厚厚糊上一層泥,上麵再鋪鋸末,鋪麥秸.房頂再釘木板,釘油氈.然後再安門窗.因為沒有玻璃,用兩層塑料薄膜代替.在上大凍之前,總算把房子搶出來7棟.知青宿舍安排在連隊最東邊,靠近公廁,一棟房子從中間隔開,分成男女宿舍.屋內搭了火炕火爐.爐子就是一個廢柴油桶,開一個爐門,橫臥在地上,四周用磚砌好,油桶上開一個煙道,安上爐筒子一節節地引到屋外,燒起來爐子都是紅的.
知青們喜氣洋洋地搬進了新宿舍,忙著安置自己的行李.到邊疆後,第一次住進有火爐有熱炕的房間,感到十分舒服.門外安了一個架子,拖拉機拉來一爬犁柞木,樺木.到傍晚幾個人在門口把木頭抬到架子上麵,用兩頭有把的大鋸,叫\"快馬子\",把木頭鋸成一截一截,再用大斧劈成塊,就是很好的柴禾.
和老青年們住在一起,十分熱鬧.我和景華的鋪挨在一起,天天晚上,我們還是堅持看書寫日記.王常峰和劉長友也愛看點書,我正在讀>和>,寫心得筆記.老青年們有的說:\"真用功,將來有出息.\"有的就不以為然,楊誌強笑著說:\"我們剛來時,也象你們一樣,天天讀呀寫的.時間長了也就完了.\"聽到這些反映,我心中很不得勁,我們讀書學習,是從小就養成的習慣,不是裝樣子給誰看的.我暗暗發誓:一定要堅持讀書寫日記.
但說實在話,無論連隊領導,還是老職工,老青年,新青年,對我和景華都是很好的,很喜歡我們,也很尊敬我們,願意和我們說點正經話.
帶來的蠟燭已經快用完了,我也學著老青年的樣子,用罐頭瓶做了一個柴油燈,比蠟燭暗一點,也還能湊和用,就是煙太大,用一晚上,早晨起來鼻子眼都是黑的.
王常峰給他原來的學校寫了封信,被>登了一段,題目叫>.劉長友被他的學校請回去參加紅衛兵代表大會.聽說17連的付冰也被邀請回了哈爾濱.我們也給40中寫過信,但我們的母校好象已經忘記了我們,連個回信也沒有.看著同伴們的進步,我們很羨慕,心中也在暗暗加勁.
王翠燕和郭秀華都分到食堂去了.自她們去後,那些老青年有事沒事都往食堂跑,連隊的女青年太少了啊.
中秋節來到了,這是我們走上社會之後過第一個節日,夥食有一點改善,食堂做了幾個帶肉的菜,每人還分了一斤月餅.我和景華,小周.小崔幾個人湊在一起,吃著菜和月餅,還喝了一瓶\"北大荒\".可能因為想家吧,那天我喝得並不多,卻喝醉了,吐了一床,害得景華收拾了一晚上.
嚴冬即將來臨,連隊出動膠輪拖拉機拉著拖車,一趟趟去團部拉麵,拉磚拉羅卜,準備越冬物資.李德仁開車,我和小周,景華跟車.連隊這台膠輪拖拉機,是東方紅28型,我們習慣地叫它\"28\"或\"小型車\".各連都有一台小型車,有的和我們一樣,有的是\"鐵牛55\".當時多數農業連隊還沒有通電話,所以它既是運輸工具,又是交通工具,更是各農業連隊對外保持聯係的唯一渠道,一時也離不了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