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節10
男,漢族。中國文字著作權協會會員,中國閃小說作家協會會員,安徽省六安市作家協會會員,《讀者》《格言》《讀書經典文摘》《特別關注》《啟迪與智慧》等雜誌簽約作者。
訪 談 錄………
Q 1:你從什麼時候對文學產生興趣的?是受到哪個人(或哪件事)的影響?
A:我是走進社會後對文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為何我會對文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呢?因為小時候,我患有乙腦後遺症(弱智),讀書時是一塌糊塗,因此初一沒讀完就被迫輟學。後來走進打工歲月裏,同樣是小工仔,幹的活比別人多,得到的報酬卻比別人少。為此,我問工頭為什麼不公平對待我?他輕描淡寫地回答,你是傻子,低人一等,憑什麼公平呢?我氣憤地回答,我要把你們醜陋行為記錄下來。我的話音剛落,他嘲諷地回答,就憑你的能耐,連讀一則新聞的文字都認不完,真是傻人傻話……那時,我愕然,憤怒……為了改寫我的“傻子”曆史,隻有知識改變命運。一位哲人說,如何讓矮子變得高大,受人矚目,他的腳下墊上權力、鈔票和書本。我選擇腳下墊上“書本”,那一年,我32歲,從頭學起,立誌成為一位“揭發他們醜陋行為的”記錄人。一本新字典翻爛了,一頁頁稿紙堆起來了……就這樣,我像蝸牛一樣攀爬,尋找著“金字塔的塔頂”。寒來暑往,花開花落,沒有想到,我持之以恒的堅持卻走進柳暗花明的新天地——成了一名撰稿人。所以說,世界上沒有“傻子”,也沒有“差生”,隻要行動起來,學習起來,32歲也不晚,一樣可以獲得屬於自己的藍天白雲,一樣可以擁抱自己的精彩未來。
Q 2:現在很多孩子動不動就覺得生活沒有意義,如何通過寫作使他們發現人生的美好呢?
A:生活中不是沒有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我們之所以感覺到生活“一點意義”都沒有,隻是因為心靈“空虛”,這種空虛致使精神世界失去依托。如何讓人生多姿多彩,妙趣橫生呢?拿起你手中的筆,記錄點點滴滴;展開你的思維綢緞,編織五彩繽紛花環,為青春裝扮靚麗。內心世界豐盈了,填滿了真善美,“意義”就像沉入水底的綠葉浮出水麵了,你就可以暢遊在屬於你開心、健康、陽光的世界中。
Q 3:很多成績不好的中學生,其實生活中大部分都很優秀,善於交際,為人正直,還特別有感染力,對於這類在成績上一直不自信的中學生,你有什麼好的建議要送給他們呢?
A:沒有開花,一樣結果,這種奇怪的植物叫——無花果。如果你的“考試成績”是開的“花兒”,那麼,你的善於交際、為人正直等閃耀人性美的元素是“結果”,你就是“無花果”。先學會做人,才能做好事。做人好比“結果”,做事宛如“開花”,隻要自己快快樂樂、開開心心、健健康康,自己化為“無花果”難道有錯嗎?
Q 4:你曾經是不是一個叛逆的孩子?對於叛逆的孩子,你有什麼心裏話或者感悟要跟他們說麼?
A:叛逆是青春期一條黑暗胡同,黑燈瞎火中,你跌跌撞撞。隻要你舉著理解的火把,用寬容點燃,你的腳下是一條被愛照亮的道路,不經意間抬頭,胡同走完,旭日冉冉,霞光萬丈……
Q 5:你覺得成績是不是衡量一個學生是否成功的標準?
A:如果成績是火車,是一種交通工具,那麼成功就是交通工具抵達的終點的話,難道乘飛機、汽車、輪船不能抵達嗎?所以說,“成績”並非是成功的全部。
Q 6:你覺得成績不好的中學生應該如何理智應對各方麵的壓力呢?
A:擺開正確的心態,重新洗牌——壓力,是一張爛牌,心態就是你手中的“大王”:我的成績不好,我的籃球打得好,我也有“好”!我的成績不佳,我的歌唱得很佳,我也有“佳”……
Q 7:你想對一直支持自己的讀者/文友說句什麼?
A:在此,對一直支持我的讀者和朋友們說:路上有君陪伴,我才不會孤單。
Q 8:對於單親你有什麼看法?有人說,單親的孩子更懂得感恩和堅強。然而,他們也很容易產生自卑和孤獨的心理。你有什麼好的建議給單親的孩子麼?請詳細說說。
A:單親,並非僅僅局限於“殘缺之愛”表層,隻要全社會都給予這些孩子們溫情關注,這個大家庭融融暖意,這樣才不會有“單親”一詞表達的“尷尬”。對於單親的孩子們,我要告訴你們,所有的孩子都是頭頂之上一輪皎月、一片星空,你不比別人多,也不比別人少,你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自己,你會自信地對自己說:我就是我,我自己的我!
Q 9:你認為寫作對於現在的學生來說,意味著什麼?僅僅是為了小升初、中考、高考作文得高分嗎?
A:寫作是對自己生活、感悟、情感等用文字載體記錄的方式,這是對生命體驗的一次次記錄,是成長階梯一步步邁出,是對身心健康的一次次促進成長。升學,隻是一次次分數的排列,隻是你對知識的學習與掌握的考核。人的成長,擁有知識固然重要,但最重要的不是你擁有多少知識,而是你如何去做人,做個健康的人,做個有愛心的人,做個勇於擔當的人……而這一切,文字的書寫與記錄正是對心智的陽光沐浴、雨露潤澤,是對“做人”這棵常青樹永不凋零的驗證。
Q 10:在這個浮華的時代,“夢想”在不知不覺中似乎變成了一個笑話,但不管怎樣,它永遠是心裏的一盞燈。你還記得你幼時的夢想嗎?它有沒有給你的人生帶來什麼改變?
A:夢想也許是浮雲,但它能醞釀一場甘霖;夢想也許是一池清水,但能映照出自己的麵容……夢想不是笑話,也不是童話,它是信念的一盞燈,在黑夜醒著,亮著,使前進的方向不至於迷路。小時候,我的夢想是當“寫稿掙錢”的人(那時不知道“作家”一詞的意思)。有了這個“夢想”,我一直努力,持之以恒。即便後來走到打工途中,每天累得腰酸背痛,我都咬牙堅持讀書、寫稿。因為“夢想”在我心中“醒著”,在我的路途中“亮著”,即便走進黑夜,我也不會迷路。在我42歲的今天,終於圓了“作家”夢。學無止境,我還會邁開腳步,勇往直前……
Q 11:除了當作家,你還會願意選擇以什麼樣的方式或從事什麼樣行業度過餘生?
A:除了當作家,我想當農民,在田園生活中體驗人生的四季物語,體驗生活艱辛的真諦。
Q 12:作為前輩,你對這群成績平平甚至倒數的被冷落的孩子們,有什麼最想說的話?
A:隻要快樂,敞開燦爛心懷,那麼,你就是自己獨一無二的風景;分數高與低隻是逗號,熱捧或冷落是感歎號,身心健康才是一個人完整的句號。
意氣
“意氣”一詞,在《現代漢語詞典》裏的意思可以指——意誌和氣概,如意氣風發;還可以指誌趣,如意氣相投。“夫人之相與,俯仰一世。或取諸者抱,悟言一室之內;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雖趣舍萬殊,靜噪不同。當其欣於所遇,暫得於己,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將至。”王羲之這段膾炙人口的闡述,入木三分,堪稱古往今來對“意氣”二字極為精確的詮釋!茫茫人海難覓投緣的知音,漠漠紅塵世界尋覓意氣之人為伴,也是人生另一刻骨銘心的景觀。
嚴子陵與劉秀是同鄉同學,小時候玩伴,感情深厚。劉秀做了皇帝,他念念不忘嚴子陵,派人四處打探他的下落,與自己共謀江山社稷大計。嚴子陵卻隱居山野,垂釣清淨,淡薄歲月。嚴子陵深諳劉秀的為人,他是個陰險狡詐、多變善疑、口蜜腹劍、出爾反爾的卑鄙小人。嚴子陵是高明之人,他不願意與卑鄙小人同流合汙,狼狽為奸。嚴子陵的“意氣”,是明辨是非、高潔人格的意氣,是不盲目與朋友“兩肋插刀”的醒悟,是不把自己裝扮成助紂為虐的跳梁小醜,這是一種氣定神閑自我內心世界淨化的“意氣”。
商鞅任秦孝公之相,準備頒布新的改革公文,當時人們被“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的思想禁錮。他就在城門外豎立一圓木,招募百姓從南城牆門邊移動到北城牆邊,賞錢十金。榜文一出,人們還是不相信。後來,賞錢從十金上漲到五十金。終於,一個人將信將疑把圓木挪移到北門。那個人很快就領獎金,分文不少。這一舉措,人們深信不疑商鞅的變法榜文,從而使商鞅變法順利推廣下去。商鞅的“意氣”是以誠信為本。“人無信不立”,一個人,一個團隊,一個國家都是一樣,一定要以誠信的“意氣”為自己前進汲取動力,不然,將麵臨“言而無信自取滅亡”的遭遇。
有這麼一個人,他的老仇家突然身染重疾,大家紛紛解囊捐款援助。讓人們意想不到的是,他不但積極捐款,而且他捐助的款項數額還非常之大。人們不解地問他,你怎麼捐款給你深仇大恨的人。他淡淡笑著說,我跟他雖然有不共戴天之仇,但那是我倆個人之間的恩恩怨怨,與捐款獻愛心無關。當“意氣”淩駕在愛的天空,那麼,仇恨隻是地上的一粒渺小的塵埃。這種“意氣”是一種人格攀援的高度,這種人格在愛的天空下洗禮,蔚藍明媚。
老子說:“夫慈,故能勇。”不妨借來表示:因為對人民的甘苦感同身受,所以能真正有克服一切困難的勇氣,所以才能有浩然正氣,才能頂天立地,建立萬世之偉業。意氣的大小是跟一個人的胸懷有莫大關係的。胸懷越廣,才能氣概越大,誌氣越強,才能成就人間大意氣。意氣是一門功課,是要用一生的時間去研讀和注解;意氣,是一本博大精深的書,你要用一生的時間在指尖上翻動。
過橋與采藥
新來的兩個和尚,師傅讓他們帶著幹糧下山。臨出門,師傅有交代:高和尚向左,將要經過一座獨木橋。穿過那座獨木橋之後,再回頭走,這樣在獨木橋上來回往返;矮和尚跟一位藥農采藥。兩人均日落前而歸。
聽完師傅吩咐,兩個和尚下山去了。
高和尚行色匆匆,穿過人流,在獨木橋來回走動;另一邊的矮和尚揮汗如雨,拚命地挖著藥草。
日落之前,兩人疲憊歸來。
師傅問高和尚:“那座獨木橋你今天往返多少趟?”高和尚一臉茫然說:“我隻顧趕路,沒有記下往返次數。”
師傅點點頭。
師傅再問矮和尚:“今天挖了多少藥草?”矮和尚撓撓頭說:“我隻顧拚命挖藥草,沒有注意數量。”
師傅點點頭。
翌日,師傅再次讓他們下山。高和尚去挖藥草,矮和尚去走獨木橋。
日落之前,兩人很歡快地回來了。
師傅問高和尚:“今天挖了多少藥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