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輯
跑沒有標準的姿勢,人生更是沒有特定的標準,用自己的方式跑在人生的跑道,向目標狂奔。
當別人都哭時,你可以不哭 文|李良旭
我們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沸點。——拉爾夫·沃爾多·愛默生
吉利是個十分聰明、可愛而又有些調皮的孩子,小小年紀,他就會組裝各種電動玩具,他組裝出大吊機玩具車,臂長能伸2米多,能輕鬆吊起一個電飯鍋。母親見了,直呼,我的兒子太厲害啦,快能把你媽媽吊起來了。說罷,在吉利的額頭上,印上了一個深深的吻痕。
吉利有些羞澀地摸了摸自己的額頭。他想,要是真能設計出一種能把媽媽吊起來的大吊機玩具,那可真厲害了。
當別的孩子被家長送去學鋼琴、學舞蹈、學音樂,吉利卻呆在家裏,靜靜地組裝他的各種電動玩具。他的一間小臥室裏,擺滿了各種電器原配件。母親看到他房間裏,總是亂糟糟的,經常幫他收拾房間,如果兩天沒收拾,房間裏便會無從下腳。
雖然母親常常幫他收拾房間,可常常招來吉利的強烈抗議,說是弄亂了他的東西。母親看到兒子嚴肅的麵孔,用手撫摸著他的頭,輕輕地歎了一口氣,那滿是愛憐的目光裏,流淌著縷縷慈祥和溫暖。
上學了,吉利的書包裏,比別的孩子總是多了一種東西,顯鼓鼓囊囊的:一些電器原配件。他的書包被同學稱之為“百寶箱。”班上的女同學麗莎騎的自行車常常壞,多虧了吉利幫她修理,才使得她騎的順利。一次,麗莎上學騎到半路上,自行車鏈條掉了,眼看就要遲到了,急得麗莎直跺腳。幾個同學見了,想幫忙,可一個都不會。
這時,吉利從後麵趕了上來,見此情景,馬上從書包裏掏出工具,很快就將鏈條弄上去了,還把鏈條重新緊了緊。他對麗莎說道,以後這鏈條再也不會掉下來了。
麗莎高興地擁抱了吉利,說道,吉利,你真是我最崇拜的人!
吉利有些羞澀地摸了摸腦袋,臉上飛起兩邊紅霞,好像映紅了天空。
老師將吉利母親喊到學校,向他母親告狀,說吉利學習不太好,而且他的抽屜裏堆滿了電器原配件,這樣下去,將來怎麼考上大學?上不了大學,還怎麼能找到一個好工作?現在大家都在拚命學習,就是為了將來能上大學,找個好工作。老師叫吉利母親給吉利請個家教,給他好好輔導下。
母親回到家,眼圈紅紅的。吉利忐忑不安地望著母親。母親看到吉利明亮、清澈的眼睛,心中頓時溢滿了一縷柔軟,她伸出手,撫摸著吉利的頭,充滿愛憐的說道,孩子,老師誇你呢,說你很聰明,設計出的電動玩具很厲害!
吉利抬起頭,將信將疑地問道,是嗎?
母親扭過頭去,用手抺了一下眼睛,然後輕輕地說了句,孩子,當別人都哭時,你可以不哭,這沒有什麼不好。
聽了母親這句話,吉利用手抓了抓腦門,有種疑惑和不解的神色。
吉利給班上設計出自動黑板擦,減輕了老師許多勞動,也提高了老師的講課效率。其他班上的老師紛紛趕來參觀,直誇這個設計很有獨創性,他們還邀請吉利給他們班也設計一個這樣的自動黑板擦。
吉利每天都顯得很忙碌,但他臉上溢滿了興奮和快樂。
老師又將吉利母親喊到學校,老師氣憤地向吉利母親告狀說道,吉利考試成績在班上又是倒數,這樣下去,考大學是很困難的。
母親回到家,吉利忐忑不安地望著母親。母親眼圈紅紅的,但她依然伸出手,充滿愛憐的說道,孩子,老師誇你呢,說你設計的電動黑板擦,成了老師的驕傲呢。
吉利抬起頭,將信將疑地問道,是嗎?
母親扭過頭去,用手抹了一下眼睛,輕輕地說了句,孩子,當別人都哭時,你可以不哭,這沒有什麼不好。
聽了母親這句話,吉利微微一愣,他看著母親,眼睛頓時濕潤了。
中學畢業後,吉利上了一所職業技術學校。他回到家,有些內疚地告訴母親,媽媽,我們班上有許多同學考上了大學,我隻考了這所普通的職業技術學校,您生我的氣嗎?
媽媽笑道,孩子,你能上這所職業技術學校,也很了不起啊!孩子,當別人都哭時,你可以不哭,這沒有什麼不好。
母親又說了這句話,吉利聽了,心裏猛地一震。那一刻,他仿佛對母親說的這句話有了一定的理解。他走到母親跟前,輕輕地擁抱著母親。頃刻間,淚水悄然滑過麵頰。
在職業技術學校裏,吉利更發揮了自己的特長,他發明了許多小發明、小創造,他成了老師的驕傲,同學們學習的榜樣,他還被聘為“編外” 老師,經常給同學授課。
老師把他母親請到學校,緊緊地握住他母親的手,激動地說道,感謝您培養出了這麼一個聰明、伶俐的孩子,他真是我們全校同學學習的榜樣!
母親聽了,仿佛再也控製不住內心的情感,禁不住潸然淚下……
幾年後,當年他的許多同學大學畢業後,還在為找工作四處奔波時,吉利已成為美國著名的波音公司的高級工程師。
當年的中學母校邀請他回校給師生作報告,向同學們講述他成長的經曆。
在演講中,吉利深情地說道,我曾經是一個不被老師看好的另類學生,老師常常將我母親喊到學校訓斥。我知道,那一刻,母親的心裏一定如萬箭穿心。可母親回到家,總是對我說道,孩子,當別人都哭時,你可以不哭,這沒有什麼不好。漸漸地,我明白了一個做母親那顆包容、慈愛的心靈。我就是在母親這種包容、慈愛的關懷下,做著我喜歡小發明、小創造,我一直在快樂的成長著……
吉利的演講,給全校師生心靈帶來了一種綿綿不絕的回味和思考,許多人眼裏流下了激動的淚水。
不久,校方將原來的校訓改為這樣一句話:當別人都哭時,你可以不哭。
載於《初中生學習》
每個人都是與眾不同的,我們不要一味的去模仿別人而丟失了自己,要對自己充滿信心。
餐桌是最好的課桌 文|麥父
教育不能創造什麼,但它能啟發兒童創造力以從事於創造工作。?—— 陶行知
自從兒子上中學之後,我與兒子見麵最多的地方,就是餐桌上。
早晨六點,兒子必須準時起來,洗漱,吃早飯,然後出門去上學。這時候,我多半還沒有起床。中午,我們一家三口,在各自的食堂吃飯。晚上,兒子總是最後一個回到家,課多,放學遲,沒辦法。等兒子一回家,我們就開晚飯。為了讓兒子能吃上一口熱飯,妻子總是能在門鈴響起來的時候,恰到好處地炒好最後一道菜。兒子放下書包,徑直來到餐桌旁,吃飯。他總是埋頭吃得很快,狼吞虎咽,很餓又很匆忙的樣子。讓他吃慢點,他嘟囔著:“還有好多作業要做呢。”我和妻子相互看一眼,憐惜地歎口氣。吃好飯,兒子一轉身,去他自己的房間做作業去了,直到很晚才出來洗漱一下,睡覺。這一天就算結束了。
即使雙休日,我與兒子的見麵機會也不多。大部分時間,他在自己的房間裏看書、做作業,除了偶爾出來喝口水或者上廁所。不過,雙休日終究是不同的。唯這兩天,我們一家三口可以圍坐在餐桌旁,共進早餐、午餐和晚餐。這是多麼難得的幸福時光。因此,雙休日的任何應酬,我都是堅辭的。
餐桌,是我們一家三口,尤其是我們兩夫妻與孩子聚在一起最多的地方。餐桌也成為我們了解兒子的一個窗口,一個非常重要的窗口。
兒子在學校的情況,除了老師告知的,我們基本上都是在餐桌上獲悉的。今天在學校遇到了什麼新鮮的事、開心的事或者不順心的事,兒子都會告訴我們。這算是我們從小培養他的一個好習慣:不管遇到什麼事,都和父母講。還是兒子上幼兒園的時候,有一天,他回來之後興奮地跟我們講,班上有一個女同學,對他特別特別好,長大之後,他一定要討她做老婆。我和妻子笑岔了氣。但我們沒有批評他,更沒有訓斥他,隻是告訴他,等你長大了,還這樣想的話,我們一定支持你。沒過多少天,兒子就忘記了這個茬。
初中的時候,兒子喜歡上了班裏的一個女生。每次看到她,他的臉都憋得通紅,上課老是走神,兒子為此很苦惱。這次也是吃飯的時候,他自己告訴我們的。孩子早戀固然不好,但可怕的其實並不是早戀本身,而是父母壓根就不知情,而錯失了幫孩子一把的機會。兒子告訴我們之後,我和妻子認真地商量了對策。第二天吃晚飯的時候,我們告訴兒子:“你那個其實算不上早戀,頂多隻是暗戀,單相思。正像你暗戀這個女生一樣,說不定也有個女同學暗自喜歡你。”兒子的臉被我們說紅了。我趕緊又補了一句:“老爸年輕時,也和你一樣,有過暗戀。”這下慘了,兒子窮追不舍讓我交代自己的老底。我隻好老實交代。兒子瞅一眼老媽說:“沒想到老爸年輕時還這麼浪漫。”我說:“你老媽也有故事。”在兒子的追問下,妻子也坦白了。聽著我們那個年代久遠的故事,兒子笑翻了。我告訴兒子,喜歡女同學,這是很純潔的感情,很正常,既沒必要擔心,也沒必要自責,你可以把它當成一件貴重的禮物,暫時埋在心底。兒子聽從了我們的建議,慢慢地度過了這一關。他和那個女同學成了最好的朋友。
隻要兒子願意在餐桌上講的事,我和妻子都會認真地傾聽。讓孩子敢講話,樂於講話,並把話講完,這是非常重要的。有的人喜歡用餐時放音樂,而在我們家,一家三口其樂融融地邊吃飯、邊交談,是最美妙的一件事情。尤其是在兒子上高中之後,我意識到讓兒子與我們在一起吃飯,也將慢慢變成一件奢侈的事情,因為他很快就會離家讀大學去了。到了那時,隻有假期,我們一家才有可能團聚在一起了。因而,每一次圍坐在餐桌旁的機會,都彌足珍貴。
有很多時候,兒子不想講話,隻顧埋頭吃飯。這時候,我就會和妻子交流一下各自工作中的情況,並就某個問題旗幟鮮明地發表自己的意見。有時候,兒子會突然冒出一句,表明他的觀點和態度。不要以為孩子與這件事無關,他就絲毫不關心。對這個世界,他開始嚐試著有自己的價值判斷。而這樣的交流同樣會潛移默化地影響他。
沒錯,對一個家庭來說,餐桌遠不止一個吃飯的地方,它還是一個非常重要的交流平台,特別是有孩子的家庭。餐桌是家裏最好的課桌,它可以幫助你教給孩子很多在課堂上學不到的東西。
載於《中學生之友》
很多教育孩子都太過於講究形式,說的有板有眼,弄的特別正式,我想這種方式沒有哪個孩子是喜歡的,這樣培養出來的孩子大多是沒有主見的。教育方式也的確要靈活運用。
光豬跑和泥巴大賽 文|寶穀
真者,精誠之至也,不精不誠,不能動人——《莊子》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跑步。他們因為不同的原因選擇跑步,也因為跑步改變生活,北窗就是其中典型的一個。近幾年來剛興起的“光豬跑”和泥巴大賽,就是他發起的。
每年2月份的最後一個周末,北京奧林匹克森林公園都會上演別具一格的“光豬跑”。2015年2月末舉辦的已是第四屆光豬跑。光豬跑全程3.5公裏,氣溫零度以下,幾十名跑步愛好者隻穿著內衣褲,進行“裸奔”;2013年7月在河北省張家口崇禮萬龍滑雪場舉行的首屆泥巴大賽,又名“自虐山地障礙越野賽”。路線長達13公裏,設置了泥潭、救贖、死亡行軍、SM尖叫、叢林野戰、冰海沉浮、火線衝鋒等6大挑戰性十足卻又妙趣橫生的環節。
北窗原名王以彬,光豬跑和泥巴大賽不是他一時興起想要發起,而是醞釀已久。北窗熱衷於跑步,但他的熱衷源於他大學時一次慘痛的經曆。
上大學之前,北窗是個特別好勝的人,凡事都要爭第一。考上香港大學之後,他依然爭強好勝。有次北窗代表他的宿舍去參加港大的跑步比賽。比賽那天,他穿了一身新買的炫酷跑步裝備。因為事先沒試穿過,北窗很快在跑步過程中發現這身裝備問題多多:鞋沿磨破了腳、襪子不透氣、褲子太緊……於是還沒跑到一半他就跑不下去了。他看見操場邊有個小側門,連忙像逃兵一樣跑出去了。
北窗灰溜溜地回到自己的宿舍。他感慨萬分:一個人在準備一件重要的事情時,一點閃失、一點大意、一點驕傲都不能有,否則就會失敗……跑步傷了北窗一次心,此後他很長一段時間不再跑步。
有天他心情特別糟糕,在走廊來回踱步。樓道裏,不知哪個宿舍開著門播放Beyond的那首《海闊天空》。北窗聽得特別有感覺。他突然發現,自己的跑鞋早已被束之高閣。他取下跑鞋,穿上,就出去跑步了。跑著跑著,他就迷路了,跑到山上的森林中去。他沒有驚慌,反而意外發現不在操場的跑步很自由。
不追求目標、不追求成績,跑步就是為了讓汗水洗去不爽的感覺,北窗因此愛上了這項看似枯燥的機械運動。他幾乎跑遍了各大馬拉鬆賽事,曾跑步上雪山,海拔高達4000米,也曾跑步闖冰湖,超低氣溫零下30度。在他看來,跑步永遠是移步換景的,並且規則少,可以跑各種地形、各種天氣,甚至各種海拔。北窗想與更多人分享這樣的感受,於是先後發起了光豬跑和泥巴大賽。
光豬跑時,北窗定了一個很有意思的規矩:誰第一個跑到終點,一定要受罰。原來,北窗定義,光豬跑就是一種放下的感覺。他說:“你什麼時候不再顧及別人的眼光,不再拿別人的價值觀判斷自己,敢於把自己脫光,敢於把自己真實的一麵展現給別人,你就是光豬跑的勝利者。”因此,他鼓勵大家結伴一起跑,放下自己,放下名次,一起追求自由的腳步。
泥巴大賽源於美國著名的比賽“斯巴達賽跑”。北窗把它帶入國內,並給其定了口號——隻為真的漢子,為的就是讓人們去體驗大自然的野性。他將第一個障礙設置為大泥潭也別有用意。“當你跳入又髒又渾的泥潭之後,你就放開了,不再顧及平常害怕的東西。人的恐懼的本質,其實就是未知。很多你想象中的困難,你真的去迎頭痛擊時,你會發現根本沒那麼難、沒那麼可怕。”
北窗說他最喜歡美國作者克裏斯托弗·麥克杜格爾著作的《天生就會跑》裏的一句話:“跑步不是為了更快,而是為了無所畏懼。”北窗把這句話理解為:一個人無所畏懼了,就能放下很多東西,需求就變得很少。那時候,他就變得真正自由。
載於《知識窗》
我們人生的大部分時間是受到規則或者世俗的眼光製約的。所以,欠缺自由和自我。生命中應該多些這樣的時刻,拋開世俗的觀念,做最真的自己。
假如燈熄滅了 文|孫道榮
世界上沒有才能的人是沒有的。問題在於教育者要去發現每一位學生的稟賦、興趣、愛好和特長,為他們的表現和發展提供充分的條件和正確引導。?—— 蘇霍姆林斯基
家長會上,老師開門見山地問,你們真正了解自己的孩子嗎?有的家長點頭,有的搖頭,還有的點點頭後,又搖了搖頭。
老師說,前不久,在一次趣味班會上,我問了孩子們一個問題:假如到了晚上,家裏的燈突然熄滅了,你怎麼辦?每個孩子都給出了自己的答案。我們先來分析一下孩子們的答案。
有的孩子回答說,叫爸爸修唄。
家長們都笑了。老師說,這樣回答的孩子,說明他的爸爸很能幹,是家裏的頂梁柱,也是孩子心目中的“英雄“,這樣的家庭,親子關係比較和諧。但也說明了這個孩子依賴性比較強,平時遇到問題,出了什麼事,都會首先想到自己的父母。如果這個爸爸在每次燈熄滅了的時候,也教會孩子自己去更換,那就更利於孩子的成長了。
有的孩子說,燈壞了,家裏黑了,那我們就睡覺吧。
家長們又笑了。老師說,這個孩子是隨遇而安型的,你可以說他是消極等待,也可以說他心態非常好,能夠適應不同的變化,遇到挫折時能夠沉得住氣。在浮躁的社會,不焦不躁其實就是一個很大的優點。
有的孩子的答案是,燈壞了,沒關係,我們可以點蠟燭啊。
老師說,這樣回答的孩子,內心中往往有一種積極意識,善於應對突發情況,而且有一種創新的精神,總是有能力將看起來的壞事變成好事。這樣的孩子,即使現在學習成績不是特別好,但將來長大之後,在錯綜複雜的社會中,往往能夠應付自如,而且會頗受人歡迎。
有的孩子說,燈熄滅了,趕緊請物業來幫忙修理一下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