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在台下的他雖然不能全聽懂,但仍認真地聽著。直至教授離開學校後,他都在反複咀嚼著他剛剛分析過的問題,他很想把自己思考出來的想法與教授交流,無奈教授已走,他便打開電腦按照教授留下的地址發了封電子郵件。沒過幾天,他驚喜地發現教授回複他了,雖然回複很短,他卻一口氣連著看了好幾遍:“一個年輕人有如此的激情,你將來一定可以成為一位偉大的經濟學家!”
坐在電腦前的他倍受鼓舞,於是本科畢業後他又考取了台灣大學經濟學研究所的碩士。可他讀得仍是很吃力,研究所畢業後,他沒有繼續考博,而是按照導師的指引,去了一些銀行應聘。本來滿懷信心的他卻屢屢碰壁——沒有一家銀行要他。他感到非常失落,此時他又想起美國教授的鼓勵:“我將來一定可以成為一位偉大的經濟學家,別說是他們沒有錄取我,即便是來求我,我又哪能這樣委身於他們呢?”
於是,27歲那年,在母親的信任和大力支持下,他決定赴美讀研究生。在2400分的GRE考試中他考了1640分。結果,隻有賓夕法尼亞大學沃頓商學院肯錄取他。這家學院之所以肯要他,是因為他們開設了商業經濟係,這是第一屆招生——全世界還沒幾個人知道這個係呢!因為報考的人特別少,他被破格錄取了進來。
開學後,他的軟肋再次昭顯,係主任和教授對他的成績很不滿意,讓他參加微積分資格考試,可他害怕的正是有關高等數學的考試,所以百般請求,但對方顯然不打算妥協。
關鍵時刻,他打聽到金融係免試微積分。他馬上找到金融係主任請求轉係,並聲稱自己對金融很感興趣。係主任說隻要你自願就行——表示同意他的轉係申請。而後,他開始進入金融係學習。
有句話是這樣說的:“世界上沒有無用的東西,隻是放錯了地方。”他是幸運的,在迷途當中及時調整了航向——進入金融係後他如魚得水,許多困擾他許久的問題一個個豁然開朗,而他對世界經濟的認識也一步步加深。獲得金融學碩士學位的第二年他就攻下了金融學的博士。隨即被紐約大學聘為助理教授。
1990年,他發表了篇題為《美國的破產製度》的論文,這篇論文自問世起,20多年來在全世界發表的金融財務學論文中排名第一。而在全世界論文引用率最高的28篇公司財務論文中,兩篇為他的論文。
論文的作者叫郎鹹平,現任香港中文大學首席講座教授。自他回到祖國十幾年來,他本能地站在中下層人民一邊,為民代言,披露現實,大膽建言,在反腐敗、中國經濟、房地產、中國教育、大學生就業等社會熱點問題上,都有全麵深刻的解讀和客觀實際的建議。2010年12月,他與於建嶸等人被30多萬網民自發評為“中國互聯網九大風雲人物”,被稱為中華民族的優秀子孫、中國底層民意的真實代表、中國最有良心的一批文人。2011年12月,又被廣大網友譽為“公共知識分子”的代表。
而支撐郎鹹平一步步走到如今取得巨大成就的信念就是當初美國教授的那封信件。即便後來他們二人在一次會議上偶遇,美國教授說那不過是對任何一位“粉絲”的客套。但無疑,信念的力量促使郎鹹平一路走到今天。正如他自己所說:“我能有今天,其實是因為我在收到那位美國教授回信後的多年裏,一直都以為他說的話是真的。”
載於《山東青年》
縱使身心疲憊,心力交瘁,但是對於未來依然堅定執著。這便是信念的力量。
用禮貌給咖啡定價文|佟才錄
人類的創新之舉是極其困難的,因此便把已有的形式視為神聖的遺產.
——蒙森
佩皮諾是法國尼斯市一家名叫“嬌小的西拉”咖啡館的老板。受法國經濟不景氣的影響,加之咖啡館的位置有點偏僻,客源稀少,裝修上也沒什麼鮮明的特色,因此,自營業一年多以來,“嬌小的西拉”咖啡館的生意一直很慘淡,幾乎到了關門的地步。
店主佩皮諾和妻子雷尼都心急如焚,因為咖啡館是他們生活上的唯一保障。如果咖啡館關閉,他們一家人就真的要到街上去喝西北風了。佩皮諾想盡各種辦法,使盡渾身解數,想扭轉經營危局,可是咖啡館的生意就是沒有一點起色。
一天中午,佩皮諾正坐在櫃台後,對著店裏三三兩兩的顧客唉聲歎氣。這時,從店門外走進來一位年輕人。那個年輕人一進門就大聲對佩皮諾說:“給我來一杯咖啡。快點,我趕時間!”
佩皮諾感到這個年輕人說話非常粗魯,心裏很生氣。他把一杯咖啡遞到年輕人手中,麵無表情地說:“一杯7歐元。”這時,又有一位女孩走進店來,她笑著對佩皮諾說:“你好,老板,請給我準備一杯咖啡!”
兩相對比,佩皮諾感到女孩比年輕人有禮貌多了。他忽然想要懲戒一下那個毫無禮貌的年輕人。於是佩皮諾把一杯咖啡遞到女孩手中,然後故意大聲說:“一杯4.25歐元。”
這下,那個年輕人不幹了,他大聲對佩皮諾吼著:“老板,你不公平!為什麼同樣一杯咖啡,你賣她一杯4.25歐元,賣我卻是7歐元?”佩皮諾微微一笑,不屑地說:“怎麼會是一樣的呢?從表麵上看,你們倆的咖啡是一樣的,其實它們的實質是不同的。你手裏的這杯是‘無禮貌’咖啡,而這位女孩手裏的這杯則是‘有禮貌’咖啡,‘有禮貌’咖啡當然會比‘無禮貌’咖啡便宜一些。”聽了佩皮諾含有言外之意的話,年輕人無言以對,他猛地喝幹了杯裏的咖啡,氣急敗壞地轉身推門而去。佩皮諾對著年輕人的背影,哈哈大笑起來。
令佩皮諾沒有想到的是,第二天他的咖啡館突然來了很多顧客。顧客們都彬彬有禮地對佩皮諾說:“老板,你好!請給我來一杯‘有禮貌咖啡’!”
“有禮貌咖啡”?佩皮諾馬上想起昨天中午店裏發生的事,忙問顧客是怎麼知道他的咖啡館裏賣“有禮貌咖啡”的。
原來,在昨天中午咖啡館裏的顧客中有一位是個“拍客”,他把昨天中午咖啡館裏發生的事情悄地拍攝了下來,並發布到了“臉書”上。僅僅不到一天時間,視頻就突破30萬的點擊率,獲得了60000多個“讚”。網友們看到這個有點怪的咖啡館,都想親自看看視頻拍攝的是不是真的。就這樣,佩皮諾咖啡館裏的顧客突然間多了起來。
“有禮貌咖啡”,本是佩皮諾隨口杜撰的一個玩笑,沒想到卻演變成了現實。佩皮諾隻好按照昨天所說的一杯4.25歐元價格出售“有禮貌咖啡”。一天下來,光臨咖啡館的顧客絡繹不絕。思維敏銳的佩皮諾立刻意識到這是個不錯的商機。他想:“既然‘禮貌’這麼備受大家重視,我何不用‘禮貌’給咖啡定價呢?一定會吸引更多的顧客光臨。”於是,佩皮諾順勢而為,在咖啡館門外立上一塊黑板,上麵用大字寫著:如果你購買咖啡時,沒有說“你好”及“多謝”,一杯咖啡賣7歐元;如果隻說“多謝”的話,一杯咖啡需要4.25歐元;如果說了“你好”及“多謝”,一杯咖啡隻需1.4歐元。用禮貌給咖啡定價的黑板一立好,立刻吸引了大家的眼球。當地的一些媒體也做了報道,還有記者把用禮貌給咖啡定價的照片貼到網上,立即引起風傳。
客人越有禮貌,咖啡價格就越便宜。這樣的咖啡館,人們真是聞所未聞,見所未見。一時間,人們的好奇心被吊得高高的、足足的。很多顧客都慕名前來點上一杯“有禮貌咖啡”,品嚐一下“有禮貌咖啡”的味道。佩皮諾的“嬌小的西拉”咖啡館一下子聲名遠播。小小的咖啡館天天人滿為患,也為佩皮諾夫婦帶來了滾滾的財源。
用“禮貌”給咖啡定價。佩皮諾不但為自己的咖啡館樹立了前所未有的特色形象,更為自己的營業帶來了翻天覆地的根本性變革。
創新來源於生活,獨特的創新能改變一切。一個新穎的創意,讓一個瀕臨倒閉的咖啡館起死回生。這就是創意、創新的魅力所在。
載於《遼寧青年》
可持續競爭的唯一優勢來自於超過競爭對手的創新能力。勇於創新,也許可以為事業打開新的局麵。
青蛙王子文|宋傳德
耐心是一切聰明才智的基礎。——柏拉圖
他出生在湖南農村。父母都在土裏刨食,但父母的夢想就是把他供成大學生,讓他跳出農門。2004年,他考上了吉林財經大學。為了減輕父母的負擔,他擺地攤做兼職賺錢。學習賺錢兩不誤。2008年畢業後,他應聘到廣州的一家公司做銷售,因為他業績非常突出,每月能有六七千元的收入,除去吃住等各項開銷,每個月還有2000元的結餘。
後來,父母和弟弟也來到廣州,並希望全家能在廣州安定下來。為此,父母租房開了一家快餐店,每月也有四五千元的收入。弟弟也自己打工賺錢,一家人過上了城裏人的生活。
然而,母親在廚房裏摔了一跤,就花了1.5萬元。父親深有感觸地對他說:“仔呀,你可一定要注意身體,千萬不能生病呀,我們治不起呀!”
母親的一跤和父親的一番話,讓他重新審視自己的立業之路。他開始嚐試創業。偶然一次在菜市場老鄉的說笑過程中,他找到了一條自主創業的路——回鄉下養青蛙。
誰知,聽說回鄉下,母親堅決反對,並以絕食相逼。他理解母親:含辛茹苦地把兒子供出農門,而兒子卻又要回到農村,她怎能不反對。為此,他沒和母親正麵較勁,而是先做父親的工作。在得到父親的支持和鼓勵後,他讓父親先回鄉做前期準備工作。這邊,他把自己的想法說與母親聽。最後,母親說:“仔呀,娘知道你的心,既然認準了,就去幹吧。娘給你守著店,如果你有一天幹不下去了,還可以回來。”
沒有創業資金,他擺地攤幹燒烤做兼職,兩個月就賺了4.6萬元。
從小練就的動手能力讓他的創業如魚得水。為了把這個青蛙養殖作為一個長遠的事業來做,他反複篩選後,覺得黑斑蛙對環境、溫度要求寬鬆,適合大麵積推廣。
經過幾個月的辛勤努力,他終於摸索出一套適合當地水土氣候的黑斑蛙養殖技術。麵對就要上市的大量青蛙,他才意識到自己創業過程中隱藏一個嚴重的失誤。
原來,他養殖的黑斑蛙,國家還沒有明確的允許養殖的法律規定。沒有手續,是不能到市場上去賣的,如果賣就違法。
在市林業局,副局長吳先雲這樣回答他:“根據生物法和野生動植物保護管理法的規定,黑斑蛙是可以養殖的。但要辦黑斑蛙的養殖許可證還沒有先例。”
一聽這話,他就像被人打了一悶棍,當時就懵了。事後,市林業局領導考察了他的創業項目,得知他是帶領鄉親們搞養殖,被他的用心和執著所感動。經和省林業廳溝通,根據有關規定,特事特辦為他辦了黑斑蛙的養殖許可證。2009年7月,他拿到了湖南省第一張黑斑蛙養殖許可證。
有了養殖許可證後,他的黑斑蛙順利上市。2009年10月,他第一年的黑斑蛙銷售額就是128萬元,純利潤達到80多萬元。他成功了,但他沒有忘記自己的初衷。他多次舉辦養殖技術培訓班,為父老鄉親免費提供技術和種蛙,被鄉親們稱為“青蛙王子”。
2014年7月6日,央視財經頻道《經濟半小時》欄目以《創業不忘家鄉情懷》為題,報道他回鄉創業並帶領眾鄉親致富奔小康的事跡。
他就是湖南省沅江市理想生態農業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29歲的大學畢業生王理。如今,在他的帶領下,村裏黑斑蛙養殖戶達到300多戶,公司的年產值在3000-4000萬元。
載於《遼寧青年》
創業雖然是充滿諸多變數的事情,但是更多的是需要精神上的持之以恒和孜孜不倦的奮鬥和堅持。
量小更易做贏家文|張宏濤
客的滿意不等於顧客會對你忠誠。 ——管理培訓專家 餘世維顧
我開了家賣糯米酒的小店,酒的品質沒得說,但卻銷量不佳。也許,人們的消費水平還達不到吧,畢竟最便宜的2公斤裝的酒,價格也得220元。所以,我雖然很煩心,卻沒有任何辦法。
這天,走在路上,我看到一個賣櫻桃的女人,櫻桃旁邊還有一小籃沒見過的小型水果,我就好奇地問這是什麼。賣家介紹說是桑椹。桑椹這個詞我是知道的,魯迅先生被收入中學課本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裏提過,但這還是我第一次見到實物,我便詢問多少錢。
賣家說:“二十元一斤。”我覺得有點貴,沒還價就直接離開了。
走了幾步,另外一個賣桑椹的女子招呼我說:“新鮮的桑椹,買點嚐嚐吧。”
我搖頭:“太貴了,買不起。”
這女子卻微笑著說:“兩塊錢一兩,不算貴啊。”
聽了這話,我心動了,忍不住說:“好,那給我來五塊錢的吧。”
同樣是二十塊錢一斤,但說兩塊錢一兩,給人的感覺似乎便宜一些,也更好接受。而且,前麵一位說二十塊錢一斤的隱含意思就是,買的話至少要買一斤,買五塊錢也不是不可以,但買家會沒底氣,會心虛。後麵說兩塊錢一兩的,潛台詞就是兩塊錢就可以買,同樣是買五塊錢,在後者這裏買就會有麵子得多。
想到這裏,我突然明白自己的生意為什麼不好了。我過去為了節省成本,訂做的酒瓶最小是1公斤的,而2公斤的就最低是220元。雖然我覺得不算高,但讓人一次買二百多元錢的酒,尤其是對沒喝過,隻是有興趣的人來說,確實貴了點。想到這裏,我又另外訂了幾批瓶子。最小的瓶子隻裝1.7兩,10元錢。感興趣的人,完全可以買來嚐嚐。
沒想到,新包裝推出後,受歡迎程度大大出乎我的意料,別小看含量少的酒,每天的總收入比含量高的還要多好幾倍。顧客們反映說,小包裝的酒攜帶方便,錢也不多,每天吃飯時喝點小酒,快樂似神仙。去朋友那裏做客,捎帶一瓶1斤裝的也不錯。而原來大包裝的,每次他們想買都覺得是種負擔:不但對錢來說是負擔,就是對體力也是負擔,攜帶起來太不方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