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雪炘

雪炘

陝西人,自稱是90後的大姐大。從小愛好寫作,曾經是網絡作者,後來成為一路開花的學生。從2012年起,開始行文於雜誌,作品常見於《新青年》《青年文摘》等各大雜誌。

訪談錄

Q1:您小時候的夢想是什麼呢?今天是否都實現了?

我從小就一個夢想,當作家,雖然那時候隻知道作家就是每天寫稿。長大才漸漸知道,寫作風格有很多種,作家類型也有很多種。現在,我才選定方向,擁有一套完整的規劃。而我想說,隻要踏上路途,就沒有實現不了的夢想。

Q2:有過自己非常崇拜的作家嗎?寫作時是否曾經有意無意地模仿他的寫作風格?

我是個隻崇拜作品的人,好的作品都具有感知力,無意間就已經模仿了。

Q3:對於“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這句話,您如何理解?

書對人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有些書可以讓人馬上改變,而有些書是深埋在潛意識裏,影響著人的方方麵麵。關於這句古話,在現代的文化環境中,我們必須具有選擇性。

Q4:現在市麵上流行的青少年讀物五花八門,家長和學生在挑選的時候更是眼花繚亂,對於這方麵,您有沒有什麼好的建議?

所有的讀物大致可以分為兩種,一種給你知識、智慧和力量,一種讓你產生情感上的熟悉與滿足。後者屬於快消品,但我並不完全排斥它,至少我們從中得到了滿足。同時要知道,一個人的氣質與未來取決於他看的書,快消品隻能成就快消品一樣的人生。當然,我們要懂得調適自己,沒有智慧和力量的人隻能做感情的奴隸,而沒有感情的知識與力量會造就一群冷血動物。

Q5:四大名著是中國文化的瑰寶之一,但是現在的小孩子似乎並不太喜歡閱讀這類經典作品。對於如何讓青少年吸收傳統文化的精華,您有沒有什麼好的建議呢?

人類所有的行為都是受兩種力量所驅使,一種是獲得快樂,一種是避免痛苦。這是個無爭的事實,而且,人類避免痛苦比追求快樂的動機來得較大。避免痛苦是本能反應,而且根植於人的神經係統,這就是生存機能。

孩子不喜歡看經典,是因為它很難懂,他覺得看名著很痛苦。久而久之,他就很自然地有了神經聯想,那就是隻要提到名著,他就想到痛苦。而家長要做的很簡單,就是讓孩子把讀名著和無限快樂聯想起來,把不讀名著和諸多痛苦聯想在一起。

比如,你可以每天重複問他,以後想成為什麼樣的人。讓他想象未來無限風光的樣子,然後告訴他,決定未來的諸多因素。再問他,如果不讀名著,他會失去什麼。你的問題給他提供思路,最後,他自己就會把讀名著和快樂聯想起來,而不讀名著就會格外痛苦。久而久之,他的潛意識就會改變,並且貫穿於他的日常行為中。

一個人之所以改變,是因為感覺痛苦,而他要避免痛苦。據神經語言學家調查分析,人的潛意識能量是意識的3000多倍,所以我們一定要充分運用潛意識的力量。

Q6:對於現在很多老師讓學生硬背作文模式,硬背好詞好句的現象,您有什麼看法?

不斷重複為學習之母,而記不住的絕對用不出來,這就是背誦的意義。對於小學生,甚至更早,一定要做大量的積累和儲備工作。到初中以後,你就要知道自己喜歡什麼風格,然後形成自己的風格。有了這些積累和框架,你才能開始創新,同時做更好的積累工作。

如果現在讓我去做老師,我也會給他們講很多規則,而且積累工作必不可少。因為任何事都有模式,在你想改變它之前,你必須先適應它。但我不會強製性要求他們,甚至會鼓勵他們用自己的方法去寫作,因為不管成功或失敗,每個人都應該按照自己的意願體驗成長。

Q7:是否有過廢寢忘食、異常執著地幹過一件事?如果有,請詳細說說。

有。隻要有夢想,欲望夠強烈,就會有這樣的時刻。

從我有記憶起,母親就告訴我要做有內涵的女子,所以讀名著對我來說是很快樂的事情。雖然很難懂,但我每年放假都會讀近十本,而且經常忘記一切。讀完就做筆記,兩三百頁的筆記,讓我常常寫到深夜。後來寫小說也是,腦子裏無時無刻不在想劇情的發展,想得晚上睡不著。很多時候半夜爬起來寫一陣子,因為想到了一些事情,我必須馬上去完成。

Q8:對於中學生早戀你有什麼看法?對於成長,您有什麼感悟想跟中學生分享呢?

這要看動機。

如果隻是看周圍人談戀愛,你也來湊湊熱鬧,這不叫早戀,這叫自我踐踏與毀滅!如果你真的喜歡一個人,並願意付出所有,那就勇敢去愛吧,畢竟這是很難得的相遇。同時拿出責任心,為那個人變得更好、更優秀、更有擔當,因為愛是一種能力和力量。

愛的前提是相互尊重,包括尊重自己和對方的身體,純潔無瑕的事物才會值得留戀與回味。

Q9:在當今這個時代,夢想實在是個沉重的詞語。您覺得中學生們有必要堅持自己的夢想嗎?

我從不覺得夢想是個沉重的詞語,我隻相信人因夢想而偉大,要用生命的力量去爭取和堅持。

Q10:現在很多中學生想當明星,當作家,可一說出來,就會被別人笑話。您曾經是否有過這樣的經曆?您如何看待?

如果你有這樣的想法,那麼恭喜你,你的人生不會平凡。隻要你有夢想,不管它看來有多麼不切實際,你都要敢去想。因為隻有敢想的人,才敢去想辦法去做,從而麵對一切機遇去拚搏。

在我說自己要當作家時,我什麼都不懂。我不知道怎麼寫作,怎麼投稿,隻是每天寫寫寫。記得父母當時很反對,他們隻想讓我拿好成績,說寫作是長大以後的事情。可是我對寫作的熱愛無法停止,它像一團烈火,時刻在胸口滾燙。

因為寫作,我被父親打罵了無數次,他說我寫不出成績,永遠不可能當作家。我哭啞了喉嚨,但他從不為此心疼。我從來不會否定我的承諾,因為我相信,最終的事實是我給他最好的回複。

夢想是神聖的,你所有的努力都是為自己更好的明天,而不是向別人證明與炫耀。因為有夢想的人太少,努力實現夢想的人更少,所以才有那麼多人笑話你的夢想。不要讓別人偷走你的夢想,也不要怕別人笑。

Q11:都說夢想是人生的燈塔,可現在很多中學生都覺得,自己所走的路不是離夢想越來越近,而是越來越遠,您有什麼話想要對他們說呢?

這個世界上平庸的人有兩種,一種是沒有目標和夢想,一種是無法持之以恒去達成目標。在達到目標的過程中,會遇到很多困難和失敗,我們要調整方法,繼續前進。就像沒人出生就會走路一樣,它要不斷跌倒和爬起,才能達到會走路的目標。同樣的道理,你之所以沒有拿到自己想要的結果,是因為你沒有告訴自己必須要拿到。每一次失敗都是一次獲得,最直接的獲得就是你知道了這條路走不通,以後不要走。

成功是很單純的,就是不斷堅持重複,讓它成為習慣。

Q12:走到今天,對於夢想,對於成長和堅持,您一定有異於常人的感悟,請把您的寶貴心得說出來,讓中學生們也一起獲得力量。

很高興能在這裏與大家見麵,不管你是誰,我都很願意分享我的成長與感悟。因為買這本書就證明了你的好學,看完這本書說明了你的堅持,而看到這裏讓我知道你渴望改變和成功。因為知識買回來,要努力學習,然後不斷行動,貫穿始終。堅持去做,不斷做,每天做。

這就是我要分享的方法,我們不但要有想法,重要的是行動、行動、再行動。世界上沒有什麼是不可能的,隻要你敢想敢做敢拚,你想要的都會拿到。

勇敢源自於人性的光輝

529分,四川瀘州外國語學校全校第一,黃金彬陷入在同學們的簇擁中。長舒一口氣之後,這個少年又開始思考,要如何選擇專業。

熒幕上,最先看到的是他的雙腳,如雙手般做事情——刷牙、洗臉、讀書、寫字,打電話、發短信。一個一臉陽光的少年,和煦地笑著,如同他的名字穩重有禮。對於這個斷臂少年,我們有的不隻是欽佩,更多的是好奇。

於是,開始尋找他的足跡。

敘永縣大石鄉興陽村2社是黃金彬生活13年的地方,由於山路崎嶇,他每天清晨都提前一個半小時起床,獨自拿著手電筒去上學。入學以來,他的成績一直穩居第一,直到2007年。一位阿姨得知了他的情況後,資助他到瀘州外國語學校,實現了他走出大山的夢想。

瀘州外國語學校免除了他的學雜費,並提供了一間設施齊全的屋子,為的是讓母親更好地照顧他。學校的重視,老師的關心,同學的幫助,四年的學習和生活,使他變得格外陽光,很自信地步入考場,為自己的人生畫上轉折性的一筆。

他的課桌是學校特製的,寬大得如同茶幾,陪他走過四年。經過批準,它被放在考場的最後一排,陪他完成最榮光的一次使命。

如果沒有大家的付出,即使他有遮天覆地之能,也很難將其發揮到極致。所以,從事件的本質出發,我們欣喜之餘,又對人性充滿信心。

3歲時,電線杆的意外倒塌,使幼小的黃金彬失去雙臂;6歲時,看到小夥伴上學,他也背起書包,開始了腳寫人生的旅途;13歲時,他走出大山,完成自己的夢想;18歲時,他用優異的成績來回饋那些關心和幫助他的人,並決心實現自身價值。

這一路走來,雖然幾經風雨,但更看到了彩虹和希望。在此期間,為了全心全意照顧他,父母放棄了要二胎的計劃。18年裏,母親守在他身邊做做零工,父親外出打工養家糊口。他父母不是什麼知識分子,自然不懂得所謂的道德底線,所有的舉動都不過是最淳樸的人性的反映。

所以我們發自內心地感動。

我碰到過很多類似的情況,在很多人的意識裏,為殘缺的人付出,無非是一種可笑的浪費。多少無辜的生命,在毀滅、葬送,或走完無法顛覆的一生。他父母必定遇到過為之不值的人,好心相勸或故意嘲笑。可是,當他們的付出獲得豐厚的回報時,那些人何不是另一番評斷?

試想,如果沒有父母的犧牲,沒有好心阿姨的資助,沒有學校的傾力支持,他的人生將會怎樣?所以他說,他把這個好消息第一時間告訴給那些幫助和關心他的人,就是讓他們知道,選擇相信他是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