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難分高低的《水經》作者之爭(1 / 2)

第四十七章 難分高低的《水經》作者之爭

熟悉中國曆史的人,一提到以河流水係為綱而寫就的古代曆史地理名著,都會毫不含糊地說出這是《水經注》。而至於《水經》,恐怕不少人感到陌生。其實,它也是一部很重要的地理書,雖然它的內容比較簡略,僅記述了137條河流。酈道元的《水經注》就是替它作注的。從封建正統的觀點來看,它是"經",其地位比"注"要高得多。它的作者卻不像酈道元那樣享有盛名。究其原因,與不知其作者為何人關係很大。到目前為止,關於《水經》作者之爭,三家相持之說,難分高低。

柔欽說。最早提出這種說法的要算唐朝唐玄宗時編的《唐六典》,其上曰:"桑欽《水經》,所引天下之水百三十七,江河在焉。"之後,《新唐書·藝文誌》、《崇文總目》、《通誌·藝文略》、《郡齋讀書誌》、《直齋書錄解題》和《宋史·藝文誌》等,均認為《水經》的作者是桑欽。桑欽何時人呢?鄭樵根據李淑的《邯鄲書目》,認為他是漢人。《郡齋讀書誌》則進一步指出:"桑欽,漢成帝時人。"但是他們根據何書得出這種結論,不得而知。雖然《直齋書錄解題》認為它"言成帝時人,當有所據",但究竟"所據"何書,《直齋書錄解題》也未作說明。今查《漢書·儒林傳》,上載:"《古文尚書》,塗惲授河南桑欽君長。"說明西漢人時確有桑欽其人。但是桑欽是否著過《水經》呢?不少學者提出異議。其一,《漢書·儒林傳》隻載他傳《古文尚書》之事,沒有提到他撰《水經》。唐人顏師古在為《漢書》作注時,也沒有提及桑欽是漢成帝時人,曾著過《水經》之事。其二,即令桑欽是漢成帝時人,那麼他著的《水經》亦當為西漢末年的作品。我們知道,班固在東漢時根據劉歆《七略》作了一篇《藝文誌》,西漢末年劉向、揚雄的書,班固都替他補入,為什麼單單遺漏桑欽的《水經》呢?要說班固沒有見到桑欽的《水經》,也不太可能。因為《漢書·地理誌》中,其中有七處引了桑欽的說法。其三,如果《水經》是桑欽作品的話,那麼酈道元在五百年後替桑欽作注,又在注文中引用桑欽的不少話,為何在序文裏不提桑欽呢?因此宋人姚寬在《西溪叢話》中推測:《水經》"恐非桑欽撰",桑欽"當別有書也"。清人胡渭在《禹貢錐指·例略》中斷言:"《水經》非桑作,......欽所撰名《地理誌》,不名《水經》也。"也有學者認為桑欽也未作《地理誌》,班固《漢書·地理略》所引的桑欽的話,是從桑欽傳授的《古文尚書》中轉引過來的。因為《漢書·地理誌》中所引桑欽說的絳、涕、漯、汶、弱、氵寇等水名,無一不見於《漢書·禹貢》。

桑欽著《水經》之說雖然基本上被否定,但是,現在還有不少學者仍承認《水經》為桑欽所撰。如吳澤先生在最近出版的王國維校的《水經注校》的"前言"中就持這種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