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先而自治後而製敵(3 / 3)

進軍必有根據之地,籌餉必有責成之人

【原文】

自古行軍之道不一,而進兵必有根本之地,籌餉必有責成之人。故言謀江南者,必以上遊為根本;謀西域者,必以關內為根本。理有固然,古今不易。臣愚竊謂謀滇當以蜀為根本,即以籌餉責之四川總督;謀黔當以湘為根本,即以籌餉責之湖南巡撫。蜀之南多與滇鄰,湘之西多與黔鄰,進剿即所以自防,勢有不得已者,義亦不得而辭。惟既令其專謀一方,則不能兼顧他省。

試就湖南論之,近年西剿貴州,東防江西,本省之兵為數不少,而又有東征一局,以巨款解濟皖、吳。此外又有滇捐之局,黔捐之局,江西捐局,浙江捐局,各處之籌餉愈多,則本省之進款愈少,斷不能大有所為。上年惲世臨派周洪印、戈鑒等進剿貴州,連克古州、都江、上江、天柱四城,黔民已有來蘇之望。當時若能乘勢進取,北剿鎮遠,南攻都勻,即可與貴陽省城通氣,勞崇光等亦不至坐困若此。因湖南餉項無幾,惲世臨不敢募勇添營,大舉深入,致負黔人之望。今皇上慨然遠慮,思出黔民於水火,飭臣與李鴻章之胞兄,金陵回湘之將,蘇軍得力之員,多與李瀚章相知相信。若令選將練兵,專釁黔事,必可次第奏功,但東征局既裁之後,隻能酌添本省之厘以濟平黔之餉,不能多供甘肅,更不能分濟雲南。謀一則情專,餉分則力薄。

--同治四年三月十五日《通籌滇黔大局折》

【譯文】

自古以來,用兵的方法各不相同。但是,進軍一定要有根據地,籌餉一定要有指定的人。所以說,攻打江南,一定要以上遊為根據地;攻打西域,一定要以關內為根據地,這是古今不變的常理。我認為,進軍雲南應當以四川為根據地,就把籌餉的任務交給四川總督;進軍貴州應當以湖南為根據地,就把籌餉的任務交給湖南巡撫。四川南部多與雲南鄰界,湖南西部多與貴州鄰界,進軍就是兩省自防的方法,在形勢上是迫不得已,在道理也是不可推辭的。隻是既然讓他們專門圖謀一方,就不能讓他們兼顧他省。

試就湖南的情況加以分析,近年來西攻貴州,東防江西,本省的士兵為數不少。然而又有東征一局,以巨款援助安徽、江蘇。此外還有雲南捐局、貴州捐局、江西捐局、浙江捐局,各處籌餉越多,本省的收入就越少,絕對不能大有作為。去年惲世臨派周洪印、戈鑒等進軍貴州,連續攻克古州、都江、上江、天柱四城,貴州百姓已有被解救的希望。當時如能乘勢進取,北攻鎮遠,南擊都勻,就可與貴陽省城通氣,勞崇光等也不至於像現在這樣被困。因為湖南糧餉所剩無幾,惲世臨不敢招募新兵充實軍營,大規模深入賊境,以至辜負了貴州人民的期望。如今皇上情緒激昂,深謀遠慮,想把貴州人民從水深火熱之中搭救出來,命我和李鴻章妥善謀劃。新任撫臣李瀚章,原在我軍中六年之久,又是李鴻章的胞兄,從金陵回湖南的將領、江蘇軍中的重要人員,大都與李瀚章相互了解,相互信任。如果命他選將練兵,專門圖謀貴州之事,一定能夠陸續建功。但是,東征局撤消之後,隻能酌情增加湖南本省的錢糧,以接濟進攻貴州的糧餉,而不能多給甘肅,更不能分助雲南。謀劃單一則用情專,糧餉分散則力量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