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皇帝的不幸(2 / 3)

依法治國固然是強國安民之道,但動不動就誅九族的刑罰太過於剛硬,恐怕會令各級官員噤若寒蟬,導致政績上無所作為,徐憂民有一些擔心,況且,民間百姓也並非個個良順,其中流氓,無賴,盜賊,惡霸一抓一大把。

陸晴川拂袖大怒,就因為民間百姓與朝廷官員都存在著良莠不齊,忠奸各半,朝廷才要強製強壓,力還社會一個井然有序。

朕絕不允許打打殺殺中得來的江山,又在打打殺殺中喪失。

不能否認,愛民的皇帝才是好皇帝,陸晴川的做法也無可厚非,但徐憂民還是認為愛民不單單隻是,不讓子民身體不受到傷害,更重要的是得保證他們衣食住行不愁。

一邊依法強化治安令民畏之,一邊促進生產令民安之,這才方能對廝殺血腥進行釜底抽薪。

陸晴川眨眨眼,笑了,國庫富裕嗎?

徐憂民連連搖頭,擺手,不可不可,上古國剛剛建立三載,百業待興,許多方麵都尚未起步,底子薄的很。

陸晴川大手一揮,朕不管,隻有一文錢也要拿出來,如果一文錢也沒有,今日起,自朕以下,包括朕,所有人減俸減祿,節衣縮食,朕餓怕了,朕不想讓朕的子民再受這等苦楚。

天啟四年又在孟春時節,微服私訪回宮的皇帝笑了,大概是為民請命的大樁事辦成了。

但可惜的是,他並沒有把這燦爛的笑容保持多久,三天後,他病了,負責醫治診斷的是太醫院首院曹尚德,負責隨筆的是長史院長史令東方白。

具體是什麼病,曹尚德還沒來得及下好方子,沒兩天便死在了自己的府內,驗屍結果顯示死因,可能跟當晚的暴食暴飲有關。

沒有人敢質疑這個模糊的判定,因為很多時候權利就代表著權威,所以,東方白在不改一字的情況下,將此事提筆記錄在案,存檔入庫。

一個月內,皇帝沒有露出一絲歡笑,也沒有跟後宮任何娘娘妃子同息而眠過,至於為什麼,我想他可能是在緬懷曹尚德的死吧!

然而,屋漏偏逢連夜雨,船遲又遇打頭風,就在他心情剛剛有起色的時候,月末的第二天,次月的第一天晌午時分,東宮儲殿裏忽然傳來噩耗,八歲皇子陸浩然因生天花驟然猝死。

陸浩然,因生天花驟然猝死,這是東方白史冊上的記載,而,提供數據者,正是陸鍔將軍府的隨筆書吏官馮智儒,至於,是否為真相,還暫時無人去考究,就留給曆史去分辨,沉澱吧!

陸浩然乃是陸晴川的獨子。

是陸晴川,天啟元年仙逝的東宮皇後冷氏所生,聞訊剛出養心殿沒幾步,陸晴川便一頭栽倒在台階上,任身邊的內侍如何拉,也拉不起。

不多會,驍鋒神將軍陸鍔與東宮蓮蓉皇後,並肩急急而來,並肩……

蓮蓉皇後此時已是淚人,皇子浩然一直由她照顧,且不知,她這眼淚是為驚嚇還是為傷痛欲絕而流。

皇帝趴伏在冰冷的石階上一動不動,蓮蓉皇後怎能心忍,於是……

但皇帝拒絕了她,也拒絕了陸鍔,他雙眼發著綠光,久久地將兩人掃射了幾個輪番,可他始終沒有看到蓮蓉皇後腮邊,晶瑩的淚水。

半晌後,皇帝衝身後的內侍道,“來人,扶朕到東宮儲殿”。

皇後與陸鍔又趕忙近身,想給內侍們搭把手,但依然再次遭到了,皇帝比石階還要冷上十分的話語,“不勞二位大駕”。

不讓我攙扶,我跟在後麵無聲無息的總行吧?可還沒跟上幾步,皇帝又忽然猛回頭,那神情,或許十年後,陸鍔與皇後都會記憶猶新,“朕不允許,你倆踏進東宮儲殿半步”。

東宮儲殿的翔雲榻上,皇子浩然已身覆白帳,皇帝小心翼翼地走了過去,顫抖的手,試了幾次,才勉強揭開白帳,伸手觸摸,觸及處一片冰涼,如霜似雪,“出去,都出去,關上殿門”。

門吱吱關閉,在室內旋起一陣幽風,突又被閃電般打開,“誰?是來找死的嗎?”,皇帝機械地轉過頭,低沉道。

原來……是徐宰輔,皇帝短暫的臆症後,“大哥……”,自得知皇子的死訊,這淚是皇帝的第一滴淚,“為什麼……?為什麼?朕時時以江山社稷為己任,視天下萬民為己出,可為什麼老天還要這般懲罰朕?難道這便是做聖明之君的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