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有此心,靜雲更是珍惜與猴兒在一起的最後時光,靜雲原先也打算帶上猴兒一起出穀的,在這一年多差不多兩年的相處中,他已與金絲猴兒結下了極為深厚的感情。雖然人獸有別,但靜雲絲毫不把猴兒當作畜牲來看,而是把它當成患難與共的好兄弟好朋友,乃至無話不談的知已來對待!
隻是,他與猴兒的情誼雖然堅如磐石,但他又不能帶猴兒一起走,因為他怕一旦不成功,不但自己性命不保,連猴兒也會跟著他一同送命,這又怎麼行呢?我陳浩雲不能那麼自私,不能讓猴兒與我共赴鬼門關的!
舍身崖底,萬丈深穀,這一段人猴情緣是多麼的彌足珍貴呀!大別在即,以後人猴永別,今生再無見麵的機會,每每想起,靜雲總感到陣陣揪心的難過,心裏五味雜陳,不知是何滋味?
除了惆悵惆悵,還是惆悵……
猴兒何等聰明,靜雲雖然還沒有跟它說要走,沒說要離開這裏,但猴兒也已感覺到靜雲要走的意思,所以也不獨自跑到外麵去玩了,總是寸步不離的跟在靜雲身邊,好象怕靜雲不辭而別,怕他突然失蹤,突然飛上天消失了一樣,就如當日靜雲突然從天而降……
那種感受,就如孤身一人獨處荒穀,甚是寂寞孤單,有一天卻突然來了一位陌生人,兩人在這荒穀裏建立了深厚的情誼。
但是有一天,那熟悉起來的陌生人又突然離去,荒穀裏又隻剩下孤苦伶仃的一個人……
獨對荒山思摯友,那份孤單寂寞,更是遠甚從前!
倘若從來就沒有人闖入來過,從來就沒有過感情的交往還好,因他己習慣了。但深埋內心深處的那份情誼剛剛激發出來,剛剛得到友情的撫慰,猛然間友人又要走了,你叫他情以何堪?
猴兒雖不是人,但它頗具靈性,也有感情,與人無異。
所以這一段時間,猴兒比以往任何時間都乖,都更聽話,一雙會說話的小眼睛滴溜溜的盯著靜雲,好象在說:“哥們,別走,不要扔下我好嗎?猴兒我舍不得你呀!”
甚至,猴兒還有刻意討好靜雲之嫌,去摘得什麼好的野果,找得什麼好吃的,總把最大最好的讓給靜雲,它自己卻吃小的,吃差的;去弄得什麼好東西回來,也總是塞給靜雲玩,等靜雲不玩了它才拿來玩。
每每這時,靜雲總不忍拂了猴兒好意,總是順著猴兒,心想這樣猴兒心裏可能好受點,那就順從它吧,反正不久之後,我就是想接受猴兒的孝敬也接受不了啦。
同時,為了以防萬一,怕自己出穀之法不成功,萬一不幸摔死,為使自己辛苦創立的神功不致失傳湮滅,靜雲除了盡量將自己所學所創武功傳給猴兒外,又將自創的輕功身法與旋風掌法,刻於洞內石壁上(因猴兒畢竟不是人,也不認得字,因此所能接受的畢竟有限),萬一不幸身死,也不至於讓自己辛苦所創絕藝就此永絕於世。
現將絕技刻於洞內石壁上,就算自己不幸身亡,說不準日後有緣人得遇此石洞,豈不使神功絕技得以留傳後世?
靜雲所創“旋風掌法”,一共分為四式,即第一式“落葉隨風”,第二式“旋風掃落葉”,第三式為“風卷狂龍”,第四式是“旋風追魂”。這四個掌式,一式比一式力道大,一掌比一掌猛烈,一掌比一掌厲害,當然,還是以第四掌式最為“追魂”,最為犀利。
但,靜雲所創掌法身法,並不是人人都可以學人人都適合修練的。
首先,練習此旋風掌法,需要有極其深厚的內力基礎;二,靜雲所習內功心法是峨眉內功,乃為上乘的道家正宗內功心法;三需所習之人的身體條件與之相符才行;四,個人品格人生經曆也有重大關聯;五,當然,最重要的一點要數機緣了,若有緣無份隻能枉費萬般心機。
猴兒一直跟在靜雲身邊,默默地看著靜雲所做一切,幫得上忙的它便幫忙,幫不上忙就守在靜雲身邊,形影不離。或許它心裏知道與靜雲相處所剩時光不多,但能在一起多一分鍾一秒鍾也是好的。
一分鍾當作一天用,一秒鍾當作是永恒……
這天,靜雲與猴兒正在巨岩上吃野果,為活躍氣氛,猴兒邊吃還邊翻斤鬥。
因猴兒的彈跳力本來就好,吃了碧玉靈芝後,又得了三十餘年內力,所以跳得更高了,一蹦居然能蹦起七八丈高,在空中連打了十幾個斤鬥後,再輕飄飄地落下地來,悄無聲息,此等能耐,就是武林高手,也很難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