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雙掌旋動起風雲(1 / 2)

再練一會,靜雲這才發現奧秘所在:原來練功時掌心若是向上,則葉不飄草不搖;若是掌心向下,特別是兩隻手掌向地下旋動之時,就會草搖葉飄,樹葉有時還會轉著圈圈打漩渦。

噢,靜雲這才明白了:“綠草青青婀娜舞,落葉繽紛四處飛,皆因受掌風所激之故!”

既明其故,靜雲猛向地下擊出一掌,果然,確有一股掌風撲向地麵,激得花葉亂飛,小草搖晃!

這一發現,使得他高興無比,連連揮掌猛擊不休,打了一陣,又跑到一顆小樹邊,隔著三四尺遠,頻頻揮掌拍去,小樹被他掌風掃得嘩嘩直響,枝葉亂搖。

其實以他此時一百多年的雄渾內力,若是換到無為無悔這些高手的身上,讓他們施展出來的話,那可真是不得了,這一掌擊出,別說一顆小小的樹了,就算二人合抱的大樹也會被他掌力擊斷的,但靜雲空有一身震古爍今的雄渾內力,因還不會施用,所以不能盡展他的威力。

好在,靜雲也隱隱想到了這一點,因他也見過師父師叔催動掌力時,擊得飛砂石走樹斷枝殘,而他因服食碧玉靈芝,體中內力比其師無為道長還要多數十年,掌力應更淩厲才是。

其之原因,必是還不會運氣用力之法,丹田內力還不能順達於掌,因而所發掌力不夠淩厲。這就如一個窮小子,突然之間得到了一筆富可敵國的巨額財產,卻不知如何使用怎樣花一樣,所以未能發揮財富的作用。

如何挖掘體內“寶藏”,讓它發揮出它該有的作用,讓它發揮出它最大的威力來,為我所用呢?想到這裏,靜雲不由得想起治水用水之法來,如:

某一地方,有一個巨大的水庫,水庫裏蓄滿了水,卻無所用處;而水庫下麵大片土地的莊稼水稻,卻因幹旱無水而枯萎。

這樣問題就來了,一方麵庫中水滿未能得以合理使用,而致有潰堤之險;另一方麵卻是莊稼因幹旱無水而枯萎,或致顆粒無收。

為什麼不疏通溝渠,引水灌溉到田地裏呢?如此不就兩相得利,既解除了庫裏水滿潰堤之險,而稻田裏有了水,不就豐收有望了嗎?

現在,靜雲體內澎湃激蕩的丹田真氣不就象一個蓄滿了水的水庫?他身上的十二經絡和奇經八脈不就是未曾疏通的“溝渠”嗎?而這“水庫”的出水口當是雙手掌心的“勞宮”穴!

意念及此,靜雲先默運丹田真氣在任督二脈經絡運行數遍,然後再引氣灌入手厥陰心包經脈絡,經“天池”“天泉”“曲澤”“郤門”“內關”“大陵”諸穴而至“勞宮”穴,然後猛的運力推掌,一股無形罡氣一噴而出,樹木“蓬”然劇搖,還有不少樹枝斷折下來!

大膽嚐試,果然奏效!

找到方法嚐到甜頭後,靜雲高興不己,又按先前之法,連連催動內力,運氣於掌,向著身前小樹呼呼劈出,隻幾掌間,小樹就被劈得隻剩下光禿禿的一根樹幹了。

其實淩空運氣擊掌之法,靜雲以前從沒學過,因他以前的功力太淺了,遠沒到運氣淩空擊物的地步,所以無為無悔也沒有教他。

隻是靜雲天賦異稟,聰明過人,又熟悉奇經八脈及全身三百六十道穴位的位置,也知道哪個時辰氣血往那些經脈運行等情況,因此靜雲大膽揣測,大膽試驗,不料一試成功,這更激發了他的自信與熱情,不斷地揣摩發掌運力的角度與時機的拿捏等細節,不斷的發掌,不停地改進,效果也越來越好,發出的掌力也愈來愈加威猛。

雖收良效,靜雲仍覺所發掌力雖大,但所獲效果不夠理想,未能將自己身上的雄厚內力最大限度地發揮出來。

怎樣才能發揮出更大的威力來呢?靜雲苦苦思索……

這天,靜雲練習了幾遍自己所創步法後,又在草坪上揣摩起他的掌法來。

猴兒一身強勁內力,也是閑不住,每天在靜雲的督導下練習完打坐吐納功夫後,又練練拳腳套路與“猴棍”,之後有了自由支配的時間,就到處瘋跑瘋玩,時不時管管閑事,去處理一下動物世界裏的“武林糾紛”,耍耍“金絲猴大俠”的威風。

但這位猴大俠處理問題的水平確實不敢恭維,對於鬧糾紛的雙方,往往不是各打五十大板,就是看著誰順眼就幫誰,看著不順眼的,就賞你一頓猴棍吃,然後一拍兩散,各幹各的。靜雲看見了,搖頭苦笑不休……

今天猴兒去處理完小羊與小兔的打架風波後,也湊在靜雲身旁,裝模作樣的練習劈空掌功夫呢。

靜雲練得正入神,突然,卻見猴兒臉色大變,仰頭看了看天,咿咿呀呀叫著,一把撿起地上的青鋼劍,一手抓住靜雲就往巨岩石洞跑回。

動物的知覺是很靈敏的,尤其是這個聰明機靈的猴兒,靜雲見它如此大驚失色,也知必有原因,抬頭向天上看了看,隻見剛才還平靜如水的天空,此刻卻風雲突變,天上白雲急劇地旋轉起來,旋成一個白色漩渦,象用白布做成的巨大漏鬥,而且那漩渦正向穀底迅猛旋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