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逃亡(2 / 2)

說此一頓,繼道:“當時我就一驚,心說該不會是咱們少爺幹的吧?正想找他,卻看見少爺神色慌張的跑回來,我心知有異,便將他截住從花園後門帶回了家,好在沒人看見。對了,少爺,當時街上有沒有誰認出你來?”後麵這句話卻是轉對陳浩雲說的。

陳浩雲回道:“我沒有報出名字,當時好象也沒有人認識我。”

這也是他的機靈之處,沒有為圖揚名而說出自己名字。陳祖壽夫婦聽了,稍為鬆了口氣,這才仔細打量起自己的兒子來,隻見他一副狼狽相,哪還是平日裏那個溫文爾雅的白衣少年模樣?夫妻倆就這麼一個寶貝兒子,從兩三歲起就教他讀書認字,背誦唐詩宋詞,稍大些又延請先生教他四書五經諸子百家琴棋書畫等。

小家夥聰慧絕倫,一學就會,有過目成誦之才,麵對先生提出的各種考試,常能對答如流,並能舉一反三,獨出新意。有時還把教書老生難倒,時人稱其為神童,但因很少讓他出門,他一心撲在詩詞書畫上,也不怎麼愛到外麵去玩,所以認識他的人並不多。

夫人李氏看著寶貝兒子的狼狽樣子,鼻子一酸,一把將他拉過來摟在懷裏,顫聲問道:“雲兒,說,到底怎麼回事?你一向很乖,不與別家孩子打架鬥毆的,怎麼今天突然闖出這麼大的禍事來?呀?”

陳祖壽也板著臉孔,厲聲喝道:“對,快把事件經過原原本本的說出來,不得有絲毫隱瞞,否則家法懲處!”

陳祖壽性情溫和,從來沒對兒子發過火,陳浩雲見他爹真急了,似今天這麼聲色俱厲的對他喝罵還是開天辟地頭一回,心中也頗為緊張,忙把事情經過一五一十地說了出來,末了還說:

“爹爹,叔叔,您們平日不是教育孩兒要幫助好人對付壞蛋的嗎?再說嶽飛老爺爺不也是愛好打抱不平為民除害的麼?誰叫嚴安傑仗勢欺人呢?再說我本隻想教訓他一下,誰知他自己尋死去撞石柱子?唔,死了才好呢,省得他老是作惡害人!”

陳浩雲雲之所以說出這樣的話來,隻因在他小小的心裏充滿正義的陽光,邪惡就應該受到懲罰打壓,良善就應該受到保護褒揚,邪不勝正這觀念深植他幼小的心田,所以他今天做了件大人都不敢管的事情出來。

小浩雲一邊振振有詞的說著,陳祖壽卻是聽得汗水涔涔而落,不一會竟是衣衫盡濕,一掀被子騰地跳下床來,倒把麵前三人都嚇了一跳,夫人李氏驚道:“老爺,你起來幹嘛?你的病還沒好呢……”

陳祖壽手一揮,打斷她的話道:“我被雲兒這一嚇,驚出一身冷汗來,倒覺身體舒泰了不少,想必也不用吃藥了。現在管不了那麼多,還是先處理雲兒的事情要緊,再晚就來不及了!”

說完以異乎尋常的堅毅果斷,快速進到書房拿起筆來刷刷幾下寫好了一封信,對隨後跟入書房的陳浩雲道:

“雲兒,你不是很喜歡學習武藝的嗎?爹以前本想讓你專心念書,以你的聰明才智將來考個狀元探花應該不成問題……唉,不說了……看來命該如此,也是我兒與武有緣哪!”

說此一停,把信交給了陳浩雲,轉對陳明義說道:“兄弟,愚兄一介文人,行動多有不便,還請你帶著雲兒到四川峨眉山去,一者避難,二者也能學些武功……

呀,我與峨眉掌門無為道長交情匪淺,諒他會收我兒為徒的……待等風平浪靜後再讓雲兒回到京城來吧!”

陳祖壽囑咐了陳明義後,又對夫人李氏道:“夫人快點備轎,掩護雲兒出城!否則嚴嵩父子下朝知道後,下令關城搜捕插翅也難逃了!”

陳明義與李氏知道事態緊急,匆匆忙忙準備去了,陳祖壽又從抽屜裏拿出一把套有鯊魚皮的匕首來,匕首柄上鑲嵌著七顆形如貓眼的小珠子,綠瑩瑩閃著亮光,拔出鞘後但覺寒氣逼人,光芒四射,有如一泓秋水,端的一把好匕首!

陳祖壽將匕首拔出又插好,交到兒子手裏,這才道:“雲兒,這把匕首名為七星匕首,能切金斷玉,削鐵如泥,原為你師無為道長贈與為父的。你拿它作個憑證,也可作為防身之物,要小心保管好,非逼不得已時不要輕露人前,切記切記!”

陳浩雲雙手恭恭敬敬的接過七星匕首,與書信一道小心翼翼藏好,與父親攜手出了書房,這時夫人李氏已收拾好了衣物盤纏,又拿了一套破舊粗布衣裳來叫兒子換上,洗去臉上手上血汙,稍為改扮了一下妝容,以免被人認出。

一切收拾妥當了,陳明義叫家丁把轎子抬進了院內,李氏夫人卻是依依不舍,含淚摟著兒子道:“兒啊,娘真舍不得你,你小小年紀便要遠離爹娘孤身在外,千裏萬裏的,可真叫娘放心不下呀,嗚嗚…”

小浩雲初時聽說要送他上峨眉山拜無為道長為師,學習武藝,很是激動;後來想到從今以後就要遠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