剿匪部隊經過杉樹溝戰鬥後,掌握了山地作戰經驗,決定繼續追殲土匪,不讓土匪有停下來的機會。

縣指揮部在縣委、政府的領導下,貫徹“軍政並重、剿撫兼施、雙管齊下”的剿匪策略,依靠軍事上的優勢和正確的指導,打擊反動會道門組織。

具體做法如下:

在戰術上,集中優勢兵力,占領有利地形,誘敵圍殲,先擊潰主力,後分殲小股,另外,懲治首惡分子,教育受騙群眾,分化瓦解,打擊頑匪。

與此同時,展開政治攻勢,組織工作隊,深入匪區邊界,召開群眾大會,宣講黨的政策和全國形勢,組織控訴會,把新仇舊恨集中到會道門頭目身上。

而對於俘虜,嚴格教育,遣散回家,戰死的匪徒家屬給予撫恤。

政府的這些宣傳,讓匪眾紛紛冒死到當地政府投誠,並主動報告匪情,協助政府緝拿匪首。

11月25日,興山縣指揮部兵力部署就緒,向匪徒盤踞地區發起猛攻。

作戰部署如下:

興山縣大隊一連及各區中隊沿古夫、三溪、平水一線出擊清剿;荊州軍分區兩個連駐守榛子一帶,防匪北竄;宜昌軍分區兩個連及四野一個營集中火力向匪中心湘坪、龍門河、九衝河、木魚坪一線清剿。

作戰命令下達之後,解放軍向敵人發起了猛烈地攻擊,直逼茅麓山。

11月27日,攻下獅子埡、趙家埡、高家城等地,匪兵士氣頹廢,一觸即潰,疲於奔命,大部分會道門自行解散,少數頑固分子逃竄到龍虎山、擂鼓台一帶。

清剿部隊乘勝追擊,一氣追剿至張家瑞老巢木魚坪。張家瑞帶領殘餘狼狽逃進漫無人煙的神農架。

唐柏鬆雪野潛回龍門河接妾,準備逃往四川,被解放軍擒獲。顧平泉後在隱藏地黃龍山樹林裏被活捉。

張家瑞、陳石瑛潛逃至四川,後被追捕歸案。

到1950年初,湖北軍區為加強鄂西長江以北,大巴山以東地區的剿匪力度,成立鄂西指揮部。

指揮部駐九道梁,興山縣被列為重點清剿地區。

在鄂西剿匪指揮部的統一部署下,全縣剿匪經曆大小戰鬥數十次,共擊斃匪徒200多人,遣散反動會道門脅從分子1000多人。

匪首張家瑞、陳石瑛、顧平泉、張冠武、張國光、餘宏楚、陳複華等全部被緝捕歸案,興山縣境內殘匪徹底被剿滅,社會秩序井然有序,各項工作也迅速開展起來,各界群眾歡心鼓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