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10月7日,很少宴請別人的***破例準備在自己家裏設便宴為彭德懷餞行,順便談一談入朝的具體部署,並為長子毛岸英要求上前線向彭老總說說情。
當天清晨,***身著駝色毛衣,在中南海豐澤園的庭院裏緩緩走著,他正在思索著毛岸英請求參軍上前線的事。可是岸英和劉思齊去年剛剛結婚,還不到一年。
毛岸英,於1922年10月出生在湖南省長沙市。8歲時,由於母親楊開慧被捕入獄,毛岸英也被關進牢房。楊開慧犧牲後,地下黨安排毛岸英和兩個弟弟來到上海。
以後,由於地下黨組織遭到破壞,毛岸英兄弟流落街頭。他當過學徒,撿過破爛,賣過報紙,推過人力車。
1936年,毛岸英和弟弟毛岸青被安排到蘇聯學習。在蘇聯期間,他開始在軍政學校和軍事學院學習,以後參加了蘇聯衛國戰爭,曾冒著槍林彈雨,轉戰歐洲戰場。
1946年,毛岸英回到延安,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毛岸英遵照***“補上勞動大學這一課”的要求,在解放區搞過土改,做過宣傳工作,當過秘書。解放初期,任過工廠的黨委副書記。他雖然是***的兒子,但從來不以領袖的兒子自居,相反,總是處處嚴格要求自己,努力和普通勞動群眾打成一片。
作為***的長子,毛岸英幼年飽經磨難。***想,氣可鼓不可泄,兒子毛岸英申請上朝鮮參戰,是第一個報名參加抗美援朝的名副其實的“誌願軍”。既然孩子的積極性那麼高,還是成全了他為好。
正想著,彭德懷已經由毛岸英陪同到了門口,***興奮地迎上前去:“貴客到了,開飯!”
在吃飯過程中,***提出讓毛岸英參加誌願軍的請求。
彭德懷看了看***,猶豫著說:“主席,戰場上槍彈無情,若有個閃失……”
***說:“此話怎講?誰叫他是***的兒子!年輕人到戰場上去鍛煉自己有好處。我看,當前正是用人之際,算他一個也無妨。”
毛岸英趕緊站起來,向彭德懷敬了個標準的軍禮,說:“彭叔叔,我本來就是軍人,將來要在您的指揮下,做一個好兵。”
彭德懷隻好笑著點點頭。就這樣,毛岸英榮幸地成為赴朝參戰的名副其實的第一個“誌願軍”。
第二天7時,一輛又一輛轎車打破了清晨的寧靜,送走一批賦有特殊使命的人物:彭德懷、***的長子毛岸英和總參作戰部的幾位軍人。
一會兒,一架裏-2型飛機從北京東郊機場起飛飛向沈陽。彭德懷出任誌願軍司令員的消息傳到十三兵團,頓時一片歡騰。
有人拿著彭德懷的任職電報興奮不已:
太好了,有彭總當司令,還不把美國鬼子打得一塌糊塗!
10月8日,彭德懷到沈陽的當天下午,立刻在沈陽緊急召集十三兵團及東北軍區負責人商定於次日召開參戰部隊軍以上高級幹部會議,部署出國前的準備工作,進行動員。
在遼寧賓館會議廳,20多位軍以上幹部濟濟一堂,氣氛熱烈而嚴肅。
在這次會議上,彭德懷首先談出兵的意義和必要性。然後,著重談自己的看法:
我們的敵人不是宋襄公。它不會愚蠢到這種地步,等我們擺好了陣勢才來打我們。他們是機械化,前進速度是很快的,我們必須搶時間。中央要我到這裏來,也是3天前才做出的決定。
彭德懷頓了頓,接著說:
我這一輩子就是個苦命,不過,如果沒有苦,要共產黨員幹嗎?我彭德懷本事不大,確實是廖化當先鋒嘍!中國生,朝鮮死,朝鮮埋,光榮之至!
彭德懷發自肺腑的一席話,引來全場經久不息的雷鳴般的掌聲,在座每一位將軍與戰士無不為之動容。
10月11日,彭德懷率領誌願軍一部乘上列車。列車滿載中朝人民的重托與期望,告別沈陽,向朝鮮江邊的安東呼嘯而去。
可是,正當誌願軍厲兵秣馬,積極準備出兵之時,斯大林卻出爾反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