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外一碧萬頃,秋高氣爽,偶爾有幾朵白雲在慢慢悠悠地飄蕩。彭德懷端坐在舷窗前,他緩緩地合上因操勞過度而愈發幹澀的雙眼。突然間,“朝鮮半島”這4個大字出現在他的腦海中,他畢竟是個具有高度敏感和清醒頭腦的軍事家:美國鬼子仁川登陸後就放膽前進。現在,美第八集團軍正在從陸地向北推進,第十軍從元山登陸,李承晚的第一、二軍團也分別沿東海岸和中部戰線北道。人民軍的退路已完全被切斷。朝鮮形勢危急,北朝鮮麵臨著被美、李占領而不複存在的威脅。現在,朝鮮那邊已經是十萬火急。古語說,唇亡齒寒麼。我們不能坐視不管。
彭德懷想到這些,立即考慮如果是研究形勢與軍事問題,他必須拿出自己的看法。他打開秘書楊鳳安為他準備的朝鮮地圖冊,翻看“三八線”附近的地名。
沒過多久,地麵上逐漸出現首都北京的輪廓。16時許,專機降落在北京西郊機場。彭德懷很快被轎車接到中南海。中南海內一片寂靜。汽車行駛在湖畔,穿過高大的古柏林蔭,停在豐澤園門前。
彭德懷急忙下車,快步來到頤年堂前時,周恩來首先迎出來與他握手。周恩來解釋說:“彭總,會議在下午3點就開始了,來不及等你。”
彭德懷隨同周恩來一邊說話一邊步入會議廳。
***和政治局委員們見彭德懷趕來參加會議,都站起來和他握手。***說:
彭老總,你辛苦了,你來得正好。美帝國主義的軍隊己開始越過“三八線”向北進攻了,現在政治局正在討論我國準備出兵援朝問題。大家正在發表意見,請你也準備談談你的看法。
彭德懷立即感到會議的氣氛顯得很嚴肅。和他同舟共濟、在戎馬生涯中度過了幾個年頭的朱德總司令見了他也沒說幾句話。
有的同誌更是隻握手不說話。彭德懷立刻感到這是一次不尋常的政治局會議。他轉臉掃了一下會場,發現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自己的身上。
正在進行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彭德懷和***打過招呼後,隨便找個椅子坐下。彭德懷明白過來,原來中央在討論出兵朝鮮之事,自己沒有準備,先不要說話,好好聽。於是,彭德懷靜靜聽著每位領導人的發言。
後來,彭德懷回憶當時的情景時說:
我剛到,未發言,內心想是應該出兵,救援朝鮮。散會後,中央管理科的同誌把我送到北京飯店。當晚怎麼也睡不著,我以為是沙發床,此福受不了,搬在地毯上,也睡不著。想著美國占領朝鮮與我隔江相望,威脅我東北,又控製我台灣,威脅我上海、華東。它要發動侵略戰爭,隨時都可以找到借口,老虎是要吃人的,什麼時候吃,決定於它的腸胃,向它讓步是不行的,它既要來侵略,我就要反侵略。不同美帝國主義見過高低,我們要建設社會主義是困難的。如果美國決心同我作戰,它利速決,我利長期;它利正規戰,我利對付日本那一套。我有全國政權,有蘇聯援助,比抗日戰爭時期有利得多。
經過一夜的深思熟慮,彭德懷想通了,認為出兵援朝是正確的,是必要的,是英明的決策,而且是迫不及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