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10月1日,***和其他黨和國家領導人登上天安門參加群眾慶典並檢閱部隊。雖然北京城內還是一片節日氣氛,東鄰朝鮮的緊急消息卻不斷傳來。
為了最後下定決心,***因焦慮許多天日夜不眠。時任***衛士長的李銀橋後來回憶說:
***考慮出兵不出兵,連續幾天不能入睡,吃安眠藥也睡不著。開會那天,他的東屋裏坐了一屋子人……滿屋子煙霧騰騰,從五六點鍾開始研究,一直到後半夜。
10月4日下午,在***主持下,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在中南海頤年堂召開了。出席會議的有:***、朱德、***、周恩來、任弼時、陳雲、高崗、彭真、董必武、林伯渠、張聞天、彭德懷。彭德懷是在會議中間趕來的。
列席會議的有李富春、羅榮桓、林彪、***、饒漱石、薄一波、聶榮臻、鄧子恢、楊尚昆、胡喬木。
會議一開始,***首先讓大家講講出兵的不利情況。與會者各抒己見,多數人不讚成出兵或者對出兵存有種種疑慮。
理由主要是中國剛剛結束戰爭,經濟十分困難,亟待恢複;新解放區的土地改革還沒有進行,土匪、特務還沒有肅清;我軍的武器裝備遠遠落後於美軍,更沒有製空權和製海權;在一些幹部和戰士中間存在著和平厭戰思想;擔心戰爭長期拖下去,我們負擔不起等。
派誌願軍出國同美軍作戰,對中國來說,是一個牽動全局的大事。當時,新中國麵臨著一個新的重大抉擇:
出兵,或者不出兵。
***眼窩深陷,連日來的思慮,使他顯得衰老了許多。***繼續主持會議,他看看了周恩來說:“恩來,你接著說。”
周恩來說:
美軍仁川登陸前,我們曾經考慮過,美帝打過“三八線”後,是否會停止,而後轉為外交上的談判。在敵人占領漢城之後,尼赫魯曾經對我說,三國外長會議已經說好,不過“三八線”。但我們得到的情報是,他們要穩住中國,過“三八線”。為此,我曾召見印度駐華大使,表明我們的態度。今天,敵人向北推進的行動並沒有停止下來。
聶榮臻插話說:
南朝鮮軍已經深入到“三八線”以北了,矛頭直指鴨綠江。而且美帝的飛機早已飛過鴨綠江,對我邊防城市多次進行轟炸。
周恩來繼續說:
朝鮮那裏的局勢非常嚴峻,金日成首相已經做好上山打遊擊的準備。10月1日,他托外務相樸憲永帶來一封親筆信,急盼我們出兵援助。
周恩來的話講完後,會場裏出現短暫的沉默。
會議正在進行中間,彭德懷趕到會場,他對這個會議毫無思想準備,連會議內容事先都不知道,隻是側耳細聽,沒有發言。散會後,他來到楊尚昆住處,詳細了解了會議情況。
原來,10月4日,彭德懷正在西北軍政委員會會議室召集廳局長以上幹部會議,研究大西北的經濟發展問題,會議正在進行時,工作人員領著一位中央辦公廳的人走進會場,向彭德懷報告:“毛主席派人來接您去北京開會……”事情十萬火急,飛機在午飯後起飛。
10月4日下午,一架銀灰色的裏-2型專機從西安機場呼嘯著起飛了。當時,古都西安還沉浸在建國一周年紀念的節日氣氛中,沒有什麼人注意到這架專機。也不會有更多的人知道,機艙裏坐著的是西北軍政委員會主席彭德懷。連他的妻子浦安修也沒來得及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