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鬥結束後,因戰場情況變化需要,上級決定再次調整兵力部署,將一連調到其他防區。一連指戰員於6月17日晚暫時告別了英雄的“釘子陣地”。

在連遭我炮火打擊的情況下,敵人改變了以往以攻擊保衛目標為主的戰術,轉為攻擊保衛目標與攻擊高炮陣地並舉,或以攻擊摧毀高炮陣地為主,實施報複性攻擊的戰術。

為了更有力地打擊敵人,就在8月1日這一天,上級決定調整作戰部署,命令一連重返“釘子陣地”。

一連進入陣地後,立即整修陣地,構築工事和進行射擊準備。當晚,許多同誌徹夜未眠。

8月4日下午,美國空軍出動f-105戰鬥轟炸機,由正東方向飛來,前4架迂回佯攻,後16架直接飛臨克夫,用爆破彈、氣浪彈、子母彈對轉運站和高炮陣地輪番攻擊。

一連首先開火,前兩批8架敵機被打得狼狽逃竄。

就在這時,東北方向第三批f-105轟炸機突然折轉向一連陣地撲來。

麵對敵機俯衝投彈,指戰員們沉著應戰,猛烈的炮火騰空而起,一架敵機當即被擊中。

但就在敵機被擊中的同時,***也隨之落地,兩枚氣浪彈在1、3炮位之間爆炸,另兩枚氣浪彈分別落在陣地入口處和山坡下的油機旁邊。

氣浪彈爆炸產生的高溫高壓,立刻使陣地變成一片火海。炮身被壓彎變形,人們的衣服、腰帶被熱氣浪吹掉、燒毀,掀起的泥土把高炮掩體埋住。

陣地上出現了重大傷亡!

副指導員嚴善友從坍塌的掩體裏爬出來,不顧自己已經負傷,仍堅持與指導員張耀宗一起,迅速組織現場搶救。團、營領導和衛生隊的醫務人員趕來了,還有來自四麵八方的越南群眾。

當人們把一排長宋德傑從掩體裏挖出來時,發現他頭部和胸部都負了重傷,都急著喊:“趕快搶救!”

宋德傑卻搖搖手,示意搶救其他傷員;到了野戰醫院,昏迷中他還在連聲喊:“打!打!”

炮手餘國海數處負傷,血流滿麵。班長張宮永撕開急救包給他包紮,他卻堅持讓給其他傷員先包紮,張班長撕開第二個急救包要給他包紮,他又說:“不要管我,陳傳喜負傷了,快給他包紮。”張班長打開第三個急救包,小餘又讓給了身負重傷的副班長張富魁。

四班長薑誌魁、六班長陸德明雖然身負重傷,仍然連滾帶爬地搶救其他傷員……

在炮三班掩體,人們不顧一切地挖著泥土。

當掩體被扒開時,一個無比壯烈的場麵,呈現在天地之間。

隻見三班的戰士一個個都像活著一樣,堅守在自己的戰位上。班長郭振祥緊握手旗杆,指向美機來襲的方向,炮手王永明雙手緊緊地握著方向轉輪,一隻腳踩著擊發板;炮手茅張貴依然保持著裝彈的姿勢;炮手張安高舉著右手,張著嘴巴,仿佛正在高呼戰鬥口號。掩體裏隻有炮手陳玉飛還剩下一口氣,兩手死死地抱著一夾炮彈。

當人們大聲呼喚他的名字時,他的心髒停止了跳動。

烈士們雖死猶生,他們的英雄形象使趕來營救的越南群眾無不痛哭失聲,稱讚中國派來的部隊個個都是“毛主席的好戰士”。

英雄的戰士沒有被敵人的幾件新式武器所嚇倒。

8月24日上午,一連與兄弟部隊一起,與敵人出動的52架飛機,進行了又一次激戰。

指戰員奮不顧身,越戰越勇,與兄弟部隊一起擊落、擊傷敵機各兩架。

這一戰果,也是獨立六營輪戰回國前獻給越南人民的告別禮。至此,獨立六營在同美軍飛機44次戰鬥中,和兄弟部隊一起取得了擊落敵機60架,擊傷敵機46架的輝煌戰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