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7年6月7日,高炮獨立六營一連被批準調往克夫防區,進入轉運站東北400米處的“釘子陣地”。

克夫車站是比較大的一個援越物資轉運站,美機對這個轉運站的空襲極為猛烈。

美國侵越空軍為了摧毀高炮陣地,搬出了武器庫中除了***以外的所有先進武器,空軍的***中就包括氣浪彈和子母彈。

氣浪彈是以氣化燃料爆炸後形成的超壓來殺傷破壞目標的***,有效殺傷麵積為直徑40米。

子母彈是由彈箱裝進大量小型***構成的集束***,每個彈箱裝300多個即炸和延時爆炸的小***。彈殼表麵嵌鑄有許多珠形彈丸,炸碎後四散飛迸,能大麵積殺傷有生力量。

這些新式武器頗具殺傷力,有時給我軍造成較大傷亡。在克夫車站,美機使用了這兩種***。

駐守在這裏的我軍高炮部隊盡管不時出現較大傷亡,但隻要還有一門炮、一個人,就堅持血戰到底。人們懷著崇敬的心情稱這個陣地是“釘子陣地”,各部隊都以能調去守衛“釘子陣地”感到無尚光榮。

一連指戰員有點兒喜出望外。就在不久前,他們剛剛遭受過一次挫折。在布下防區的一次戰鬥中,敵機發射的“百舌鳥”***擊中了一連一排的陣地,指導員王德清、副指導員王宗保、一排長黃秋生,還有戰士楊國興、虞均通等5位同誌壯烈犧牲,另有8位同誌負傷。

這個時候讓他們上“釘子陣地”,他們心情無比激動,決心化悲憤為力量,堅決守住這塊“釘子陣地”,狠狠地打擊敵人,為犧牲的戰友報仇。

6月9日、10日兩天,剛剛在“釘子陣地”上站穩腳跟的一連,連打兩個勝仗,拉開了地空激戰的序幕。接著,仗愈打愈大,戰鬥也越來越激烈。

6月11日上午,敵艦載機群黑壓壓一片蜂擁而至。這次敵人出動了是艦載36架“鬼怪式”飛機,分成4批,采取多方向、多層次的馬蜂戰術,以火箭、重磅***對克夫轉運站和機場進行輪番攻擊。

獨立六營各連相繼開火。

敵機改變了以往空戰直進直出速戰速決的戰法,一會兒以魚貫跟進俯衝攻擊,一會兒以強擊低空進襲,一會兒以大角度俯衝攻擊,一會兒以高低空同時進攻,一會兒以多方向同時攻擊……

敵變我變,先變於敵。

我指戰員麵臨敵機滿天飛、***遍地炸的情況,沉著果斷,指揮部隊按照打敵艦載機的作戰預案,做到集火近戰說打就打,準確選擇目標,適時轉移火力,基本方法射擊與靈活自衛射擊相結合,狠狠地打擊一批又一批的敵機。

戰鬥異常激烈。炮位掩體內的彈藥打完了,勤雜人員,還有前來援助的越南人民,以至有些炮手下炮位,一起到彈藥庫搬運彈藥。

火炮的炮管因不停發射均已呈現紫紅色。

激戰時,一排炮位突然發生啞炮。為了保證火炮連續射擊,5炮手喬學民立即打開炮閂退藥包。

炮彈返膛後隨時有爆炸的危險,威脅著全班安全,必須立即排除這枚啞彈。

炮手周玉貴一個箭步衝過去,大喊一聲:“這危險,我來!”他掄起啞彈飛速衝出掩體,將啞彈扔進深坑。

險情排除了,但周玉貴的雙手卻被啞彈燙傷,他不顧疼痛,仍然繼續參加戰鬥。

二排五班副班長朱德發胸部、腿部被滾燙的彈藥筒燙傷,當場吐了兩口鮮血,但還是堅持壓了45發炮彈。

整個戰鬥曆時36分鍾,這是我軍高炮作戰中很少遇到的情況。

這次戰鬥僅57毫米炮彈便打了2509發,約合502箱,14.5毫米機槍彈打了9700發,數量之多是空前的。幾千發炮彈、上萬發機槍子彈在36分鍾內搬運、裝填、發射,戰士們的體力消耗強度之大也是不多見的。

戰鬥結束時,有的炮手當即累癱在地上。

這一仗,獨立六營一連與兄弟部隊一起共擊落敵機4架,擊傷敵機3架,有效地遏製了敵機對地麵目標的攻擊。而我方人員器材無大損失,是一個漂亮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