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6月30日,中央軍委副主席周恩來召見海軍司令員肖勁光,指出:“迅速組織力量,建設海軍基地,建立海防。”
●隻見王效明一手提著馬靴,一手提著一隻張牙舞爪的螃蟹走了出來。
●他們駛過崎嶇不平的公路,翻越層巒疊嶂的山脈,跨過波濤滾滾的江河,向著一個個海防要地挺進。
1950年6月25日,朝鮮內戰爆發。
27日,美國總統杜魯門發表聲明,公開宣布武裝入侵朝鮮,幹涉朝鮮內政,並命令美國海軍第七艦隊入侵我國領土台灣。
中東地區戰雲密布,刺激了台灣國民黨的反攻妄想。一直夢想著反攻大陸的蔣介石以為時機已到,派出飛機和軍艦,對大陸沿海進行襲擾。於是,大陸沿海頻頻遭到襲擊。長江口***密布,沿海城市遭到轟炸,港口在燃燒,城市一片漆黑……
1950年6月30日,中央軍委副主席周恩來召見海軍司令員肖勁光,指出:
迅速組織力量,建設海軍基地,建立海防。
7月13日,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司令朱德給海軍寫信,明確提出要“加強海軍建設”。
幾天之後,朱德又指示海軍:
應該利用現有的時機和兵力,首先把沿海海岸各要地及島嶼的防禦工事、防禦設備建立起來,把各***起來。
這一任務應成為當前的工作任務,且應成為首要任務。
海軍迅速行動,立即開始組建岸防部隊。
為抗擊台灣國民黨軍的襲擾,加強海防,中央軍委決定以炮兵第六師為主體,在青島組建海軍海岸炮兵學校,培養急需的海岸炮兵人才。
海岸炮兵學校選址在青島臥牛山下的一座舊兵營。
調歸海軍的第四野戰軍第二分部第四大隊298人先期到達這裏。隨後,東北軍區炮六師40餘部車輛,西南軍區特縱第十團1000多官兵,以及來自海軍的連排幹部和參謀,16名國民黨起義海軍人員也陸續到達。
先頭部隊到達臥牛山時,這座曾經的德國兵營,一片狼藉。房屋破舊,設施損壞;早就沒了玻璃的窗戶像一隻隻黑洞洞的眼睛,茫然地看著人們。
解放戰爭時期,這裏曾是國民黨軍隊的馬廄,所以到處馬糞成泥。在泥土中,人們還發現了國民黨遺留的“青年之家”的牌子。
人們立即動起手來,清除馬糞,粉刷房屋,修繕設施。昔日破敗不堪的舊兵營很快就以嶄新的麵貌迎接自己的新生。
經過兩個多月的努力,1950年8月24日,人民海軍岸防兵的“搖籃”,海軍炮兵學校宣告成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