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軸承品種多,批量也大,除在技術上嚴格保證產品質量外,還建立了一套嚴密的管理製度。如為防止軍用軸承和民用軸承混料,建設了封閉車間或封閉工段,從材料進廠到成品入庫,每一道工序都嚴加控製。七十年代,由於"文化大革命"的幹擾破壞,廢除了行之有效的管理製度,曾出現過幾次嚴重的質量事故。隨著中國新型飛機的研製,航空軸承在品種、質量、技術上都有較大的提高和發展。到一九八五年,共獲得部級以上科技成果獎勵20多項。
(三)導線:要求耐200攝氏度到250攝氏度高溫,采用線芯鍍銀、氟塑料外包的方法製成,用不同顏色標誌使用的不同部位,由沈陽、上海、昆明、成都、湘潭等電纜廠生產。八十年代在鍍銀工藝和外包材料上,又有新的發展。
(四)電機用電碳製品:為克服高空中磨損快、火花大的問題,在配方上,工藝上作了許多改革,建成了成套模擬試驗設備。通過試驗研究,改進了產品,提高了質量,製定了較先進的產品標準。
五、為常規兵器和軍用通訊、雷達配套提供專用產品
(一)坦克、火炮等常規兵器的配套產品:主要是電機、電器、軸承、導線和炮用鋼圈等,共400多個品種。這部分產品技術上要求耐振動,一般都在民品車間采用軍品管理辦法組織生產。沈陽電纜廠、湘潭電纜廠、江蘇泰興電工廠為配合研製新型反坦克武器,發展具有高拉力的導線,並形成了批量生產能力。
(二)軍用通訊、雷達配套產品:主要是中頻變流機組、功率擴大機、小型直流電機、力矩電機、中頻電機、雙頻發電機組、軸承、電器元件、微電機等,共500多個品種。這部分產品技術上要求精度高,穩定性好。江西第二電機廠研製成功的雙頻發電機組,上海微型電機廠研製成功的微小型滯式同步電動機,體積小,重量輕,結構簡單,都是國內首創。洛陽軸承研究所、哈爾濱軸承廠、上海微型軸承廠研製的捷變頻磁控管用高溫、高真空、全方位、自潤滑、長壽命的軸承,提高了雷達抗幹擾能力,一九八五年獲得國家科學進步二等獎。
六、為軍事工程施工和部隊運動機械化提供機械裝備
為部隊直接提供的機械裝備,主要有野戰工程機械和其他施工機械,各種軍用改裝車輛、吉普車、摩托車、操舟機、炮兵射擊指揮器材、五用指北針、測繪器材、偵毒儀器等共40個大類產品。其中工作量大和服務麵廣的是軍用工程機械和軍用改裝車輛。
(一)軍用工程機械:是工程兵部隊構築工事、築路、架橋、設置和排除故障的機械裝備。已試製生產的品種,有挖壕機、挖掘機、敷路機、推土機、裝載機、汽車起重機、布雷車和機械化舟橋等10多個大類。一九七八年,根據國家建委要求,一機部將承擔軍工任務的主要廠鄭州工程機械廠、天津工程機械廠、貴陽礦山機器廠、上海建築機械廠等劃歸國家建委管理。一機部仍重點發展專用性強的機械裝備。
重型機械化橋,是由專用基礎車運載,並用車上的機械裝置架設、撤收多跨式固定橋梁器材。每套器材由若幹輛橋車組成。是工程兵戰時用於克服中,小河川和溝渠障礙,保障坦克、火炮、車輛及技術兵器迅速機動的重要隨軍裝備。這套設備,一九八○年,由工程兵技術裝備研究所和上海起重運輸機械廠聯合設計、研製,采用黃河252型越野汽車作為基礎車改裝,橋梁結構采用高強度合金鋼,並裝有取力結構,鋼索係統、液壓係統、氣路係統、電氣係統等。上海起重運輸機械廠吳善華等,經過三年的努力,攻克了不少工藝技術上的難關,於一九八四年完成了樣機試製和出廠試驗,主要性能達到了當時國際上同類產品水平。一九八四年七月通過鑒定定型,一九八五年獲得了國家科學進步一等獎。
(二)各種軍用改裝車輛:是戰鬥部隊為保證各種武器裝備處於良好戰鬥狀態,進行維護保養和檢修工作的一種機動裝備,簡稱為部隊後勤技術保障裝備。它采用標準汽車和越野汽車底盤,根據使用功能特點,進行改裝。按用途分,共有10個大類250多個品種。
工程修理車:有坦克、飛機、艦艇、雷達、魚雷、軍械、光學儀器、工程機械、汽車、消防儀器等修理車,約40個品種。車廂內裝有各種小型機床和相應的工裝、工具,部隊稱之為隨軍修理小工廠。
移動電站車:有汽車式(發電機組裝在汽車上)和拖車式(發電機組裝在用汽車牽引的拖車上)。機組容量從20千瓦到200千瓦,供部隊野戰的電源和照明。
空分設備車:有製氧車、製氮車,主要為飛機提供氧氣和氮氣。
消防清洗車:供防化兵部隊用於偵察報警和清洗化學、放射性汙染。
運油、加油車:容量從4000升到3.6萬升。
野外生活車:有住宿車、炊事車、淋浴車、醫療車、食品儲藏車、設備儲藏車、指揮車等。可以聯合組成一個機動指揮營地,也可用一種或幾種車輛裝備連隊。
專用運輸車:有坦克、魚雷、油管運輸車。
加注車:有加注氧氣、空氣、冷氣和水等車輛。
其他車輛:有冷藏車、電纜車、指揮車、無座力炮車、照相車、清潔車、水陸兩用車等。
軍用改裝車是六十年代初發展起來的,到七十年代,有23個省市56個工廠承擔任務,年產能力1萬輛左右。
六十年代的軍用改裝車,基本上是仿蘇的,沒有產品係列型譜,花樣多,品種雜,數量少。如工程修理車,僅車廂長度就有23種尺寸,有的間距幾十毫米,車廂內部的配套設備,更是多種多樣。部分工廠采用手工操作,敲打成形,產品質量差,生產效率低。
為改變這種混亂狀態,從七十年代開始,以蘭州電源車輛研究所為主,組織有關工廠會同有關軍兵種,進行產品標準化、係列化、通用化設計,製訂技術標準。經過幾年努力,工程修理車的外形尺寸,由23種合並為6種,車廂結構由8種合並為1種,並統一設計了標準式車廂。移動發電機組的容量,從28種合並為13種。頒布了電源車和改裝車的15個部級標準。
在加強基礎工作的同時,組織工廠采用低熔點合金模、二氧化碳氣體保護焊、絕緣樹脂整體噴鍍等新技術、新工藝,充實了必要的加工設備和測試條件。這些工作,不僅促進了產品質量的提高,產量的增加,成本的降低,而且便於生產和維修,有利於戰備。
八十年代,根據部隊需要,發展了一些急需的新產品。如四川空分設備廠從一九七九年到一九八三年,用了四年時間,研製出每小時40升到50升車載製氧製氮設備,采用了具有國際水平的附帶高壓製冷循環,低壓流程的新技術,設備產氣量大,性能穩定,操作方便,運行可靠。
蘭州電源車輛研究所從一九八二年到一九八五年,用了三年時間,研製成機場用75千瓦精密電站,攻克了發電機電壓波形、電壓穩態和瞬態精度、頻率穩態和瞬態精度等技術關鍵,使各項性能指標達到國外同類產品的水平。經多次給國內外大型飛機供電,深受機組人員歡迎。
七、建立了一批武器動員生產線
機械工業的武器動員工作,是遵照中央關於軍民結合,平戰結合和學會兩套本領的方針,從一九六○年開始,采取一廠一角,幾廠成線的原則,逐步發展起來的。
機械工業的動員產品,包括中型坦克、大型火炮和一般槍、炮、彈、地雷等共50多個品種,分布在全國主要省市的近2000個工廠中,每年都有一定數量的產品裝備部隊。機械工業的武器動員生產已有一定的基礎,可以根據需要立即投入生產。
有些動員產品的性能、質量都是比較好。如大型火炮。在一九七九年對越自衛反擊中,發揮了重大作用,受到老山部隊的好評。中型坦克經過實車考核,各項技術性能指標,都達到設計要求,已列為部隊裝備之一。
從六十年代開始到八十年代前期,軍工專用產品受到獎勵的科研成果,共335項。其中,獲得一九七八年全國科學大會獎100項,獲得一九八五年國家科學進步獎14項、在國家規定的六大特等獎內的有49項。獲得國防科學技術工業委員會和機械工業部的科技成果獎172項。
國防科工委、國家計委、國家經委和國家科委於一九八五年七月在評價機械工業軍工專用機械產品生產的貢獻時指出:機械工業為了滿足國防軍工的需要,這些年來,設計生產了一大批高、大、精、尖的機械產品,除了直接裝備於導彈、艦艇、飛機、坦克等的配套產品外,還為國防軍工提供了所需試驗裝置和技術裝備,如風洞、原子能設備等,並帶動了工藝技術的進步。這些新的技術,不僅保證了國防軍工科研、生產發展的需要,而且已經大量推廣民用,成為為國民經濟建設服務的一支重要力量。
為表彰從一九六一年到一九八五年期間,在國防軍工專用機械產品的生產和協作配套管理工作中,作出顯著成績的單位和個人,一九八五年六月,國防科工委、國家計委、國家經委和國家科委聯合授予機械工業係統的上海市第一機電工業局、遼寧省機械工業廳、四川省機械工業廳、機械工業部機械科學研究院、武漢鍋爐廠、機械工業部軍工局等25個單位以先進單位稱號。授予張樹楠、王新民、朱一凡、吳連等147人以先進個人稱號,向這些先進單位和個人頒發了獎狀和證書。
軍民結合的重要作用
從中國機械工業多年來擔負軍工專用機械產品生產的曆史來看,執行軍民結合方針,寓軍於民,以軍帶民,不僅適應了國防軍工的需要,而且還鍛煉、培養了隊伍,促進了機械工業製造技術水平的提高,增強了機械工業為國民經濟服務的能力。
一、充分利用原有技術基礎,投資少,見效快
一九六○年,一機部剛接受原子能設備製造任務時、曾提出過建設12個專業廠,投資8億元,從設計建設到投產,約需四、五年時間的一個方案。國家沒有批準。決定采取充分利用原有技術基礎,廣泛協作的辦法,組織成套生產,成套供應。反應堆設備共有654項,分散安排在各個製造行業的105個工廠和研究所承製。根據這些工廠和研究所的不同情況,采取不同措施。原有工藝設備能力不足的和有特殊工藝要求的,給以補充,必需的特殊工藝車間,給以新建,共投入措施費和固定資產投資3000多萬元。擴建機組共300多項設備,也采用了同樣辦法,分散安排在150個工廠和研究所承製,共用了4000多萬元。為原子能設備共投資約8000萬元,僅用了三年多時間,就製造出了第一個反應堆和擴散機組,並形成了生產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