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工專用機械產品 1(3 / 3)

這是利用四川一個省的機械工業力量,組織起來,成套製造的第一個反應堆。說明"三線"地區的機械工業,已經形成原子能設備的製造能力。

德陽第二重機廠、自貢長征機床廠、灌縣寧江機床廠、成都科學儀器廠等,對這套設備的製造,解決技術難題,都起了重要作用。

(四)受控熱核反應裝置。

受控熱核反應裝置,是大型可控核聚變、穩態途徑、磁鏡方案的試驗裝置。這個裝置,由捕集室、超導磁體保護裝置和電控係統組成。由上海先鋒電機廠、上海電器研究所、天津電氣傳動研究所和核工業部西南585研究所,聯合於一九六九年試製成功的,運行性能良好。

這套裝置采用了難度大的超導、超低溫、超高壓等技術,為研究新的能源,生產核燃料提供新的途徑,使中國受控熱核技術向前邁進了一大步,並為其他超導技術的應用,提供了寶貴的經驗。

(五)重水設備。

重水,應用於原子能反應堆中作為中子減速劑,也可用作獲得重氫(氘)的原料。生產重水的設備,按工藝過程,有電解法的水電解槽,硫化氫雙溫交換法的硫化氫壓縮機,液氨精餾法的氨離心壓縮機和各種塔、泵、閥門、儀表等共266項,由30多個工廠承製。

從一九六四年到一九七四年,共製造各種重水裝置10多套(其中少部分的設備、儀表是進口的)。

除上述以外,還提供了開采鈾礦用的采掘、破碎、選礦、純化、萃取和製造氟化鈾、六氟化鈾等設備。提供了研製、生產、試驗核彈用的大型特種水壓機,熔煉核裝料的石英罩真空電爐,630噸壓鑄機,氫氯保護超精加工的球麵車床、銑床、裝彈平板。提供了檢查核裝料質量的強脈衝加速器,測試核彈可耐受加速度的離心機,次臨界試驗裝置。提供了第一次核爆炸試驗用的鋼結構高塔架、高速電機以及地下核試驗用的大型鑽機、超細晶耐磨鑽頭和成套吊裝裝置等。提供了核彈效應的標定器、測震器、機械式與照相式垂直測震儀、測力器、位移計、壓力傳感器、電阻傳感器、光探頭、天線等多種裝置和設備。

機械工業提供的大量核能技術專用設備,不僅裝備了軍用核工業,也為和平利用原子能,發展核電站打下了基礎。

二、為宇航技術提供專用設備

(一)用於試驗方麵的:

1、20噸液壓振動台。20噸液壓振動台是測量大型導彈和大型衛星共振頻率的試驗設備。最大推力為20噸,頻率為1到300赫芝。

高頻大推力的液壓振動台係統,是發展空間技術的關鍵設備,也被國外列在技術封鎖範圍之內。在無樣機、無資料的情況下,機械科學研究所自動化研究所方道增和北京機床研究所、航天工業部511站等,從一九七三年開始,先後開展了振動測量控製裝置,高頻電液伺服閥,高壓大流量油源,高頻液壓激振器,振動係統基礎,關鍵元器件的高線性、高穩定度、遠程控製,振動技術的基礎理論和液壓振動台管路係統等8項研究工作,經過10年的攻關、改進、提高,於一九八三年試製成功。經同步通信衛星,空軍駕駛人員人體固有頻率測試和導彈發射耐振性能等多項試驗,都取得了滿意的結果。其主要性能接近國際同類裝置的水平,一九八四年通過了鑒定。

2、風洞設備。風洞是開展飛行器型號試驗和氣動力研究工作的大型裝置,其設備90%左右是由機械工業研製的。如氣源部分的風機、高中壓壓縮機、製氫氮壓縮機、貯氣罐、閥門管道等;本體部分的起動、調壓閥門、穩壓段、試驗段、噴管段、擴壓鍛、引射器、消音器等;電源及控製部分的變壓器、整流裝置、開關櫃等;以及各種測溫、測壓、測力儀表,各種機械式分力天平和儀表記錄指令係統等。

這些設備和儀器,都要根據不同風洞(有低速、跨音速、超音速、高超音速之分)的不同要求設計製造,其中噴管加工難度很大。如直徑500毫米高超音速風洞的固體噴管,內孔型麵每隔毫米就有一個直徑尺寸,共有1100個直徑尺寸,允許誤差0.05毫米,是比值很大的一個曲線錐形管。為保證尺寸精度,機械科學研究院鄭州機械所設計加工了工裝17套,革新技術17項,攻克技術難關13個。在加工中認真細致,從一九七八年九月到一九七九年五月,經過八個多月,檢驗10多萬次,才製造出各項技術指標全部達到設計要求的產品。

柔壁噴管,是代替固體噴管的一種先進結構。采用兩塊可控製的彈簧鋼板,來改變型麵以得到所需的馬赫數。每塊柔壁板長8.95米,寬1.2米,厚20毫米,厚度公差±0.1毫米。接觸氣流麵的表麵光潔度7,表麵不平度為0.08/1000毫米。每塊柔板的非氣流表麵有23個支承點,通過15套執行機構來控製每個支承點的行程。在每個支承點上裝有23個機械曲率限位器,當局部變形較大,接近臨界值時,曲率限位器發出信號,使執行機構停止動作,達到保護柔板的目的。

這項任務,是由中國氣動研究與發展中心、一機部機械科學研究院、青島鍛壓機械廠等10個單位成立聯合設計組進行研製的。聯合設計組的張協和、胡傳東等,會同有關單位,從一九七九年到一九八一年用了近兩年時間,先後攻克了柔板側大平麵精加工及其檢測、柔板熱處理、大構件焊接、柔板側壁表麵塗料及噴塗工藝、柔板螺孔應力試驗和應力檢測、柔板的強度計算以及柔板釺焊等7項課題,終於研製成功,完全達到了技術要求。

這座柔壁噴管,用戶原擬從國外購買,需450萬美元,因價格太高,改由國內製造,僅用了500多萬元人民幣。一九八五年獲得國家科學進步一等獎。

除上述設備外,還有星體試驗用直徑7米、高12米的高空環境模擬試驗艙,訓練宇航員用直徑2.6米、長6.7米的密閉艙,臂長10米的離心機、衝擊塔、飛行模擬器等。

(二)用於發射方麵的:

1、發射基地設備。戰略導彈和人造衛星,都是在基地發射。發射基地有發射、測試、加注、供電、指揮控製、氣象和防汙染等7個大係統,機械設備共2500多台套,由178個工廠和研究所研製。

發射塔是基地的一項大型關鍵設備。西昌發射中心的發射塔架,全套設備總高77米,全重1100噸,起重主鉤20噸,副鉤10噸。塔架的兩側有能旋轉180度的11層回轉平台,由液壓回轉機構驅動。是導彈發射前,對各級火箭的吊裝、對接、測試、加注以及故障排除和點火時進行供電、供氧的主要設備。

塔架在工作時,要求準確、可靠、迅速。在發射前10秒以內,各部位要全部脫離導彈本體(地麵人員已撤離,用遙控方法)。如果在10秒內脫離不了,則導彈要停止發射,而且要將各級火箭內的液體燃料全部倒出,加以清洗,重新進行吊裝、對接、測試、加注等一係列準備工作。可靠性要求很高。

這套設備,由太原重型機器廠、大連起重機廠、天津電氣傳動所、沈陽低壓開關廠、佳木斯電機廠、四川長江、山西榆次液壓件廠等20多個廠和研究所製造。由太原重機廠的顧林任技術總負責人,從一九七二年到一九八○年,在各單位共同努力下,經過不斷協調、攻關、調試、改進,才完成了任務。在曆次發射試驗中,性能良好。

除發射基地設備外,還為遠洋測量船遠望一號、遠望二號配套提供了汽輪機、汽輪發電機組、50萬大卡製冷機、汽輪消防泵、風機、水泵、壓縮機、電機、電器、儀表等船用產品。經三次遠航太平洋,都勝利地完成了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