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經營管理不善。表現在:許多社缺乏計劃管理,財務製度混亂,勞動組織不合理,生產管理製度不健全;同時大部分社幹部的企業管理水平低,技術趕不上,以至產品質量次、成本高、損失浪費嚴重。如武漢市十二木器社生產沒有計劃,承受業務經常誤期,有的誤期長達三個月;盲目購存原料,造成資金周轉不靈,靠銀行貸款維持生產。廣州市第十四五金社,34名社員不按技術專長和生產性質分工,把技藝高的集中一個組,技藝低的在一組,同鄉的一組,同姓的又一組,生產非常混亂。河南省聯社總結漯河鐵工、水冶鐵業、洛陽鐵木等三個社的共同特點為“攤子大、底子空、人員多、開支大、技藝低、質量差”,這在全國不是個別現象。
(四)政治領導薄弱,部分社組織成分不純。表現在:很多地區的生產合作社(組)還沒有或隻有很少中共黨員,一般都未建立中共的支部;政治思想領導弱。有少數社領導成分不純,甚至領導權為壞人篡奪。
經驗證明,單有合作社數量上的發展,而不適時注意質量上的提高,就不能發揮合作經濟的優越性,不能實現合作社所應擔負的基本任務。以上這些情況,如任其發展,現有社(組)不僅不能在合作化中起示範作用,而且也不能鞏固現有社會主義陣地。如不有效的進行整頓,就可能使合作社蛻化變質。因此,中共中央指示:“一九五五年應當比較普遍深入地進行一次整頓、鞏固和提高的工作”;第四次全國手工業生產合作會議並把它列為一九五五年的中心任務之一。
整頓、鞏固、提高手工業合作組織,就是針對上述主要問題,進行組織的整頓、業務的整頓、財務的整頓,以達到健全組織、改善經營管理、增產節約的目的。
二、整社的方法和取得的成效
各地對整社工作的領導,一般采取“普遍貫徹、分批整頓、掌握重點。指導一般”的做法,貫徹“點麵結合”“領導與群眾相結合”的領導方法。發揮基層社理事會。監事會的作用,不包辦代替。領導幹部親自深入重點,培養典型旗幟,以點的經驗指導麵的工作;並及時總結和交流重點社的經驗,辦短期訓練班(也有用會議形式的),或組織參觀,實地學習,培訓整社骨幹。在城市中,同行業的基層社主任以重點社為核心,劃編互助組,及時組織交流,掌握整社進展情況,推動工作前進。
從全國看,大多數社(組)都是著重整頓和端正經營思想作風,發揚民主,改進領導;但領導成份不純的社(組)則以整頓組織為主。無論那種情況,第一,都是圍繞生產進行,絕不脫離生產工作,孤立地整社。第二,通過生動例證,進行細致、耐心他說服教育工作。實踐表明,這是貫徹整頓全過程的好方法。在整社步驟上,大體分為三步進行:第一步是思想發動,反複宣傳整社的方針、政策,講清整社是為了改進生產,把社辦好,不是為了整人。打破幹部、社員的思想顧慮,提高覺悟,並結合安排生產,引導和團結社員投入整社運動。第二步是開展群眾性的深入檢查生產,由領導帶頭,揭發社內存在的缺點,引導群眾集中解決生產中的關鍵問題。第三步是總結整社收獲和缺點,進一步鞏固整社成果,建立必要與可行的民主管理、生產管理等製度,民主改選理事會、監事會,改進領導,並引導其開展以提高質量、降低成本為中心的增產節約運動,轉入正常生產,加強集中領導,發展黨團組織等。三個步驟相互銜接,不截然劃分,步步深入,步步細致。整個整社的過程是群眾提高覺悟的過程,也是生產提高的過程。
整社主要取得了以下成果:
(一)加強了政治思想工作,克服資本主義唯利是圖的經營思想和作風。在所有生產合作社(組)中通過實際事例,進行兩條道路的對比教育,劃清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思想界限;加強國家的社會主義工業化教育,明確國家工業化與手工業社會主義改造的關係。武漢市度量衡社在整頓中,采取向社員算三筆帳(算因質量低、浪費大,造成國家、合作社和社員自己的損失帳;算國家對合作社的扶持和合作社對國家的貢獻帳;算社員建社前後的生活變化帳),指出由於質量低劣,使五金公司積壓磅秤200台銷不出去,長期積壓國家資金2萬餘元;一年來因浪費造成合作社損失12700餘元,這筆錢可購買六尺車床六部,比全社現有的車床還要多,使社員大吃一驚。整社中社主任首先檢查了過去盲目接活、高估工料、非法牟取暴利,是“挖國家的肉,補自己的瘡”,“不是當國營助手,而是當國營扒手”,對社員幫助教育很大;經討論決定,自五月份起各種磅秤售價普遍調低20—28%。同時努力改善經營管理,從原來無計劃到有產量、質量、原材料消耗、工具消耗等4項計劃指標,質量基本上達到“四平八穩,標準劃一”的要求。北京市第一黑白鐵業社舉辦廢、次品展覽會,用實物、漫畫向社員說明該社成立一年來由於產品粗製濫造、退修返工,使國家、人民、合作社和社員本身損失3400餘元,社員反映說:“咱們的產品是‘二五眼’,既損害國家利益,又坑害自己”,紛紛檢討了自己追求工資、不顧質量、浪費原料等錯誤。著名的上海市鐵床社經過“合作社是怎樣發展壯大的”的分析討論,社員反映:“以前總認為我們三把頭起家,現在才認識到沒有黨和政府的關懷,國家經濟的扶持,不要說三把頭,就是三部衝床也沒有用。”事實證明,個體手工業者的資本主義自發趨勢,絕不因為進入合作社就得到解決。必須采取耐心的說服和回憶、對比、算細帳、殘次品展覽會等形象化的辦法,聯係實際,通過領導幹部的自我批評,啟發教育群眾,把加強政治思想教育,反對資本主義唯利是圖的經營思想和作用,列為經常的重要工作之一,逐步地但又堅決地引導手工業者走社會主義道路。
(二)加強了民主管理,實行民主辦社。在整社過程中,通過社章學習,對社幹部著重進行民主集中製的教育,樹立依靠社員辦社的思想和群眾路線的工作作風;對社員著重進行“合作社是誰的、怎樣辦好合作社”的教育,樹立當家作主的思想,反對隻顧自己、不關心社的雇傭觀點。在社員、社幹部提高覺悟的基礎上,針對社內存在的問題,由社主任帶頭作自我檢討,實事求是地肯定成績,指出缺點,打破群眾顧慮;同時將政治品質優良、群眾關係好、生產積極、敢於直言或開展批評的社員,培養為積極分子,通過黨團骨幹和積極分子,帶動和團結群眾參加民主檢查,進一步揭發問題,商量解決辦法,並加強幹部和社員以及師徒之間的團結。如河北省霸縣先鋒木業社主任宋寶書,在整社中檢查了自己過去包辦代替、不民主等缺點後,社員都紛紛檢查自己不關心合作社,隻顧賺錢多,不管質量次等雇傭思想,同時揭發了社內存在問題50餘件;通過民主討論,建立了原材料收發製度,嚴格執行了產品檢查製,成立了技藝研究委員會,加強了勞動紀律。社員李靜海說:“合作社真是自己的家,今後我得保證質量,包教徒弟”;隨著各小組都訂了計劃,積極開展競賽。黑龍江省牡丹江市木器社經過三天的民主檢查,社員檢討了“過去把社看成‘櫃上’,把自己看成‘長工’”的錯誤思想,提出了70餘件合理化建議,使幹部體會到集體力量的巨大,改變了領導作風。整社中還貫徹了民主選舉理事會、監事會,劃分理事會、監事會職權和定期向社員報告工作等民主管理製度。
(三)搞好以生產為中心的經營管理。如河北省的整頓工作都是從安排生產工作入手,研究解決了供銷業務中存在的問題,使整社與生產兩不誤。槁城縣皮竹小組在整頓後與供銷社訂立了產銷合同、擴大了銷路。靜海縣唐官屯鎮鐵業社整頓以後,民主修訂了計劃,改變了不合理的提成工資製為計件工資製,並組織3盤爐遊鄉修理農具。河南省蘭考縣鐵業社整頓中發現主要問題是產品大量積壓,占自有資金一倍多,於是發動社員清倉,組織積壓產品“訴苦會”,用“鐵釘哭娘”、“麥鏟告狀”等醒目口號啟發教育群眾,算浪費資金帳。社員反映,“大河沒水小河於,社辦不好吃飯都困難”。開展了銷貨運動,克服了經營困難,建立起生產管理製度。遼寧省熊嶽鎮鐵業社十分重視產品質量,采取了許多有效措施,其中之一就是舉辦廢品展覽。由於多數社員識字不多,就由講解員代廢品“訴苦”。如鐮刀訴苦:“我的名字叫鐮刀,秋收下地逞英豪,主人盲目趕任務,生產出來不牢固,下地幹活就掉褲。耽誤農民大生產,倒了牌子丟了臉,扔在倉庫無人管,連累資金不周轉,讓我終日淚漣漣。”天津市從檢查浪費作起,組織了12個行業的技藝研究委員會和169個基層技藝研究組織,推動了技藝研究工作。木器、五金、車具、針織、縫紉等五個行業創製了新產品165種。地毯社創製了纏線機器,勞動效率提高22倍。
各地整社中,還進一步明確“四服務”方針。已經整頓的社,都將改進生產技藝、提高產品質量、降低成本、勤儉辦社、反對浪費、鞏固和逐步擴大公共積累等作為生產上的中心要求。不少生產聯社還選聘技術人員和吸收熟練技工,加強技藝研究,總結和推廣先進操作方法及改進工具、利用廢品代用品、提高產品質量的經驗,加強對基層社(組)生產的領導,逐步改變技藝落後於形勢發展的要求。
(四)整頓組織,保證黨的政治領導。整社中,對領導權為壞人所操縱把持的社(組),首先都是以純潔領導成份為主,進行組織整頓。一般是從揭發壞人壞事及其給社造成的損失入手,教育和團結其中的手工業勞動者,提高其覺悟,培養骨幹力量,孤立壞人,從而對理事會、監事會進行必要的改組。但對壞人的處理,則采取慎重與嚴肅的態度。總的掌握以下原則,分別對待:對潛藏在社(組)內的特務分子、反革命分子或有嚴重貪汙盜竊行為的,不論其為社員或幹部,均開除出社,並依據材料提交法院依法懲處。對篡奪社(組)領導權的地主、富農及不法資本家等,通過民主方式,撤消他們的領導職務,以達到純潔領導成份的目的;如非被剝奪政治權利,不是潛藏的反革命特務,願意接受改造,並有生產技藝者,仍留社繼續進行改造,但加強社員群眾對他們的監督。對一般社員中有問題的人,隻要能遵守紀律,積極參加生產,仍留社進行教育改造,不一律開除出社;但如有嚴重的思想作風錯誤,則按情節輕重,分別予以批評或適當處理。對被清洗出社的人員進行教育,指出其出社後要安分守己,服從國家法令,另謀正當職業。在清除壞人的基礎上,通過改選、補選理事、監事,將從整社和生產中湧現出來的積極分子選拔到領導崗位,充實基層社(組)的領導力量;同時在當地中共黨委領導下,結合做好發展黨、團員的工作,加強黨、團組織建設,在社(組)中建立黨的領導核心,以求從政治上保證實現黨的領導。
全國手工業合作組織,通過一九五五年的全麵整頓,基礎得到鞏固,水平進一步提高,為以後的發展工作打下良好基礎。一九五五年底止,全國手工業合作社(組)達到6.46萬個,比一九五四年增加了2.29萬個,社(組)員達到220.6萬人,比一九五四年增加了近100萬人,合作組織的總產值達到20.16億元,比一九五四年增長74%。
這時的生產合作社(組),80%以上是鞏固的,其餘也都能站住腳。絕大多數社(組)都有民主選舉的理事會和監事會(或組長),有一定的生產計劃和管理製度,有公共積累,勞動生產率逐步提高,社員收入有所增加,在不同程度上顯示出了許多優越性。其中有不少先進社,黨的領導強,社的規模大,集中生產,分工協作,產品產量高、質量好,公共積累多,按勞取酬,並舉辦了各項文化福利事業,其中有的社已進行了初步的技術改造,擁有一定的動力和機具設備,實現了半機械化、機械化生產,成為當時手工業合作化的旗幟。這類合作社各地都有,如山東省濰坊市半機械化、機械化生產的合作社社員達該市社(組)員總數的30%左右。該市自一九五四年以來就開辦社員業餘文化學習,2000餘人擺脫了文盲狀態。據一九五五年統計,全國手工業合作組織的每人年產值比個體手工業者要高出44%左右。浙江省手工業合作社建立起了俱樂部41所,圖書館31所。
全國許多手工業合作社都建立了保健站、托兒所。山東濰坊新勝紅爐生產合作社經過五年的艱苦奮鬥,這時已發展到343人,39盤爐,自有資金18.3萬元,年產值約百萬元,有房屋196間,有各種機器設備,有宿舍、食堂、文娛設施、托兒所、保健站,因公致傷公費醫療、貧困年老發給補助津貼,給社員發理發、洗澡票。原為文盲,上了業餘文化學校的140人,其中由高小升入業餘中學的15人。全社有30人過去討過飯,入社後全家有吃有穿。這個社當時已成為一個半機械化的大型合作工廠。江蘇省蘇州市針織社是一九五五年成立的,有社員218人,全是婦女,有織機228台,自有資金5.47萬元,一九五五年產值33.3萬元,一年資金周轉七次,製度健全,社員缺勤很少,產品無廢品,次品也由2‰降為1‰,主任是一位有年工齡的織襪工,領導得很好。
上海市長江拉鏈廠創造了鋁合金代銅製拉鏈,質量很好,擔負了上海全市20多個拉鏈廠的原料供應,僅一九五五年上半年,就為國家節約銅料216噸。該市聯社在整社以後,為解決基層社的原料困難,在團市委和學聯支持下,發動全市少年兒童開展了收集廢鋼鐵活動。僅據一九五五年十二月份381個中小學和6個自學小組的統計,就收集廢金屬31萬斤,並且發現了不少古文物。如戰國時期的寶劍、鳳首龜紋帶鉤等,特別是發現二千七百年前的銅製孟姬一個和三千五百年前商代銅戈兩件,極為珍貴,均上繳國家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