婺源老屋·古樹·牧童晚歸(1 / 2)

婺源老屋·古樹·牧童晚歸

五一前夕,決定去趟一直想去的婺源,把這個決定告訴朋友,朋友又告訴朋友,結果出發時竟組成了一個自駕車隊。認識的不認識的,因為是隊友,也就熱絡起來。

都是風景惹的禍

有了遊伴,也就省心許多。由去過的隊友製定路線:從上海出發,經滬杭高速公路175公裏,接杭州環城高速公路(蕭山方向)上杭金衢高速公路,共252公裏,到達衢州,需4個小時;然後從205國道走常山(31公裏),轉到開化方向,最後到江西婺源,約2個小時。

我們把整個行程分成四天,第一天先在諸暨玩玩,歇於衢州;第二天從衢州到婺源,遊東線;第三天在婺源遊北線;第四天從婺源返回上海。

誰知這樣一個看上去很休閑的旅遊規劃,居然被我們弄得很忙碌,一切都是“風景惹的禍”,因為自駕車的隨意,每到一地忍不住就要停車看風景。

慕曉起古村落的名聲,第一站就決定駛向那裏,可上路不久,就驚訝地發現,隱藏在公路下邊的一個個不知名的村落,就是一幅幅自然清新的山水畫,那副見慣世事寵辱不驚的模樣,令大呼小叫的我們頓時安靜下來,遠遠地和它在心裏打個招呼,然後客氣地把它請入鏡頭。其實它們本就是一疊塵封的老照片,黑白中略略泛黃的映像,是記憶中曾經幻想過的世外桃源。

走走停停,到得曉起已是下午時分,村落有點像武俠故事的發生地,我等自然變得像俠客。隨意坐在村口左邊大樟樹的茶座裏,卻沒有小二的招呼。原來客人是可以隨便坐的,要茶就自己去茶樓點,古樸的民風可見一斑。我們的茶座正對著古橋,前後兩個古橋洞的倒影在平靜的水裏形成兩個大小不一的圓。背後有小小的瀑布和飄流的竹排,沒有一絲吆喝,坐在那裏,看看小橋上的狗,和溪邊那些散養的雞,感覺什麼都是自家的,包括身邊的風聲和水聲。

大樹底下吆喝忙

開著車,到處聞香尋飯。在當地人的推薦下,很快就找到美味的飯館。說來真慚愧,一個土雞煲,就讓大家饞態百出,直到三個土雞煲下肚,一桌人才終於停下筷子。而此時也才驚覺這家飯店的雅致:店門正對一棵百年樟樹,樹後是一彎清潭,把對麵白牆黑瓦的村莊倒映出一幅水墨畫。樹下隨意地放有一把椅子,那真是飯後的最佳棲息地,一幫人齊齊地羨慕起這家店主來。店主謙虛地笑笑,推薦我們去李坑。

李坑又名“小橋流水人家”,本以為它有附庸風雅之嫌,但幾個小時逛下來(當時並不覺得),幾乎沒有人不服氣,尤其是學古人登高再望時,眾人更是傻了:淡淡炊煙繚繞的馬頭牆勾起了心底最溫柔的回憶,山間梯田層層如抽象畫般,遠遠的,有牛背上的村童在暮色中走來,這一切,陡然間讓人心靜如水,恍如隔世。

夕陽一點點落下,太陽的影子在河裏拉得很長。遊人的腳步仍舊不急不慢,三三兩兩地穿行在“大夫第”門口淘東淘西。小橋上有農家擺的食攤,但門口的孩子並不吆喝。嘴饞的我們借著幫他做生意的名頭,坐在橋上邊吃邊幫他招呼起生意來,非常過癮,看得小孩吃吃地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