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野海南尖峰
尖峰是個地處於海口與三亞之間的小鎮,因為海南第二高峰尖峰嶺和熱帶雨林溝穀而聞名。近日在尖峰過了兩天與世無爭的生活,十分盡興。
探秘雨林溝穀
從汽車到小貨車,我們輾轉到尖峰鎮的時候,已經是晚上7點多。找到招待所,洗去一身的疲憊,出外覓食,才發現小鎮上已經冷冷清清,小店都店門緊閉。無奈地轉回招待所,偶遇隔鄰房間剛從溝穀回來的廣州驢友,她們熱情地邀請我們共進晚餐,禁不住喜出望外。
驢友對溝穀的介紹強烈地吸引著我們,第二天興奮的我們起了個大早,與開“摩的”的阿文談妥了價格,便上路了。
在山路上峰回路轉顛簸近一個小時後,便到了雨林溝穀的入口。沿著狹窄的山路開始下行,約10來分鍾後,平淡無奇的山路開始豁然開朗,茂密的各種熱帶植物使得叢林中幾乎不見陽光,倒也使一路頗為清涼。
這裏完全呈現出一種自然界的原生態,各類樹木為了爭奪陽光都拚命地往高裏長,四五十米高的樹木比比皆是,所見最高的恐有百米之巨,直衝峽穀之上。
因為廣州驢友說路線比較長,因此開始的時候我們一直埋頭趕路,一路上山泉潺潺、怪石嶙峋、藤樹糾結、奇花異草處處,彩碟圍之翩翩飛舞。也許是因為來的人少,林間沒有什麼路,但樹與樹之間極開闊,走起來也不算辛苦。叢林中,除了潺潺溪水和我們的腳步聲,四周都很靜謐,好幾次,我們在溯溪跳躍的間隙和埋頭上攀的過程中,不經意地抬頭,就會發現一株從未見過的植物,惹來一聲驚歎。而溝穀裏的飛瀑、靜泉、枯樹奇觀,更讓我們不得不感歎自然界的神奇。
一路驚歎著從路邊的一條小路鑽出,已經是近四個小時之後,向導阿文告訴我們,雨林溝穀有好幾個出口,我們現在走的是比較簡單的一條。可惜因為時間關係,我們不可能再去探其他的路,隻能惋惜著打道回府。
旅行手冊
交通:到三亞後,從三亞汽車站坐到黃流的汽車,票價16元;到黃流後轉乘往尖峰的農用車,票價2-4元;從尖峰鎮去雨林溝穀、尖峰嶺、玉女池都要坐摩的上去,一般40元,可以坐三個人;下山可以坐林場班車,但比較難等。我們包車和阿文談的價格是一天120元(包上山下山),可以免費做向導。
住宿:住在尖峰鎮上。林業局招待所是不錯的選擇,很幹淨,有電視,雙人間30-40元/人。
特別提醒:尖峰嶺還沒怎麼建設,除了當初林場修建的盤山公路,到各個景點的路都不好走,要有所準備;為避免迷路,遊玩別
忘了帶導遊,導遊費用約100元(如帶探險性質費用會增加)。
穿越尖峰嶺
因為驢友的介紹,我們第二天決定放棄走尋常山路上山,改從天池穿越原始森林到主峰尖峰嶺。一路上雨林景象與昨日的雨林溝穀頗為類似,因此開始穿越的時候一直是走馬觀花的態度,一直到向導輕聲說:“看,這便是桫欏溝了。”
當我們站在其間時,便被這兒的美景驚呆了。2億多年前與恐龍同時代的活化石植物———樹蕨(桫欏),在這裏盡情地展示著它們充滿活力的生命姿態,那蒼古的樹身仿佛記載著我們這個星球的滄桑,翠綠的葉子在微風的吹拂下像仙子一樣舞動著青春的夢想,陽光穿過熱帶雨林那獨有的生命層次,化作五彩繽紛的光環展示在你的眼前。山泉潺潺、小鳥輕歌,伴著瑟瑟的輕風,演奏出大自然中最美妙的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