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十五 人部十九
妒
《左傳》曰:叔向之母妒,叔虎之母美而不使見,叔向諫,其母曰:深山大澤。實生龍蛇,彼美,餘懼而生龍蛇以禍汝,我何愛焉,使往侍寢,生叔虎。
《毛詩序》曰:夫人無妒忌之行,惠及賤妾,進禦於君,知其命有貴賤,能盡其心矣。
又曰:不妒忌則子孫眾多矣。
《山海經》曰:秦室山有木,葉如梨而赤理,其名曰指木,服之不妒。
《文子》曰:爵高者人妒之,官大者王惡之,祿厚者怨處之。
《漢書》曰:武帝陳皇後為妒,別在長門宮,司馬相如作賦,皇後複親幸。
又曰:陳後寵衰,妒甚,令巫祭祀,以回上意。
又曰:呂氏妒戚夫人,髡鉗赭衣使舂。又斷手足,去目重身,飲瘖藥,名曰人豕。
又曰:廣川王去,嚐有疾,陽城昭信侍疾甚謹,去愛之,立為後。又有幸姬望卿,原作鄉,據馮校本改,下同。
為脩孊夫人,主繒帛,昭信譖望卿曰:與我無禮,衣服常鮮我。又傅粉,數南戶窺郎吏,疑有奸,去曰:伺之,益不愛望卿,昭信知去怒,誣言望卿,曆指郎吏臥處,具知其名,去即與昭信從諸姬至望卿室,裸形係之,令諸姬各持鐵共灼之,望卿自投井而死,昭信出之,椓陰中,割其鼻唇,斷舌,遂解置大鑊中,取桃灰毒藥並煮之,令諸姬觀糜盡,乃止。
馮敬通集曰:敬通有一婢,妻任酷妒之,擊婢無所不至,敬通乃棄遣之,因與婦弟任武達書曰:不去此婦,則家不寧,不去此婦,則家不清,不去此婦,則福不生,不去此婦,則身不榮,不去此婦,則事不成,吾數奇命薄,端相逢遭。
《典論》曰:上洛都尉王琰,以功封,其妻哭於家,為琰富貴更取妾故也。
《魏誌》曰:馮方女美,袁術納焉,甚寵幸,諸妾害其寵,因共殺而懸之,言其自縊。
又曰:袁紹婦劉氏,甚妒,紹死未殯,寵妾五人,劉盡殺之。又毀其形,其少子尚。又盡滅死妾家焉。
王隱《晉書》曰:賈充妻郭,產子黎民,三歲,乳母抱向閤,充入,黎民喜勇,《太平禦覽》五百二十一作踴。
充惡禦覽作嗚。之,郭遙望見,疑充,即鞭乳母殺之,兒思乳母而死,郭又生一男,乳母抱在中庭,充過拈頰,郭又疑,複殺乳母,男又死。
《郭子》曰:孫秀妻蒯,嚐妒罵秀為貉,秀大不平,遂出不複入,蒯氏請救於武帝,時大赦,帝曰:天下曠蕩,蒯夫人可得從其例否,秀免冠謝,為夫婦如初。
妒記曰:王丞相曹夫人,性甚忌,禁製丞相,不得有侍禦,時有妍少,必加誚責,王公不能久堪,乃密營別館,眾妾羅列,男女成行,後元會日,夫人於青疏中觀望,忽見兩三小兒騎羊,皆端正,夫人語婢雲,汝出問,此是誰家兒,奇可念,給使不達旨,乃雲,此是第四五等諸郎,曹氏驚恚,不能自忍,乃命駕車,將黃門及婢二十人,持食刀,欲自出尋討,王公亦飛轡出門,猶患遲,乃以左手攀車攔,右手提麈尾,以柄打牛,狼狽奔馳,方得先至,蔡司徒聞之,乃謂王曰:朝廷欲加九錫,公知否,王為信,自敘謙誌,蔡曰:不聞加餘物,惟聞短轅犢車,長柄麈尾爾,王大羞愧。
又曰:謝太傅劉夫人,不令公有別房,公既深好聲樂,複遂頗欲立妓妾,兄子外生等,微達此旨,共問訊劉夫人,因方便,稱關雎螽斯,有不忌之德,夫人知以諷己,乃問誰撰此詩,答雲周公,夫人曰:周公是男子,相為爾,若使周姥撰詩,當無此也。
又曰:京邑有士人婦,大妒忌,於夫小則罵詈,大必捶打,常以長繩係夫腳,且喚便牽繩,士人密與巫嫗為計,因婦眠,士人入廁,以繩係羊,士人緣牆走避,婦覺,牽繩而羊至,大驚怪,召問巫,巫曰:娘積惡,先人怪責,故郎君變成羊,若能改悔,乃可祈請,婦因悲號,抱羊慟哭,自咎悔誓,師嫗乃令七日齋,舉家大小悉避於室中,祭鬼神,師祝羊還複本形,婿徐徐還,婦見婿,啼問曰:多日作羊,不乃辛苦耶,婿曰:猶憶啖草不美,腹中痛爾,婦愈悲哀,後複妒忌,婿因伏地作羊鳴,婦驚起徒跣,呼先人為誓,不複敢爾,於此不複妒忌。
又曰:泰元中,有人姓荀,婦庾氏,大妒忌,荀嚐宿行,遂殺二兒,為屋不立齋室,唯有廳事,不作後壁,令在堂上,泠然望見外事,凡無須人不得入門,送書之人,若以手近荀手,無不痛打,客若共床坐,亦賓主俱敗,鄰近有年少,徑突前詣荀,接膝共坐,便聞大罵,推求刀杖,荀謂客曰:仆狂婦行,君之所聞,君不去,必誤君事,客曰:仆不畏此,乃前捉荀手,婦便持杖,直前向客,客既大健。又有短杖在衣裏,便與手,老嫗無力,即倒地,客打垂死,荀走叛不敢還,婦密令賝荀,雲近遭狂人,非君之過,君便可還,荀然後敢出,婦兄來,就荀共方床臥,而婦不知,便來捉兄頭,拽著地欲殺,方知是兄,慚懼入內,兄稱父命,與杖數百,亦無改悔。
又曰:諸葛元直妻劉氏,大妒忌,恒與元直杖,與杖之法,大罪十,小罪五,然得手摩,不得一一受也,常行杖小重,元直不勝痛,才得一兩,仍以手摸,婦不不下疑有脫文。誤打指節腫,從此作製,每與杖,輒令兩手各捉糸忌跗,元直□□□遇見婦捉糸忌跗欲成衣,謂當與己杖,失色怖,婦曰:不也,捉此自欲成衣耳,乃欣然。
《異苑》曰:吳興桑乞妻,臨終執乞手雲,我死,為當婚否,乞言不忍也,服竟更娶,白日見其死婦,語之雲,君先結誓,雲何負言,因以刀割其陽道,雖不致死,人性永廢。
俗說,桓溫平蜀後,以李勢女為妾,南郡主甚妒,已具美婦人也。
【詩】魏陳王曹植詩曰:嗟爾同衾,曾弗是誌,寧彼冶容,安此妒忌。
【賦】梁張纘妒婦賦曰:惟婦怨之無極,羌於何而弗有,或造端構末,皆莠言之在口,常因情以起恨,每傳聲而妄受,乍隔帳而窺屏,或覘窗而瞰牖,若夫室怒小憾,反目私言,不忍細忿,皆成大冤,閨房之所隱私,床笫之所討論,鹹一朝之發洩,滿四海之囂喧,忽有逆其妒鱗,犯其忌製,赴湯蹈火,瞋目攘袂,或棄產而焚家,或投兒而害婿。
淫
《周易上係》曰:冶容誨淫,誨,教也。
《洪範五行傳》曰:蜮射人者,生於南方,謂之短狐,故南越多蜮,蜮者,淫女惑亂之所生也。
《毛詩》曰:鄘柏舟桑中,刺奔也,衛公室亂,男女相奔,至於世族在位,相竊妻妾,期於幽遠,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宮,送我乎淇之上矣,桑中上宮,所期之地,淇,水名也。
又曰:齊雞鳴南山,刺襄公也,鳥獸之行,淫乎其妹。
《左傳》曰:僖中疑當作左傳僖中曰:按本書所引《左傳》分卷或與今本不同如僖公昭公,有分卷為上中下者,本條見僖十七年,正值中卷,故雲僖中,前卷五社篇引左傳昭上曰:同此。齊侯好內,多淫,內嬖如夫人者六人。
《戰國策》曰:秦宣太後愛魏醜,後病,且令曰:我死,必以魏子為殉,庸芮為諫曰:以死為無知,何空以生所愛,葬無知之死,人若有知,先王積怒久,太後救過不暇,何得更殉魏醜,後乃止。
《列子》曰:鄭公孫穆好色,後庭數十,皆擇稚齒,屏親昵,絕交遊,於後庭以晝足夜,三月一出,意從未愜。
《博物誌》曰:三身國,一頭三身三手,昔容成氏有季子,好淫,白日淫於市,帝放之西南,季子妻馬生子,人身有尾蹄。
《漢書》曰:五鳳中,濟北王終吉,所愛奴,與八子及諸禦妾為奸,終吉與共被席,或晝日使裸伏,犬馬交接,終吉親觀,產子,輒曰:亂不可知,丞相禦史奏,終吉位諸侯王,以置八子,秩比六百石,所廣嗣重祖,而終吉禽獸行亂,勃逆人倫,請削四縣。
又曰:許皇後坐執左道,廢處長信漢書九十七下作定。宮,姊孊為龍嵒思侯夫人,寡居,淳於長與孊私通,因娶為小妻,許後因孊賂遺,欲求複為婕妤,長受後金錢乘輿服物千餘萬計,為白上,立為左皇後,孊每入長信宮。長與孊書,戲許後。
華嶠《後漢書》曰:梁冀愛監奴秦宮,官至太倉令,得入妻壽所,壽見宮,屏禦者以言事,因通焉,宮威權大震,二千石皆拜謁之。
範曄《後漢書》曰:赤眉發掘諸陵,取寶貨,汙辱呂後,凡有玉匣者,皆如生,故赤眉多行淫穢。
臧榮緒《晉書》曰:賈充後妻郭氏。又生二女,少有淫行,年十四五,通於韓壽,充未覺,時外國獻奇香,世祖分與充,充以賜女,充與壽坐,聞其衣香,心疑之,充家嚴峻,牆高丈五,薦以枳棘,周行東北角,有如狸鼠行跡,充潛殺知婢,遂以女妻之。
沈約《宋書》曰:楚王山陰公主,廢帝姊也,肆情淫縱,以吏部褚淵貌美,請自侍十日,帝許之,淵雖遂旨,以死自固。
《列女傳》曰:夏姬者,陳大夫徵舒母也,狀美好,老而複壯者三,三為王後,諸侯爭之,莫不迷惑,陳靈公與孔甯儀父皆通焉,或衣其衣,或裝其幡,幡,蔽膝衣。以戲於朝。
《列異傳》曰:漢桓帝馮夫人病亡,靈帝時,有賊盜發塚,七十餘年,顏色如故,但小冷,共奸通之,至鬥爭相殺,竇太後家被誅,欲以馮夫人配食,下邳陳公達議,以貴人雖是先所幸,屍體穢汙,不宜配至尊,乃以竇太後配食。
《論衡》曰:書雲,齊桓公負婦人以朝諸侯,管仲曰:吾君背疽瘡,不得婦人不愈,此虛也。
《風俗通》曰:平原君讞□譚娶周碧為妻,譚陰陽不屬,令碧與李方張少奸通,冀得其子。
《語林》曰:劉道真子婦始入門,遣婢原作婦,據馮校本作婢。虔,劉聊之甚苦,婢固不從,劉乃下地叩頭,婢懼而從之,明日語人曰:手推故是神物,一下而婢服淫。
傳曰:衛宣公烝於夷薑,生急子,薑,公之母,淫上曰蒸。
晉祁勝與鄔臧,通室易妻。
愁
《左傳》曰:晉人謀去故絳,諸大夫曰:必居郇瑕氏之地,沃饒而近盬,魏獻子曰:不如新田,土厚水深,居之不疾,郇瑕氏土薄水淺,其惡易覯,覯則民愁,愁則墊隘,於是乎有沉溺重膇之疾。
又曰:吳公子劄來聘,請觀於周樂,為之歌頌,曰:至矣哉,哀而不愁,知命也。樂而不荒,節之以禮 。《莊子》曰:不知乎人,謂朱愚,知乎則反愁我軀,不仁則害人,仁則反傷吾身,不義則傷彼,義則反愁我己。
《吳越春秋》曰:越王念吳,欲複讎,愁心苦誌,中夜抱柱而哭,承之以嘯,群臣聞之曰:君王何愁心之甚也,夫複讎謀敵,非君王之憂,自臣下之急務也。
《史記》曰:虞卿著書八篇,號曰虞氏春秋,太史公曰:虞卿非窮愁,不能著書,自見於後世。
《後漢書》曰:梁冀妻色美,善為妖態,作愁眉,具美婦人。
《楚辭》曰:天問者,屈原所作也,屈原放逐,憂心愁悴,彷徨山澤,經曆陵陸,嗟號日聞,仰天歎息,楚有先王之廟,及公卿祠堂,圖畫天地山川,神靈奇偉,及古賢聖怪物行事,周流罷倦,休息其下,仰見圖畫,因書其壁,嗬而問之,以洩憤懣,舒寫愁思。
又曰:漁父者,屈原所作也,屈原馳逐江湘之間,憂愁吟歎,而漁父避世隱身,釣魚江濱,欣然自樂,時遇屈原川澤之域,怪而問之,遂相應答。
《晉書》曰:王丞按當作承,下同,參下郭子條。
去官東渡,是時道路寇盜,人懷危懼,丞每過艱險,處之若夷然,雖家人,不見其愁喜之色。
《郭子》曰:王東海初過江,王丞(《太平禦覽》四百六十九作承)字安期 。登琅邪山,歎曰:我由來不愁,今日直欲愁。
【詩】後漢張衡四愁詩曰:我所思兮在泰山,欲往從之梁甫艱,側身東望涕霑翰,美人贈我金錯刀,何以報之英瓊瑤,路遠莫致倚逍遙,何以懷愁心煩勞。
又曰:我所望兮在桂林,欲往從之湘水深,側身南望涕霑襟,美人贈我翠琅玕,何以報之雙玉盤。
又曰:我所思兮在漢陽,欲往從之隴阪長,側身西望涕霑裳,美人贈我貂襜褕,何以報之明月珠。
又曰:我所思兮在雁門,欲往從之雪紛紛,側身北望涕霑巾,美人贈我錦繡段,何以報之青玉案。
晉張載擬四愁詩曰:我所思兮在南巢,欲往從之巫山高,佳人遺我筒中布,何以報之流黃素。
又曰:我所思兮在朔湄,欲往從之白雪霏,佳人遺我雲中翮,何以贈之連城璧。
又曰:我所思兮在隴原,欲往從之隔秦山,佳人遺我雙角端,何以贈之雕玉環。
又曰:我所思兮在營州,欲往從之路阻脩,佳人遺我綠綺琴,何以贈之雙南金。
宋王徽詠愁詩曰:自予抱羈思,眇與日月長,載離非宋遠,誰謂河難航,憂隨積霖密,慨因朗旭彰,負之苦不勝,即之竟無方,如彼引鯤魚,待盡守空梁,天地豈私貧,運至豈固當,既悟非形兆,茲數詎可攘。
梁王僧孺夜愁示諸賓詩曰:簷露滴為珠,池水合如璧,萬行朝淚瀉,千裏夜愁積,孤帳閉不開,寒膏盡複益,誰知心眼亂,看朱忽成碧。
又忽不任愁聊示固遠詩曰:去秋客舊吳,今春投故越,淚逐東歸水,心掛西斜月,未應歲貶顏,直以憂殘發。
梁劉孝綽夜不得眠詩曰:夜長愁反覆,懷抱不能裁,披衣坐惆悵,當戶立徘徊,風音觸樹起,月色度雲來,夏葉依窗落,秋花當戶開,光陰已如此,複持憂自催。
梁劉孝先和兄孝綽夜不得眠詩曰:夜愁眠不安,起望台南端,葉慘風聲異,樓空月色寒,笙冷調簧數,弦脆上琴難,百年行詎幾,萬慮坐相攢,誰家有明鏡,蹔借照心看。
【賦】魏陳王曹植敘愁賦曰:時家二女弟,故漢皇帝聘以為貴人,家母見二弟愁思,故令予作賦曰:嗟妾身之微薄,信未達乎義方,遭母氏之聖善,奉恩化之彌長,迄盛年而始立,脩女職於衣裳,承師保之明訓,誦六列之篇章,觀圖像之遺形,竊庶幾乎皇英,委微軀於帝室,充末列於椒房,荷印紱之令服,非陋才之所望,對床帳而太息,慕二親以增傷,揚羅袖而掩涕,起出戶而彷徨,顧堂宇之舊處,悲一別之異鄉。
又愁思賦曰:四節更王兮秋氣悲,遙思惝怳兮若有遺,原野蕭條兮煙無依,雲高氣靜兮露凝衣,野草變色兮莖葉希,鳴蜩抱木兮雁南飛,歸室解裳兮步庭前,月光照懷兮星依天,居一世兮芳景遷,鬆喬難慕兮誰能仙,長短命也兮獨何怨。
又九愁賦曰:嗟離思之難忘,心慘毒而含哀,踐有畿之末境,超引領之徘徊,眷浮雲以太息,原攀登而無階,匪徇榮而愉樂,信舊都之可懷,恨時王之謬聽,受奸枉之虛辭,揚天威以臨下,忽放臣而不疑,登高陵而反顧,心懷愁而荒悴,念先寵之既隆,哀後施之不遂,雖危亡之不豫,亮無遠君之心,刈桂蘭而秣馬,舍予車於西林,原接翼於歸鴻,羌高飛而莫攀,因流景而寄言,鄉一絕而不還,傷時俗之趍險,獨惆悵而長愁,感龍鸞而匿跡,如吾身之不留,竄江介之曠野,獨眇眇而汎舟,思孤客之可悲,湣予身之翩翔,豈天監之孔明,將時運之無常,謂內思而自策,筭乃昔之愆殃,以忠言而見黜,信無負於時王,俗參差而不齊,豈毀譽之可同,競昏瞀以營私,害予身之奉公,共朋黨而妒賢,俾予濟乎長江,嗟大化之移易,悲性命之悠遭,愁慊慊而繼懷,恒慘慘而情挽,曠年載而不回,長去君乎悠遠,禦飛龍之蜿蜿,揚翠霓之華旌,絕氣霄而高騖,飄弭節於天庭,披輕雲而下觀,覽九土之殊形,顧南郢之邦壤,鹹蕪穢而倚傾,驂盤桓讓路以悲服,仰禦驤以悲鳴,紆予袂而收涕,仆夫感以失聲,履先王之正路,豈淫徑之可遵,知犯君之招咎,恥幹媚而求親,顧旋複之無軌,長自棄於遐濱,與麋鹿而為群,宿林藪之葳蓁,野蕭條而極望,曠千裏而無人,民生期於必死,何自苦以終身,寧作清水之決泥,不為濁路之飛塵,踐蹊徑之危阻,登岧嶢之高岑,見失群之離獸,覿偏棲之孤禽,懷憤激以切痛,若回刃之在心,愁戚戚其無為,遊綠林而逍遙,臨白水以悲嘯,猿驚聽而失條,亮無怨而棄逐,乃全行之所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