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升職與你無緣(3 / 3)

請你記住在跳槽時不要拋棄過去的一切,好好地總結經驗,把過去的經曆當作一麵鏡子反省一下自己,然後校正自己的不妥的行為,經營自己的長處,這是你從過去工作中積澱下來的“金子”,有助於你跳到一個新單位後有個高的起點,那麼,你的跳槽轉職更易取得成功。

跳槽要三思

一思:對方企業的發展前景

跳槽前對招聘企業的前景和規劃必須有一個十分全麵的了解:如該企業技術含量在同行業中是否具有相當的競爭力?目前該企業是否有追加投資的可能?其產品在市場上受歡迎程度如何?該企業是否頻頻在各大媒體刊登各類招聘廣告?這類廣告是由於企業的規模擴充而刊登,還是由於人才的時常流出所致?所有這些情況、都應有所了解,了解該企業的發展前景,對求職者本人的職業生涯將會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

二思:招聘職位的真實含義

求職者往往為一些比較好聽的頭銜所打動,而忽略了其真正的工作價值和內涵。例如,有的企業在招聘文員時冠以“行政助理”的名義,而招聘業務員時則冠以“銷售代表”這一比較動聽的招牌。再比如,有的企業招聘的某些職位充其量不過是辦事員罷了;而很多企業通常以副總經理主管某一部門,從而剝奪了被冠以“經理”頭銜者的實權。因此,求職者在麵試時,應當同主考官進行工作範疇與職權範圍的詳細磋商。在正式被錄用後簽署有關的合同前,應當對本人所應聘職位的工作性質有一個十分明確的了解和定位。

三思:應征職位真實的含金量

眾多的跳槽者往往盲目地為“高薪”或者老板輕率的口頭承諾所吸引,繼而盲目跳槽。例如某集團企業許諾30萬年薪招聘一個銷售經理,隻不過是一場嘩眾取寵的鬧劇。該企業絕對沒有這樣的實力,隻不過是為了策劃一個轟動效應而導演的一場騙局而已。因此,應征者在應聘某一職位時,應當十分理智地分析市場對該類人才的需求情況。以及應聘者本人的真正的市場價值,而不能被所謂的高薪衝昏了頭腦,忘乎所以。

有了本錢再跳槽也不遲

年青人往往憑一時衝動就輕率作出跳槽的選擇,而一位青年朋友則以自己的親身經曆告訴我們:有了本錢再跳槽也不遲。他說:三年前我大學畢業,學的是國貿,雖然讀的是大專,可在校時通過了英語6級和計算機2級,另外還有多項獎勵證書,帶著這些材料和發表的十幾篇文章,順利地進入到了一家集團公司擔任秘書。

剛開始上班還有一股新鮮勁,可後來的日子我漸漸覺得工作像白開水一樣無味,整天做的就是會議紀要、打掃清潔、來客端茶這一類初中生都可以幹的事情,加之剛來對公司不熟悉,領導也不怎麼信任我。

煩躁之中,我將心思告訴早我幾年畢業的好友阿華,並說明我想立即辭職跳槽到其他公司。阿華思考了片刻問我:“你認為跳槽後能找到比這更好的單位嗎?要知道你所在的公司在本地也是小有名氣。”之後他又說:“你別忙跳槽,先熟悉公司的各種管理製度管理方式,盡力熟練寫好各種公文寫法,掌握好傳真機、秘書電話的操作,即使出現小問題也能動手解決。就這樣多學點東西,有了本錢再跳槽也不遲,那時有了經驗身價也會提高。”

一年過去了,一個愉快的周末下午,從南方歸來的阿華邀我坐在當初一起談心的小酒店,問我是否決定要跳槽了。我感到很奇怪,說:“我在這家公司幹得好好的,現在領導器重信任我,安排重任,工資提高了,福利也好了,幹嘛要跳槽?”阿華笑著說:“去年我到廣州去以前的這時候,你不是要辭職嗎?”我這才想起去年對他說起的煩躁。

是啊!人有一種衝動的本性,有時事情沒考慮成熟就怨天尤人,而沒有好好地反省一下自己。剛開始時我自認為大材小用,幹工作不認真不積極,老板當然就不放心信任你了。可後來當我將心思沉入到每一件事情中去時,得到的結果卻完全不同。有許多事情並不是別人怎麼樣,關鍵是你自己的態度和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