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①當時法律規定,在教堂禮拜結束之前,酒店不得出售酒類,對違者課以罰款,對告發者獎以罰款之半數。
邦布爾夫婦被撤職以後,逐漸陷於窮困潦倒之中,最後在他倆一度對其他人作威作福的那所濟貧院裏淪為貧民,有人聽邦布爾先生說起,他背運、潦倒至此,簡直連感謝上帝把他與老婆分開也打不起精神。
凱爾司先生和布裏特爾斯仍舊擔任原來的職司,盡管前者已經禿頂,布裏特爾斯這個大孩子也已頭發斑白。他倆住在牧師先生家中,對這一家人以及奧立弗、布朗羅先生、羅斯伯力先生的服務卻是同樣周到,村民們直到今天也分不清楚他們到底屬於哪一家。
查理·貝茲少爺叫賽克斯的罪行嚇破了膽,他進行了一連串的思考:正派的生活究竟算不算最好的。一旦認定這種生活理所當然是最好的,他便決定告別往昔,改過自新。在一段時間裏,他拚死拚活地幹,吃了不少苦頭。不過,他憑著知足常樂的個性和向善的決心,終於獲得成功,一開始是替莊戶人打打短工,給搬運夫當下手,現在成了整個北安普頓郡最快活的畜牧業新秀。
現在,筆者的手在行將完成自己的使命時變得有些發顫,很想拿這些故事的線,多織一會兒布。
我與書中的人物相處了這樣久,但仍願意陪著他們再走一程,我要奮筆疾書他們的歡樂,分享他們的幸福。我很想讓新婚的露絲·梅萊展示出全部的風采和韻致,將柔和的清輝撒在她那與世無爭的人生道路上,撒在所有與她一起走在這條路上的人們身上,並且照進他們的心田。我要描繪她冬日圍爐和生氣盎然的夏日長聚的活力與歡樂。中午,我要跟著她穿過酷熱的原野,月夜漫步時,我要聆聽她用甜美的嗓音低聲唱出的曲調。我要注視著她出門樂善好施,在家含著微笑、孜孜不倦地履行天職。我要描述她和她姐姐的遺孤的幸福,她倆相親相愛,常常在一起想像失去的親人長得像什麼樣子,一想就是幾個小時。我要再一次把圍聚在她膝前的那些歡樂的小臉蛋召到跟前,聽一聽他們那快活的卿卿喳喳。我要在記憶中喚起那清脆的笑語歡聲,刻畫在她那雙溫柔的藍眼睛裏閃動著的同情的淚花。這一切,以及千百次的眼神與微笑,數不清的思想和言語——我都想—一記錄下來。
日複一日,布朗羅先生怎樣繼續用豐富的學識充實他的養子的頭腦,隨著孩子的天性不斷發展,希望的種子已經破土而出,大有可能成為老先生希望看到的那種人,布朗羅先生對他的鍾愛也日益加深——他又是怎樣在孩子身上不斷找到老朋友的特征,這些特征在他自己的心坎上喚起了久已逝去的回憶,既牽動憂傷,又帶來甜蜜與溫馨——兩個孤兒經曆了磨難,他們如何記取教訓,善待他人,互敬互愛,熱誠感謝庇護、保全了他倆的上帝——這一切都是毋庸贅述的事情。我已經說過了,他們確實很幸福。如果沒有強烈的愛,沒有仁愛之心,如果對以慈悲為信條、以博愛一切生靈為最高標誌的上帝不知感恩,是絕對得不到幸福的。
在那個古老鄉村的教堂墓地裏,矗立著一塊白色的大理石墓碑,上邊直到今日還隻刻著一個名宇:艾格尼絲。墓穴裏沒有靈柩,也許要過許多年,才會有另外一個名字刻上去。然而墳墓隔不斷死者生前友人對他們的愛,如果他們身後時常回返塵世,魂遊一處處愛的聖地,我相信艾格尼絲的陰魂有時就在這個神聖的角落盤旋。盡管這個角落是在教堂裏,柔弱的她又曾迷途忘返,我還是相信她會到這裏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