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女性的心理特點及調理
人的年齡分為三種:一是實際年齡,二是健康年齡,三是心理年齡。女性的身體健康與心理健康同樣重要,所以,要保持身體健康必須做好心理調適,心理健康會使人顯得更年輕,更有朝氣。
1.中年女性心理健康的標準
心理學家指出:人的心理健康是戰勝疾患的康複劑,也是獲得機體健康、延年益壽的要素。一般來說,衡量中年女性心理健康的標準有以下幾點。
善於調節與控製情緒 包括受到一定刺激時要有合理的情緒反應;情緒隨著客觀情況的變化而轉移,當引起情緒變化的因素消失以後,情緒反應也能逐漸消失;經常保持情緒穩定性好;經常保持心情愉快,有利健康。
能保持人格的完整與和諧 心理健康的中年女性,應能保持行為動機與所達到的目的具有一致性,精神狀態或情緒與行為是協調統一的。
保持良好的人際關係 保持良好的人際關係,是中年女性心理健康的重要標誌。因為人際關係的好壞,不僅影響工作、學習和生活,而且還會影響一個人的心理,所以中年女性應掌握好人際關係的處理藝術,對人和諧友善,嚴以待己,寬以待人,有利促進心理健康。
心理恢複的能力較強 受到創傷後,能通過自我心理調整快速恢複到正常水平,走出不愉快的陰影。
與環境能充分適應 要想生活得愉快,心理應隨著環境的變化而改變,並且要盡快適應環境。
有切合實際的生活目標 如果生活目標定得太高,很容易產生挫折感,不利於身心健康。心理健康的中年女性能正確衡量自己,根據自己的條件,確立生活的目標。
能與現實環境保持接觸 與現實社會環境和周圍人保持接觸,是維護心理健康的重要手段。
有充分的安全感 安全感是人的基本需要之一,如果惶惶不可終日,人會老得很快。抑鬱、焦慮等心理會引起消化係統功能的失調,甚至會導致病變。
能維護集體,發揮個性 心理健康、品德高尚的女性,總是盡自己的最大努力來維護集體利益,把自己和集體緊密聯係在一起,以集體為榮。
能遵守社會規範,基本需求適當 遵守社會規範是任何社會人的行為準則。一個心理健康的中年女性,其行為是不會逾越社會道德規範的。
2.中年女性心理健康的要求
(1)要熱愛生活,有正確的奮鬥目標,善於接受新鮮事物,有較強的事業心和進取心,能發揮能動性,具有主動為社會服務的公德,不計較個人得失。能克製不切合實際的需求和欲望,能克服工作和生活中的困難,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2)具有實事求是的態度,對現實有客觀、清醒的認識,能根據現實情況的變化適當調節自己的心理狀態,對未來充滿信心。
(3)有自信心,能獨立、果斷地工作,不魯莽,有頑強不屈的工作精神,不怕困難,勇往直前。
(4)能正確地認識和對待自我。對自我的價值有正確的評價,知道自己的長處和不足,相信自己,尊重他人,既不自滿也不自卑。一切行為三思而後行,既對自己負責,也對他人和社會負責。
(5)能夠適應正常的工作、學習和生活,要不斷地學習和實踐,不斷提高自己。
(6)要有自我控製能力,保持情緒穩定,遇事不急躁,性情樂觀開朗,能積極地調整和控製自己的意識和行為;當受到挫折和突然的打擊時能冷靜對待,能在較短時期內調整自己的反常心理,擺脫逆境;對不愉快的事情不去反複回憶,能保持愉快而平和的情緒和心理狀態。
(7)擁有和諧的人際關係,能與多數人友好相處,感情上能與人相互交流;尊重他人,有謙讓精神,具有給予和接受他人友愛的能力。要正確對待他人,不要以為他人處處事事刁難、排擠自己,要能夠從疑慮和不安中解脫出來。
(8)心理康複的能力較強。受到創傷後,能通過自我心理調整快速恢複到正常水平。總之,一個心理健康的中年女性應能用理智駕馭自己的情感,保持健康的心態。
3.女人40歲要有一顆年輕的心
一個人的容貌和心理健康有很大關係。所謂“相由心生”,性格開朗的人一般看起來會顯得比較年輕。因此,讓心理年齡保持年輕是保持青春的一個重要方麵。
中年女性要延緩衰老,一定要注意以下幾點:
(1)保持心理健康,不自卑,更不要自棄,要相信自己。
(2)做事積極、主動,多想多做,不要總是處於被動狀態。
(3)保持儀表的整潔美觀,注意美容。
(4)多參與社交活動,多做有公益的事,跟上社會的發展。
(5)學習新知識,繼續發揮潛力,每天都在進步,使頭腦清醒不退化。
人的身體就像一台機器,要想運行得好,就必須常給機器做“保養”。經常鍛煉身體不但能使人精力充沛,還能陶冶性情,使身體和心理都保持健康。
4.要調理好心理壓力
心理學家認為,女性普遍感到辛苦、壓力大的原因,除了有社會外界和家庭的因素外,更多的是源於中年女性自身的心理因素——“心累”才會身累。
中年女性正處在事業發展的重要階段,在生活上要麵臨“上有老,下有小”的局麵,此外,在長期的社會環境中,她們還要麵對複雜的人際關係,如上、下級的隔閡和同事的競爭,所有這些均可使中年女性的心理穩定性受到損害;加之成年累月的疲勞,女性常常出現生理狀態的失調,易產生焦慮、抑鬱和早期衰老等疾病。諸多因素說明,中年是女性承受壓力最多、最大的階段,這也是導致中年女性長期處於心理失衡狀態、易患身心疾病的根本原因。
其次,造成中年女性的心理障礙還有夫妻感情不和、婚姻糾紛、家庭破裂等方麵的原因。心理學家認為,夫妻在工作上應互相幫助和互相鼓勵,在生活中應互相關懷和相互照顧。如果夫妻不和睦,會給雙方的精神和生活帶來很多痛苦,甚至是終生的心理負擔。另外婆媳、妯娌之間都難免有些摩擦,如果處理不好,也會加重心理負擔。長此以往,人就會出現敏感、焦慮、憂鬱、退縮等情緒障礙以及性格改變,進而還會誘發多種身心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