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學術論壇
第一節 美國艾滋病的現狀及防治策略
1994年美國發現了62例感染了HIV-2,從此,美國為了防止HIV-2在美國傳播,因而花2,000萬美元用於對捐獻的血液進行檢測。因為美國曾因血液和血液製品受到HIV汙染而使6,400人受到感染。
美國有文獻報道:大約有5%-8%的HIV-1感染者已健康地、無症狀地存活了12年-16年以上,包括部分HIV-1感染的兒童病例,發展為艾滋病的生存期可達到8-9年,這些人群被稱為感染HIV-1的長期存活者。通過深入研究、發現與病毒特性,病毒NEF基因,病毒的核酸序例變異,機體免疫功能變化等因素有關。
據報道美國現有吸毒者2,500萬人,每年除耗去毒品費1,000億美元外,還對艾滋病的傳播起到“雪上加霜”的作用。
從1981年至目前,美國艾滋病發展情況是引人注目的。從1981年-1988年,HIV感染者有10萬餘例,1990年美國公共衛生署估計HIV患者約為100萬人,1991年美國報道HIV的感染者達150萬人,1994年HIV感染者約有200萬人,艾滋病人441528例,1995年初,美國HIV感染者約達250萬,艾滋病人501300人,1995年11月26日報道美國艾滋病病人已達75萬人。
防治策略
美國對艾滋病的認識隨著疫情的嚴重而逐步加深,其防治策也是逐步加強的,大體如下:
(1)統一認識采取行動
自從1981年在美國發現艾滋病以後,很快引起美國專家們的注意,次年美國CDC第一次提出了艾滋病監測的病例定義。1985年CDC修改病例定義,當年4月在美國亞特蘭大市召開首屆國際艾滋病會議,引起了美國政府和人民的注意。因當時病因尚未明確,故美國政府和醫務界主要從症狀學方麵實施早期發現的對策。在各個城市設立主動和被動監測係統、動員有關醫務人員調查了解可疑患者和符合艾滋病定義的病例,以及通過私人開業醫師和政府衛生係統口頭及書麵報告來發現可疑者,以後逐步建立快速的疫情報告。
通過健康教育使同性戀的艾滋病人逐步有所減少。近來,異性戀的艾滋病人又有所增加,CDC正以最新知識和技術為依據,對全民進行健康教育。各種學術團體,包括宗教團體都參與預防艾滋病的宣傳教育,尤其對婦女及青少年進行健康教育,對美國的初中、小學生普遍開展預防艾滋病課程教育,對高中生、大學生要求基本掌握預防艾滋病的醫學知識和方法。家長和學校、社會密切配合對子女進行道德、倫理教育,要求孩子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對“性”采取謹慎、嚴肅、負責態度,批判“性自由”、“性解放”所造成的嚴重後果。對吸毒人群及靜脈注射用具采取管製措施,因這些人多數處於社會最低層,文化素質差、犯罪率高,不守法紀,回避教育、拒絕教育是美國控製艾滋病傳播的一大棘手問題。
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財力研究艾滋病病毒的檢測方法及抗體的測定方法,開展血液製品的監測、髒器移植、人工授精的防範等方麵研究,做出顯著的成績,對美國防止艾滋病的傳播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此外,還規定新兵服役必須經艾滋病的檢測,艾滋病病毒抗體陽性者一律不許參軍,即使這樣嚴格,目前軍中已發現1100例HIV感染者。
(2)研究艾滋病疫苗屢遇困難、多次挫折
美國科學家認為,完全消除艾滋病的傳播是難以做到的,製服艾滋者的根本途徑是製造艾滋病的疫苗。目前有滅活艾滋病毒疫苗、減毒艾滋病疫苗、活艾滋病疫苗、艾滋病毒包膜蛋白疫苗及活重組疫苗。但目前還沒有一種對艾滋病有效的疫苗。因為艾滋病毒變異很快,有20%的遺傳物質因人而異。因此,不得不製造多種預防艾滋病的疫苗,但還趕不上HIV的變異,要想控製艾滋病病毒的繁殖將是十分困難的。
艾滋病的基因組中含有gag、pol和en等基因。gag基因為組成病毒核心的五種核酸核蛋白的編碼,“pol”基因為複製逆轉錄酶編碼,是聯接包膜與核心的跨膜蛋白。這些基因編碼蛋白在各種類型的艾滋病毒中是一致的,而且也是它的要害部位。針對這些基因編組蛋白采取有效的攻擊措施,使基變性將為製造新疫苗帶來曙光。還有利用基因工程即重組DNA技術,可以研製出喪失致病力的艾滋病毒,可以設計製造一個高產量係統,製造大量、安全、經濟的艾滋病疫苗。目前,美國已製出可以使動物產生艾滋病毒抗體的疫苗。另一美籍華裔科學家黃以靜利用基因工程培養一種對人體無害的艾滋病毒疫苗,繼續試驗工作仍在進行中,何時能用於臨床,人們正拭目以待。
走多學科並舉、聯合攻關的道路,研製有效藥物
根據美國製藥協會調查:目前,美國有41家公司生產77種抗艾滋病和藥物疫苗,其中有55種屬新藥和疫苗。如疊氮胸苷(AZT)、雙脫氧肌苷(dd1)、雙脫氧胞苷(ddc)、雙脫氧胸苷(D4T)四種是通過抑製逆轉錄酶而延緩艾滋病病毒的複製。FDA(美國食品及藥品管理局)已批準在臨床上使用。美國霍普城貝奇曼研究所的研究人員在實驗室裏製成一種合成的核糖酶,可能有效地使艾滋病毒在遺傳上變成殘疾,從而阻止艾滋病毒的繁殖。但迄今為止,尚未研究出一種特效藥和有效的疫苗。因此,美國許多科學家對中醫藥防治艾滋病頗感興趣,轉而與中國的中醫藥專家探討,共同研製和探索中醫、中藥、中西醫結合攻克艾滋病問題。
投入大量經費防治艾滋病
美國目前是艾滋病肆虐最厲害的國家之一,已花數百億的防治費用。目前一個軍隊艾滋病患者平均要花費14萬美元。每個普通艾滋病患者從診治到死亡的全過程中平均終身醫療費用約8萬美元;1986年美國用於艾滋病的直接費用11億美元,1989年美國支付艾滋病的費用20億美元;1990年對艾滋病研究的捐款達10億美元,1991年支付108億美元;1995年支付200多億美元。美國對WHO組織的全球艾滋病規劃捐款;1986年為100萬美元;1978年為500萬美元;1988年為1500萬美元,1990年為5000美元,隨著疫情的發展,美國為此付出的捐款還要增多。總之,縱觀美國狀況反顧我國的嚴峻現實,為了防治艾滋病為了子孫後代,為了國家繁榮昌盛,必需實行全社會政治總動員。
(1)動員各部門,各社會團體、各民族參與落實各項政策措施和組織措施;
(2)與公安、衛生、民政等部門聯合組織禁毒、戒毒、禁止嫖娼、賣淫;
(3)與衛生防疫部門配合,解決血液及血液製品的檢測及防範措施,做好人工移植、醫源性傳播的防範等;
(4)垂直傳播的防範。
建議對感染HIV的孕婦要終止妊娠,對感染HIV的孕婦要實行藥物預防如服AZT等。分娩時要剖腹產,自己不要哺乳,要采取一切辦法防止垂直感染。
總之,當前,沒有一種藥物和疫苗能根治艾滋病。所以要大力宣傳性健康教育,使人們推廣健康行為和衛生教育,人人自覺遵守性道德、性法律、自律、自尊、自愛、自重、自禁、自防為上策、確保自身一生平安。
第二節 我國艾滋病的現狀、發展趨勢及其對策
當前全球208個國家和地區已受到艾滋病嚴重威脅,1740萬人受到HIV的感染,450多萬人患了AIDS,200多萬已經死亡。150萬兒童成為受害者,60兒童已病死。目前每天正以6000個新感染HIV者速度向前發展,預計到了2000年,全球將有4000萬至12億人感染上了HIV。
中國也是被害國之一,現狀不容樂觀,發展趨勢日漸嚴峻,防治對策必須盡快完善,從而掀起一個群防群治的熱潮。為此,本人特呈管見以供探討:
一、我國艾滋病的現狀
1985年6月,北京協和醫院首先報告一例艾滋病人,此人為美籍阿根廷人,發病5天後死亡。1993年我國艾滋病及感染者已達1159例,其中外籍和海外華人為211例,中國人為948例,其中89例艾滋病,內有14例已死亡。1994年12月報告:我國已有HIV感染者1774例,AIDS者65例,已死亡45例。
2我國HIV/AIDS流行區域形勢
綜觀我國10年來HIV/AIDS流行形勢,看出流行區域規律性:
1由沿海開放城市向內地延伸;
2由大城市向小城市及農村蔓延;
3邊境地區比內陸地區流行局勢嚴峻。
根據傳播情況劃分四個區域局部流行地區:雲南省呈局部流行報告數為788例,占全國總發病數為82.4%,有2例AIDS散發地區在局部地區發現少量HIV感染者和艾滋病人,如:河北、北京、福建、四川輕度散發地區目前僅發現HIV感染者,尚無AIDS病人,海南、湖南、山東、陝西未散發地區所發現HIV感染者多為境外人員,當地居民中尚未發現HIV者。
3各省市HIV/AIDS流行的態勢
我國從1985年6月報告第一例艾滋病人以來,僅10年之期,HIV/AIDS的流行態勢已令人吃驚。
4HIV/AIDS的感染年齡
根據國際資料分析,艾滋病最容易侵犯18-45歲的人,90%為青壯年。我國報告的895人HIV感染者年齡在20-39歲之間的占全部HIV感染者的82.2%。另一資料報告;從中國969例HIV的感染者年齡來看:20-29歲較多;占48.5%;30—39歲之間的占26.73%;1992年對261例HIV感染者的年齡分析,20-30歲年齡組占79.31%,1995年報告:71例HIV感染者中,20-39歲之間51例,占71.83%,還有6例是15歲以下兒童感染者。從12例AIDS病的發病年齡看,在20-39歲年齡占50%;40-49歲的3例,占25%。
總之,這個年齡段的人群正是社會上的主要勞動力,因而,給社會和家庭帶來的損失是極其嚴重的。
二、中國艾滋病的發展趨勢
我國是一個人口大國,地域廣闊,邊境口岸眾多改革開放加速,國際交往劇增,麵臨國際艾滋病大流行的態勢,稍有疏忽,將有可能控製不住艾滋病的急劇傳播,因此,下列情況應該引起各級領導的高度重視。
(一)國際交往日漸頻繁
目前國際上已有1740萬人感染了HIV,而我國每年出入境人數又處於逐年增多的態勢。如1988年,我國各口岸出入境者達6883萬人次,1994年則1.01億人之多,其中與美、英、法、日、加拿大、巴西、泰國、緬甸、香港等高發地區往來又很多,他們成為不自覺地艾滋病傳播者,如在海關檢疫中,1990年發現的HIV病例中,中國人占34%,1991年為69%,1992年為92%,1993年5月公布的1106艾滋病毒感染中,中國人有932例。所以,近年來對中國人檢疫時要特別注意。
(二)開放以來,國內外通婚者逐漸增多
近幾年來,三資企業增多,國際商業交往頻繁,因此涉外婚姻增多,如北京衛生檢疫局陳灤陽等報告:涉外婚姻964人中,男642人,女322人,其中以香港、台灣、日本、美國等為多。女性以國內為多,占62.7%。有些人往往在婚前檢查中已發現已感染了HIV。
(三)從國外輸入血液製品
鑒於國外艾滋病人較多,不少血液製品為HIV所汙染,因此我國政府已明令禁止進口,但有人違法進口或者偷偷地攜帶。如浙江進口美國的第VM因子,結果導致4人感染HIV。
(四)暗娼死灰複燃,性病蔓延,為艾滋病的傳播創造了條件。
近年來,沿海城市及內地一些開放地區,暗娼死灰複燃,據邵長庚、梁國鈞報告:1987年衛生部在全國建立了16個性病監測點,經四年監測,共發現125493個性病患者。1994年全國26個性病監測點報告:1993年有36818例性病患者,1994年有50034例患者。又據深圳公安局周理強報告:1985年-1991年在深圳發現性病病人16058人,其中男10606人,女5452人。1994年羅斌報告,深圳市有性病7270例,發病率為218.2/10萬。1995年5月劉麗花報告:石家莊市9年來共發現5875例性病。1995年5月蔡濟國報告:1989-1994年杭州上城區人民醫院收治11404例性病病人其中淋病占95.7%其次為尖銳濕疣、梅毒。深圳市周理強報告:1985—1990年該市查獲嫖娼賣淫案例497起涉及11498人,這些現象對HIV的傳播起了推波助瀾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