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齒疾患者保健方法(1 / 1)

牙齒疾患者保健方法

牙齒如果掉了,不僅影響食物的咀嚼,影響消化,同時,也破壞了麵容的美觀。再說牙痛更可以使人寢食俱廢、坐立不安。

牙病是一種常見病、多發病。它不僅給患者帶來極大的痛苦,而且往往成為影響全身健康的主要因素之一。所以保護牙齒是十分重要的。

牙痛,牙齒最外麵一層堅硬的物質叫牙釉,這層牙釉質沒有什麼感覺。牙釉質下麵是象牙質,也沒什麼感覺,唯有牙齒中心牙髓部分,因為有豐富的神經,所以感覺靈敏。牙痛,往往是疾病變化侵入到牙的深部的表現。這樣的牙病有許多種,如齲牙、牙髓炎、根尖周圍炎及槽膿腫等。

1.齲齒

是牙痛最常見的原因之一,俗稱“蟲牙”或“蛀牙”。其實並沒有什麼蟲子。造成齲牙的原因,一方麵是由於體內缺少鈣、磷、氟等礦物質,或缺少與鈣、磷代謝密切相關的維生素了,因而牙齒的實質結構不好;另一方麵是由於牙齒不衛生,存有食物殘渣,特別是糖類的東西,在口腔內因細菌的發酵產生酸,酸侵蝕牙齒,就引起了齲齒的發生。

2.牙髓炎

引起牙髓炎的原因:一是由於咬了太堅硬的東西損壞了牙釉質,經細菌以及其他化學物質刺激可以侵犯牙髓;二是當齲齒發展到牙本質深層或透過牙本質時,細菌或毒素可以通過牙本質小管或穿髓孔進入牙髓;三是溫度或化學物質刺激,當牙齒因齲壞而進行充填時,填充材料無論是化學料還是金屬料,都可以刺激牙髓,而發生牙髓炎。

得了這種病,會給人帶來難以忍受的疼痛。更嚴重的是,牙髓炎進一步發展成牙根炎,可使麵頰腫脹,全身發燒。在少數情況下,甚至細菌大量進入血液,發生危險的敗血症。所以,對於牙痛是不可忽視的。

牙根是長在穩固的牙槽骨裏麵的,牙槽骨和牙齒之間有一層牙周膜把二者牢牢地固定在一起。如果牙周膜有病,就會引起牙齒脫落。

引起牙周膜炎症的原因,常是牙齒不清潔和牙垢的生成。牙垢長在牙齒靠近牙齦內的地方,是一種黃褐色堅硬如石的東西,是殘存的有機物質與唾液中的鈣質的混合沉澱物。它與殘存在牙縫裏的其他汙物一樣,都能刺激牙齦肉而引起炎症,進而侵犯到牙周膜,而造成牙齒鬆動或脫落。

此外,齦齒也是掉牙的重要原因之一。

3.牙病的預防

有條件時,每年最好請牙科醫生檢查一次,剔除牙垢和矯治缺點,防治牙病的要點如下:

要注意保護牙齒的清潔。經常剔除牙垢和牙縫裏的食物殘渣,不要讓其停留,以免發酵而損害牙齒或周圍組織。應提倡早晚刷牙,飯後漱口。

牙病早治、牙缺早補。齲齒早期,齲洞小而及時填補,就有可能治好;破壞大了,應該很快拔掉,以免引起牙根和牙槽骨的疾病。牙掉了要及時安上假牙,以免引起牙縫加寬,再患新的牙病。

養成良好衛生習慣。睡前不要吃東西,特別是甜食,一夜之間容易發酵產酸損傷牙齒。牙縫塞進東西,要用水漱出或輕輕剔出,不要損傷齦乳頭。此外,要采用正確的刷牙方法,並選用有效的藥物牙膏;少吸煙,少飲酒,以免有毒物質刺激;增加營養,多食含維生素C和維生素E的食物等。

要給予牙齒必要的鍛煉。多吃些纖維多的蔬菜和比較粗的食物,以及養成“慢吃細嚼”的習慣。因為這樣能活躍牙槽骨、牙髓和牙齦肉的血循環,從而增進牙齒、牙齦和牙槽骨的強壯,防止過早萎縮。